-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搖籃旁的額吉:草原收養三千孤兒的故事;上世紀“三千孤兒入內蒙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4154
- 條形碼:9787521214154 ; 978-7-5212-141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搖籃旁的額吉:草原收養三千孤兒的故事;上世紀“三千孤兒入內蒙古” 本書特色
我是蒙古草原的女兒,我熱愛那里的一草一木熱愛那里的牛羊駱駝,熱愛那里的野狼和狐貍。郭雪波是我青年時期就認識的朋友,他的作品再次把我帶進老家那神秘而又奇幻迷離的世界,令我振奮不已。 表演藝術家 斯琴高娃 《搖籃旁的額吉》是一部史詩性的長篇小說。偉大的母愛,濃郁的自然之愛,細密的故事性,在各種關系中展開的探索非常有新意,甚至對草原史詩書寫都有突出的新貢獻。 文學評論家 施戰軍 寫了讓人刻骨銘心的故事,展現了蒙古族人民的博大胸懷,具有雄渾的史詩性。 文學評論家 梁鴻鷹
搖籃旁的額吉:草原收養三千孤兒的故事;上世紀“三千孤兒入內蒙古” 內容簡介
小說以“人民楷模”草原額吉都歸瑪等英雄母親們的感人事跡為基本素材,創作核心故事。描繪當年草原展開偉大的母愛胸懷,上世紀接受“三千孤兒入內蒙古”,在困難環境中撫養他們茁壯成長的紅色故事,書寫草原母親的偉大與慈憫,謳歌中華民族間血濃于水的親情和牢固團結,彰顯人性中的愛的偉大,真善美。
搖籃旁的額吉:草原收養三千孤兒的故事;上世紀“三千孤兒入內蒙古” 目錄
引??子??槍響之后
**章??二八月勒馬等道干
第二章??黃榆木搖籃
第三章??搖籃旁的阿倫高娃
第四章??牧馬人厄日格泰
第五章??生命承受如此之重
第六章??九足鷹旗下聚集
第七章??博爾忽和娜仁花
第八章??大饑荒中的三個額吉
第九章??暴風中搖曳的勁草
第十章??騎著馬兒去遠方
搖籃旁的額吉:草原收養三千孤兒的故事;上世紀“三千孤兒入內蒙古” 節選
引子??槍響之后 一陣排槍響過之后,黃昏的河灘復歸沉寂。 烏鴉,從頭頂上飛過。與烏鴉同時出現的是一位蓬頭垢面的女人。 她轟走正叨鹐鮮血的烏鴉,把五個尸體依次翻看,摸摸鼻息,看有無活氣兒的。空氣中依然飄蕩著火藥味兒,久久不散,執行殺人任務的十余名劊子手日本兵,坐上卡車走了。他們嘴里哼著思念故鄉的櫻花之歌《薩庫拉》,有滋有味,一時感傷了一九四五年呼倫草原的寒冷之秋。 摸完第五名,均無鼻息,那女人搖了搖頭嘆氣。剛要起身離開,一只血手伸過來,攥住了她的腳踝。 救——救——我—— 女人嚇出魂,已經沒有活氣兒的第五具尸體,復活了。血人,泥人,鬼人。女人見他吐出三個字后又昏過去了,但還有喘氣兒,便咬咬牙背上他。可是太沉背不動,只好拖著他在泥地上爬行。必須趕緊離開,日本人的收尸隊隨時會過來,附近還有野狼的綠眼珠子在閃光,覬覦這邊。 阿爾山寺的葛根老活佛剛要關寺門,一只泥腿別住門說,等等,活佛,等等。 蓬頭垢面的女子,背著一個血人出現在門口,踉踉蹌蹌。 咦?你不是——那個逃奴嗎?怎么又回來了? 活佛大伯,不提逃奴行不?快救救人吧,他還有一口氣兒—— 說著,被稱為逃奴的那女子把血人推給活佛懷里,然后拍拍手就要走人。 活佛一聲驚呼,但已晚,紫黃佛衣上已然沾上鮮紅的血污。而懷里血人,放不得抱不得,急得跺腳,趕緊叫喚那女子說,不要走,王府官家剛帶人來尋過你! 這話管用,那逃奴女子又噔噔跑回來,乖乖地背上那個血人,跟隨老活佛走進廟院里去。 躺在后堂土炕上,血人哼出了**聲。 一顆子彈,打進他腦殼子里,沒有找到貫穿的出口,顯然留在頭顱里了。 兩顆子彈射進他胸膛里,都有些偏離心臟,未能要上他的命。還有一顆似乎也無關緊要,從他命根上部小腹處穿過。當時確實是無關緊要。 這條命是撿的,也是他命硬,命不該絕。老活佛忍不住感嘆。 還不是遇著了您這位活佛,醫學高人!逃奴女子在一邊說。 葛根活佛不說話,默默整理著掛滿墻上的百藥口袋,都是些精致的手工縫制小皮口袋,如工藝品,索口系著紫紅色瑪瑙墜兒。這座阿爾山寺,屬于喇嘛教界研究蒙藏醫學的特專部,葛根活佛是這里的德高望重的住持活佛,醫學上師專家。 留在腦瓜里的那顆,咋辦?逃奴女子歪著頭盯看血人,問活佛。 只能留著了,這里沒法給他開顱,我不是華佗。 他也不是曹操。逃奴說完捂嘴。 你知道曹操?沒想到你這逃奴女娃還有文化,讀過書,你究竟是什么人?是逃奴嗎?葛根活佛回過頭,似是漫不經心問她。 逃奴女孩伸一下舌頭,依舊一口咬定自己就是王府逃奴,如果廟里不能留她就走人,說著又起身。老活佛急忙又喊住她,回來,你把一個半死血人背來,丟給我老喇嘛就想走呀?這里現在就剩下三四個老喇嘛,誰能管他,啊?你還是留下來,伺候自己背來的麻煩吧!他這種受槍傷的重病號,照顧不好就要死人的! 老活佛停頓片刻,又問,他到底是什么人?你這鬼丫頭突發菩薩心腸,從哪里撿來的呀? 女子回答他,“納刃-渾”,在前邊河灘上一撥兒一撥兒殺人呢,他們這是瘋了吧?(蒙古語“納刃-渾”即日本人) 是瘋了。世道輪回,已經輪到他們要逃了,光復了,滿洲國——沒啦! 噢,是這樣啊!好事好事,那個給滿洲國當旗長的鄂王爺,是不是也要跑啦? 差不多吧,該跑了。 噢——那逃奴一時無語,陷入某種思慮中,皺起眉頭,臟兮兮的臉上一時惆悵。 我看你呀,不像逃奴,倒像是格格。 您老可別抬舉我,我就是個逃奴,像格格的逃奴,咯咯。 老活佛搖搖頭,轉身出去配藥或念經去了。 留在傷員旁的逃奴,一時陷入矛盾中。走,還是留,躊躇不已。這時廟門外又傳出吵嚷,王府管家再次帶人來找逃奴,她趕緊下到廟里地窖躲藏。經這下折騰,她只好繼續留在廟里藏匿,照顧那位不知來歷的半死之人。 世事人生,太多的陰錯陽差,因果輪回,全由不得人。 她這一住就是三年,直到呼倫草原解放。新政府取締寺廟,喇嘛還俗,阿爾山寺集體轉為“蘇木”(鄉)小診所,葛根老活佛當醫生,逃奴女娃當護士,康復的那位傷病員當辦公室職工。逃奴自稱阿倫高娃,傷病員因腦子里留有子彈失去往日記憶,臨時就叫“厄日格泰”,直譯就是“男人”,后來就成了正式名字。他們兩個人久處生情,也住在一起了,日子過得和美。只是偶爾瞅著自己男人的背影,阿倫護士產生一絲苦惱,他究竟是誰?來自何方?去哪里才能從他腦袋里摳出日本人遺留的那顆子彈,恢復記憶呢? 日子就如樹梢的風,嗚嗚幾下又過了五六年。而不肯消停的人世間,運動就來了,先是“三反”“五反”,后是“反右派”。“蘇木”改稱人民公社,熱情洋溢的公社社員們天天在生產隊里開大會,挨著個兒揪“右派”,為完成數額*后揪到公社衛生院。 運動干部與衛生院領導有些苦惱,關著門密商了三天。有個揭發信幫了他們的忙。 第四天,護士兼接生員阿倫高娃,被叫進了那間煙霧騰騰的小房間。 運動干部提問,有人記錄。 你叫阿倫高娃? 是。我叫阿倫高娃。 不是吧?你不叫阿倫高娃吧? 干部的被煙熏黃的食指和中指間,夾著一根很粗的自己撕報紙吐唾沫卷的蛤蟆煙炮,彈了彈煙灰,幽幽地質問。 不叫阿倫高娃?那我叫啥?全公社人都認識我,我給這里幾乎所有生娃的女人接生過哎!我是一名有證上崗的接生員,白衣護士! 阿倫高娃覺得不可思議,忍不住大笑。 陪坐一旁的衛生院領導敲桌子,鄭重提醒她,嚴肅點!阿倫高娃同—— 阿倫高娃抿著嘴又頂了一句,你自己都叫我阿倫高娃了,真逗!還把同志的志給咽回去了,沒噎住您吧? 有人笑,運動干部卻有點怒了。他重重咳嗽一聲,提高了嗓門,嚴肅而冰冷地宣布說,那我們就不跟你兜圈子了,你不叫阿倫高娃,也不是王府的逃奴。在王府當過馬車夫的社員郎布還有當年的王府管家,聯手揭發你了,鄂王府里沒有你這個奴才,倒是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公主般的小姨太,她的名字叫格日倫。你就是那位格日倫小姨太! 如晴天霹靂。頓時,空氣凝固了,令人窒息。 阿倫高娃霍地站起來,大聲申辯,那倆人在胡說!他們見過我嗎?告訴我,他們怎么認識的我?本人堂堂正正再次告訴你們,我就是逃奴阿倫高娃! 她聽見煙霧后邊的審問者在冷笑。有人伸手把她摁下,坐回凳子上。那凳子又冷又硬。 在權力認定的結論面前,自己此時的所有申辯,似乎已經變得毫無意義。 阿倫感覺很累,很無力。突然覺得這世界好荒唐,好無趣。她想哭,特別想哭,于是她不再憋悶自己了,號啕大哭起來,淚水如江河決堤。淚水混著鼻涕卷過她那張白里透紅的圓臉龐,流到她的下巴,再流到胸襟上。 在她毫無顧忌的哭泣聲中,運動干部宣布:阿倫高娃是隱瞞反動成分混進公社衛生院的貴族大小姐,現在定為危險的“右派分子”,并將她下放勞動,進行教育! 聽到這里,阿倫高娃突然停止了哭泣。 她站起來問,完啦? 完了。 審問的干部深吸一口大煙炮,吐出濃濃一片黑煙。一張陰森的瘦黃臉,便淹沒在那片黑黃色煙霧里邊,變得影影綽綽。 出去時,從阿倫高娃的嘴里又冒出一句話來。 下放就下放唄,哪兒的黃土不埋人呢,嘁! 運動干部愣了一下,瞅著那個倔巴巴的背影,一時無語,之后,默默呷了一口茶,仿佛心里總覺著缺憾了點什么,感覺氣勢上總是輸于這個硬邦邦的女人。 接著,也許為了排遣某種不快吧,這位干部又讓人喚來了阿倫高娃的男人厄日格泰,面對他,干部的口氣倒是和藹了許多。他開始向那位丈夫解恨般地宣布說,他妻子阿倫高娃是隱瞞反動成分的壞分子,現在被群眾揪出來劃成“右派”了,他厄日格泰是被日本鬼子槍殺過的人,雖然還不清楚真實身份,但肯定不是壞人,所以還可以繼續留在衛生院工作。*后干部繼續告訴那位眼睛睜得很大神色木呆的丈夫說,你有兩種選擇,一是可與阿倫高娃劃清界限,跟她離婚,二是—— 厄日格泰立即打斷了他,平時總是口吃木訥的他,也不怎么那個樣兒了。 告訴我,你們將她怎么樣? 開除公職,下放教育。
搖籃旁的額吉:草原收養三千孤兒的故事;上世紀“三千孤兒入內蒙古” 作者簡介
郭雪波,中國作協會員,北京作協簽約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狼孩》《銀狐》《青旗嘎達梅林》《蒙古里亞》《諾門罕之錘》《山之巍峨——林則徐傳》等;中短篇集《大漠魂》《大薩滿之金羊車》《狼與狐》《郭雪波小說自選集三卷本》《一個女孩的大霧之夜》等十余部,多部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日韓等文字在國外出版。作品《沙狐》獲“五個一工程”獎,《銀狐》《狼孩》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大漠魂》獲“聯合報文學獎”,《狼孩》獲香港“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獎;并獲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文學藝術特殊貢獻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