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跟著節氣過日子——一個人的二十年節氣筆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64367
- 條形碼:9787537864367 ; 978-7-5378-643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跟著節氣過日子——一個人的二十年節氣筆記 本書特色
國內一本二十四節氣筆記 堅持二十年記錄二十四節氣筆記
跟著節氣過日子——一個人的二十年節氣筆記 內容簡介
感時應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生活智慧。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本書作者積二十年之功記錄了二十四節氣的變化,每個節氣大概二三百字,聊聊幾百字,不僅記錄了大自然的陰晴圓缺、冷熱暖涼,還記錄了人生的滋味。堅持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通過二十年的記錄,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氣象變化,恰恰反過來又印證了二十四節氣。 本書具有氣象資料價值以及人文氣象的文學價值。 從目前出版市場來看,此書獨一無二。
跟著節氣過日子——一個人的二十年節氣筆記 目錄
目錄
立春(二○○○—二 ○一九)
桃紅又見一年春 / 002
雨水(二 ○○○—二 ○一九)
雨水有雨春意濃 / 018
驚蟄(二○○○—二 ○一九)
天雷驚蟄龍抬頭 / 032
春分(二○○○—二 ○一九)
春景*美是春分 / 046
清明(二○○○—二 ○一九)
意境當數清明美 / 060
谷雨(二○○○—二 ○一九)
布谷聲里雨色新 / 074
立夏(二○○○—二 ○一九)
立夏勁催萬物長 / 088
小滿(二○○○—二 ○一九)
麥穗初齊小滿至 / 102
芒種(二○○○—二 ○一九)
芒種忙收又忙種 / 116
夏至(二○○○—二 ○一九)
燕飛蟬鳴夏至時 / 130
小暑(二○○○—二 ○一九)
小暑喜聞拔節聲 / 144
大暑(二○○○—二 ○一九)
大暑熱催五谷熟 / 158
立秋(一九九九—二 ○一八)
微涼喜到立秋時 / 172
處暑(一九九九—二 ○一八)
秋色*美在處暑 / 186
白露(一九九 +6+九—二 ○一八)
白露垂珠滴秋月 / 200
秋分(一九九九—二 ○一八)
秋分醉人無須酒 / 214
寒露(一九九九—二 ○一八)
寒露登高唯見菊 / 228
霜降(一九九九—二 ○一八)
霜降送來冬信息 / 242
立冬(一九九九—二 ○一八)
立冬寒比昨宵多 / 256
小雪(一九九九—二 ○一八)
小雪飛來片片寒 / 270
大雪(一九九九—二 ○一八)
大雪閘河成追憶 / 284
冬至(一九九九—二 ○一八)
數九酷寒隆冬至 / 298
小寒(二 ○○○—二 ○一九)
小寒冰畫掛窗前 / 312
大寒(二 ○○○—二 ○一八)
大寒已知春消息 / 326
跟著節氣過日子——一個人的二十年節氣筆記 節選
寒露登高唯見菊 若不是還有菊花在開放,白的,紅的,黃的,紫的,繽紛紛,鬧嚷嚷,引來數只尚未長眠的蜜蜂、蝴蝶,上下翻飛,左右蹈舞,寒露很可能被視為一個肅殺的節氣。 是呀,聽聽這名字,寒露,露水都是寒涼的,寒冷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千秋寒露,寒透千秋。 白居易看到的是,“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韓翃看到的是,“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天地間生靈活脫的萬物,哪能承受了這般冷遇?這時節能夠與寒露相廝相守的唯有菊花。 唯有菊花不畏涼,不畏寒,在寒露時節凜然獨放。 若是用一種物象指代寒露,那肯定非菊花莫屬。菊花就是寒露時節的靈魂。世間開花的草木多不勝數,入秋后才開的可有幾個?人活名望,草爭春光。春風稍吹,春溫稍暖,萬千花蕾爭先恐后,爭分奪秒,打開自己,舒展花瓣,亮出花蕊,讓蜜蜂,讓蝴蝶,鬧嚷嚷忙碌于自己的花蕊。菊花則不,不爭春光,不貪夏熱,那些時令忙碌著錦上添花的極多,何須自我!菊花出場時,“此花開盡更無花”,她在裝扮日漸寂寥的田野,她在美飾日漸荒落的山壑,她在延展心曠神怡的日月。世人愛菊,愛菊花之淡雅,之清幽,之高潔,禁不住把那份吹皺胸間池水的感受凝結在筆端,抒寫出來。 陶淵明寫下的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鄭思肖寫下的是:“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板橋寫下的是:“進又無能退又難,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在眾多的菊花詩里,元稹格調*高:“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一句“此花開盡更無花”,寫真了菊花的生平,評價了菊花的品質。從此,菊花在萬紫千紅的花色里獨樹一幟! 以致一部《紅樓夢》也離不開菊花,還要捧出菊花,為奢靡慵倦的日子注入一點潔雅的情趣。那一伙兒寶哥哥,黛妹妹們,不作詩則罷,一作就是菊花詩,還要多達十二題:憶菊、訪菊、種菊、對菊、供菊、詠菊、畫菊、問菊、簪菊、菊影、菊夢和殘菊。菊花何曾還是菊花,早外化了,化為節氣就是寒露,化為人格便是潔雅! 寒露因菊花而靚麗,因菊花而高貴。 寒露時令還包含著一個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節,重陽登高,重陽吃糕,重陽佩插茱萸。登高,能夠遠眺;吃糕,糕與高諧音,是要高壽。佩插茱萸,緣于茱萸能夠辟除惡氣,能夠抵御寒氣,寄予的也是健康長壽。重陽節定在九月九日,因為九是國人向往的*高數字,沒人敢要十全十美,十是頂點,到了頂點就會下墜。九月還要九日,盡管極高,卻不是巔峰,還有上升的空間。重陽節是*高的節日,把這個古老的節日定為老年節順理成章。 重陽節屬于老年,這里集納了豐饒的碩果,集納了高潔的品格,集納了珍貴的智識。人到老年猶如時近重陽,走過春的欣榮,走過夏的蔥蘢,走過秋的繁盛,如今豪華落盡見真淳,進入一個澄明澈亮的境界。 才明曉重陽節登高何止是去攀登峰巒,是年深日久,不知不覺早已登上了人生的高巔。青春歲月“會當凌絕頂”的豪情,經過一路坎坷崎嶇,不棄不離地跋涉,終于達到“一覽眾山小”的頂端。杜甫充滿豪情的人生設計,未必不是每一位老者的晚景寫照。只是莫比較,山中樹木有高低,哪怕我*低,只要我已盡力。更何況出發的始點不相同,有人在低谷,有人在山麓,有人在峰腰,有人生來就在山脊。莫比較,不憂傷,寒露就不會入心胸,登高一望日間暖,月下明。
跟著節氣過日子——一個人的二十年節氣筆記 作者簡介
喬忠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山西省散文學會副 會長。曾在《中國作家》《當代》等報刊雜志發表作品六百余萬字。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等出版社出版《遠去的風景》《感天動地關嘆卿》等圖書83部。作品先后入選《百年美文》《新世紀優秀散文 選》等上百種選本、考卷和教材讀本。曾獲趙樹理文學獎、冰心散文優秀獎、 山西省“五個一工程” 圖書獎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