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矢志不渝: 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068354
- 條形碼:9787214068354 ; 978-7-214-06835-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矢志不渝: 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 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數以千計的年輕女子抗拒父母的權威,終生忠貞于她們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婦的身份終其一生,有的為未婚夫自殺殉死。貞女現象引發了中國歷史上關于禮與女德的*激烈、*持久的意識形態爭論。本書旨在對貞女現象作歷史描述,并探討賦予其意義的、反過來又被它所影響的明清社會和文化。通過勾勒貞女現象之形成、發展軌跡以及國家和社會對它的反應,本書試圖對貞女現象與帝國晚期的政治、文化、思想變遷的關系達成較全面的了解,并通過判析圍繞著貞女現象的矛盾沖突,揭示年輕女子與其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本書*根本的目的在于探索貞女的情感、理想和生活歷程,并由此解釋是什么影響了這一時期年輕女性的性別身份,以及她們如何看待和表達尊嚴、責任、愛情。
矢志不渝: 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 目錄
致謝
引言
貞女現象的背景與本文討論的核心問題
貞女現象與明清歷史
貞女與明清的家庭
“為什么”的問題
本書的資料問題
**部分歷史
第1章道德英雄主義與崇尚極端:明朝(1368—1644)
“貞”和“貞女”
早期故事
話語變化:宋元時期
明朝的國家政策
追求新奇與極端的文化
政治動蕩與道德英雄主義
女性的忠貞與男性的忠誠
第2章聚焦于貞女:17世紀贊美殉死
清初文人對貞女的贊美
雪棠紀
宋典事件
王秀文傳奇
朝代危機和貞女象征
不合作者
復明分子在行動
效忠清廷
第3章表彰貞女的國家和社會網絡:18—19世紀
旌表和滿族的民族身份
禁殉政策及其妥協
對貞女的旌表
地方政府的獎勵
文人歌詠和征文
建祠
地區差異
第二部分選擇
第4章勸阻:貞女的母家與夫家
守貞——唯一的出路?
貞女的階級與教育背景
父母—女兒的沖突
矛盾的責任:貞與孝
面對“抗命”的女兒
父母威逼的問題
應對不尋常的“兒媳”
立嗣
務實的新策略
第5章為理念而獻身:選擇殉節
選擇死亡
風光的自殺:奔殉
為名而自殺?
自殺行為的文化象征
義:不容推卸的責任
幼年訂婚的心理影響
包辦訂婚中的“情”
相聚于另一個世界
“美麗的想法”從何而來
第6章年輕的生命,漫長的旅程:貞女的生活
婚禮
特殊的兒媳
“處女母親”
貞女的行為規范
枯井波瀾
性的問題
伸張正義
當地精英和貞女的娘家
第三部分意識形態
第7章古禮與新解:關于貞女的爭論
歸有光與明朝的貞女爭論
清初的爭論
著名的乾嘉學者加入討論
在考據圈子之外
儒家經典注釋中的爭論
合葬的問題
中庸之道——平衡道義與禮儀
父兄筆下的貞女
結論
附錄《欽定大清一統志》中所錄的貞女
參考書目
譯后記
矢志不渝: 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 作者簡介
盧葦菁,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專注于中國古代婦女史研究。著有《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游鑒明采茶:儒家道德模式之外的婦女生產》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