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古典樂的慰藉: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入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2771
- 條形碼:9787521732771 ; 978-7-5217-327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典樂的慰藉: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入門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零基礎人群:喜歡聆聽的音樂“小白” 文藝愛好者、古典樂發燒友:想一探究竟的愛樂人 藝術類學生:學習古專為古典音樂初級鑒賞者準備的親切講義,數十萬線上用戶付費尋求的音樂導聆課堂。
邊聽音樂邊閱讀,隨時隨地來場音樂會。采用聆賞講解與讀者問答的對話形式,不是高高在上的高雅藝術漫談,也不是泛泛聊聊音樂背景故事,而是帶領讀者邊聽邊實踐,獲取聽懂音樂的“真功夫”。
從五把打開通往音樂之門的鑰匙——樂器、樂理、樂人、樂曲、樂歌入手,通過對數十首經典的古典音樂作品分析,20余位享譽世界的音樂大師的介紹,10多種管弦樂隊中常見樂器的具體應用,幫助愛樂者走進音樂殿堂,從此聽懂并愛上古典音樂。
收入音樂曲目處方,對“癥”下藥,真正讓音樂療愈生活。
古典樂的慰藉: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入門 內容簡介
音樂是關乎于心靈的藝術,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當面對一部作品時,很多人感覺到的只是撲面而來的“聲音”,卻不知如何聆聽“音樂”。本書以音樂的節奏、旋律、情感為切入點,由淺入深。在介紹不同“聆聽”角度的同時,將音樂常識的講解與具體作品的分析結合在一起。為聆聽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感受音樂。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預備篇、基礎篇、進階篇、深入篇、美育篇。涉及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眾多音樂家的介紹,上百個音樂知識的解答,以及數十部經典作品的導賞。 為了方便閱讀,還配以了與書中所述相應的樂曲及音頻節目。
希望豐富的內容,全新的講解方式,可以拉近古典樂與愛樂者的距離。讓音樂走進生活的同時,給予人們心靈以慰藉。
古典樂的慰藉: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入門 目錄
前言
預備篇 了解音樂的“ABC”
**章 音樂是什么
第二章 音樂聽什么
第三章 按體裁分清古典音樂
第四章 靠樂器看透交響樂隊
第五章 西方音樂史點滴
基礎篇 聆聽樂曲的“三重門”
第六章 節奏——感受生命的律動
第七章 旋律——洞察音樂的生命
第八章 情感——終極的表達體驗
進階篇 把握作曲家的“三板斧”
第九章 反復Ⅰ——重復就是力量
第十章 反復Ⅱ——留住美的聲音
第十一章 對比Ⅰ——從對立到和解
第十二章 對比Ⅱ——從基礎到極致
第十三章 變奏Ⅰ——由主題到變奏
第十四章 變奏Ⅱ——由變奏到交響
深入篇 探究音樂的豐富構成
第十五章 辨析配器——作曲家的調色板
第十六章 復調之形——旋律線條的交織
第十七章 復調之神——旋律情感的交融
第十八章 感悟唯美——音樂家對時代的回應
美育篇 站在巨人肩膀上感受音樂的魅力
第十九章 走進內心的藝術——巴赫
第二十章 一個人出品的“盛宴”——海頓
第二十一章 *強的詠嘆調——莫扎特
第二十二章 維也納街頭的行者——貝多芬
第二十三章 生命的詩意與敬意——馬勒
后記
感謝
古典樂的慰藉: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入門 節選
前言
尋找“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入門”
我們為什么會迷戀“蒙娜麗莎”?為什么會喜歡羅丹的雕塑?為什么偏偏就愛那不穿衣服的“大衛”?或看到王羲之的《蘭亭序》頓覺渾身舒暢?我知道這種感受帶不來什么實質性的好處,當不了飯吃,避不了寒暑,和升職加薪扯不上關系,也解決不了生存之下的種種壓力。但就有那么一種“了解”看似無用,但若真的擁有,便足以令你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音樂”就是讓我們體會到美好的一分子。它是治愈人心*方便、*直接,或許也是*經濟的良藥。只要聆聽,便有收獲。只需感受,便足以讓人充滿活力。但樂聲雖美妙,卻是一門很特別的語言。它關乎的是感覺,是心靈。一個人可能接受過很好的大學教育,但那里未必教會我們如何用心去感受美好。因為學校教導的是今后生存的技能和彼此依存的本領,而音樂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個人體驗,
體驗生而為人所特有的部分。因此雖說是慰藉,但要是不經歷“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入門”,恐怕理解與感受起來也非易事。
近幾年,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式,向愛樂者分享如何*直接地走進音樂。在與聽眾的交流中,我發現很多人的確是發自內心地喜愛古典音樂。他們聽音樂會、買唱片,為自己的這份熱愛付出了金錢和精力。可是,當他們靜下心來思考“音樂是什么”時,卻發現自己依然像是旁觀者,無法真正親近音樂。
還有些愛樂者,閱讀了不少音樂欣賞方面的書籍,聆聽過很多音樂背景故事,還掌握了基本的樂理知識,甚至學習了一種樂器的演奏,應該說已經邁進了古典音樂的大門。可是,當他們獨自面對一部新的音樂作品時,還是會茫然不知從何下手去聆聽。似乎離聽懂就差一點兒,欲罷不能忘,似懂又非懂。我想這不是因為學得不夠用功、聽得不夠專心,或許可以調整一下努力的方向和關注的角度。要知道作曲家可不是學學樂理、彈彈鋼琴,或是看看其他音樂家的傳記就學會了創作。那些單純的術語與常識無法帶領我們去體驗音樂的律動,更別提觸碰音樂背后美好的靈魂了。
聽懂古典音樂并不是件很難的事情,但也絕非沒有門檻。我希望通過本書的分享,幫助大家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架構。在這個架構下,展開從音樂的基礎到進階的學習,乃至進入音樂的核心,學會如何感受一首作品。當然,以無聲的文字講述有聲的音樂,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為了讓文章平易簡短,在篇幅設計上每節不會超過十分鐘。在結構處理上,也會從音樂的基礎知識入手作為聆聽前的準備,而后再進階、深入與融會。
我的講述會先從聆聽音樂的節奏、旋律與情感入手;進而逐步解析作曲家常用的幾種創作手法,這些手法直接影響著音樂的表現形式與風格;還會嘗試分析音樂作品的組成與風格,在音樂宏觀上提供聆賞的視角。探討創作者如何將心注入靈感,如何讓音樂富有生機,讓美在不經意間融化在作品之中。這是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的重要一環,也是走進音樂大門*便捷的方式。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也會在書封提供所涉及的音樂作品的二維碼,讓閱讀與聆聽結合得更加緊密,也讓學習多一點樂趣。
2021 年初春 韓嘉天
古典樂的慰藉:從耳朵到心靈的聆賞入門 作者簡介
作曲、音樂教育家, “嘉天音樂”創辦人。近幾年來在全國藝術機構及大學開展的“愛上古典樂”講座活動,深受樂迷們的喜愛。
嘉天音樂
“只要傾聽,便有收獲”,是聆聽“嘉天古典音樂電臺”節目的樂迷們常說的話。自“電臺”成立以來,專注于音樂導賞的分享。其中《十分鐘聽懂古典音樂》《古典音樂這樣聽》《音樂童話孩子聽》《極簡西方音樂史》等十余個專輯上線以來,成為受古典樂迷喜愛的節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