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尾货特色书店,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下一代

包郵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下一代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時間:2021-10-01
開本: 32開 頁數: 324
本類榜單:家庭教育銷量榜
中 圖 價:¥33.4(5.7折) 定價  ¥5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下一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82929
  • 條形碼:9787807682929 ; 978-7-80768-29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下一代 本書特色

一位媽媽曾經抱怨:“從我的孩子離開我去幼兒園開始,我每天都在擔心,擔心他在外面遭遇到什么,而我沒有辦法在他旁邊保護他。” 而現在,一個新的事實是,在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數碼世界,或者更通俗地說“網絡世界”。 在網絡世界里,你的孩子正在遭遇什么?在他需要你的時候,你有在他身邊幫助他嗎? 你能聽到他們在網絡世界里的無聲尖叫嗎? 我們的孩子已然是這個網絡新世界的“原住民”,同網絡世界一起成長。有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有些孩子一回家就全身心投入到虛擬世界中,但也有些孩子利用網絡獲取更開闊的視野,有些孩子在網絡世界里盡可能地發展自己的愛好…… 如何確保流行文化和高科技給孩子帶來有益的影響,而不是成為傷害他們的利器?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的孩子》回答了這一問題。心理學家吉姆??泰勒博士為數碼時代的家長們寫下一份詳盡的教養指南,與其擔心孩子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會遭遇什么,不如放下手機,拿起這本書,認識網絡世界、采取有效措施,擔負起瘋狂新世界里作為家長的責任。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下一代 內容簡介

網絡世界究竟有助于孩子的成長,還是會造成負面的干涉?在價值觀、自我認同、思維能力、人際關系、身體健康和生活方式六個主要方面,網絡正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那么這種影響很可能就會累積為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本書通過回顧當下的研究成果、總結相關專業知識和為人父母的經驗,在探討與流行文化、科技和孩子三者相關聯的問題的同時,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措施,幫助家長保護孩子在瘋狂的網絡新世界中不受傷害,幫助孩子做好在3.0版網絡時代健康成長的準備。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下一代 目錄

目錄


前言001


**部分這個瘋狂的新世界

**章當下的流行文化030

第二章當下的科技041

第三章為你的孩子設定系統默認值065

第四章沒有媒介的生活值得擁有076

第二部分保護孩子,武裝孩子

第五章自我認同:他們是誰?090

第六章價值觀:你的孩子相信什么?114

第七章思維能力:他們都在想什么?145

第八章人際關系:孩子的交際圈181

第九章健康:要還是不要?210

第十章生活方式:它到底意味著什么?236

第三部分我們的努力付出必有回報

第十一章擔起該擔的責任260

第十二章迎接你的3.0版的孩子285


后記315

致謝319




展開全部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下一代 節選

第二章 當下的科技 “你或許會驚訝地發現,我一個八年級的孩子,會在社交網絡這個問題上與那誰和誰持完全相同的觀點。我不喜歡社交網絡,因為它損害了我在現實中的人際關系。我從未在社交網絡上和別人真正聊得開心過。離開電腦,我就不得不去讀書或翻閱《時代周刊》,但社交網絡總能讓我找到借口偷懶,幾乎每次都這樣。有時當我想就某個現實問題和其他人面對面討論時,他們的眼睛卻盯著屏幕,心思也不知道在哪里。即便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我左右’,我卻感覺他們在‘千里之外’。網絡世界中讓人眼花繚亂的東西太多了,即使我們一直‘在線’,現實中卻幾乎和隱形人一般。” ——莉莉,??13歲 在你開始理解科技在孩子身上產生的影響,以及科技進步如何在將來影響他們之前,我們應首先回顧我們在漫長歷史中如何走到今天,從而見證或許是歷史上*強大力量的崛起。我的經驗總是告訴我,回顧往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在今天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還能讓我們明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能走向何處。 過去 那么,我們就來翻翻通信科技的歷史。一提到通信技術,我們常會想到硅芯片和線路板組成的設備裝置。但其實早在人類出現的時候,這項科技就已經誕生了,雖然在當時屬于前沿科技,但現在看來卻明顯原始落后,設計簡單。 通常認為現代智人出現在20萬年前。隨著口頭語言的發明 (社交的**種形式,這里或需提醒一下),人類可以和其他人面對面地交流,進而推動我們現在熟知的文明的誕生。當然,這種溝通局限在喊一嗓子的距離,但至少是個開始。在口頭語言出現后,通信技術在接下來的約196??000年的時間內,實際上處于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 大約4??000年前,人類**次發明了遠距離通信手段,即煙幕信號。約2??500年前,鼓也誕生了。就這樣,人類歷史上**次可以突破距離限制對外進行溝通。這一進步使不同的人能夠聯系在一起,允許不同的群體走向遠方。但早期的進步畢竟非常有限,不能和現在相比。在接下來的約2??300年中,通信技術并未發生多少改變。 1752年,本杰明??富蘭克林發現了電的存在。1800年,亞歷山德羅??伏特發明了化學電池。電的發現和電池的發明開啟了新時代的大門,自此科技發展迅猛無比,翻天覆地。約在1835年,塞繆爾??莫爾斯發明了“莫爾斯”碼,為隨后科技發展的*偉大時期拉開了序幕。雖然電報存在的時間相對較短,但帶來的影響卻一直留存至今。不妨這么想:電報是互聯網的前身,是電子郵件的早期翻版。 1876年,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發明了電話(很多人都聲稱電話實際上是他們發明的),使人們能夠實時長距離直接對話,就如同兩個人身處同一間房子一樣。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當然這里是修辭說法)。 電話發明之后,緊接著便出現了傳真,為圖像文字的即時傳送掃清了道路。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次可以用比傳統郵遞(郵遞員分發傳遞的“蝸牛傳遞”)快得多的方式傳送各種文件。1979年**部車載電話誕生,1983年**部實際意義上的手持通信設備問世,標志著移動電話技術投入商業使用。移動電話技術隨后快速發展,*終進化成今天的樣子:輕便,功能多樣,普及廣泛,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 1994年互聯網開始面向公眾開放(互聯網在20世紀60年代左右就已面世,不過當時僅限于軍事和大學研究使用),這可能是通信科技史上僅有的同時也是*偉大的一次跨越式發展,因為互聯網能夠即時傳送包括語音、數據、文件、動態和靜態畫面在內的各種信息。在過去不到20年的時間內,互聯網已經掀起了一股名副其實的科技浪潮:網站、電子郵件、短信息和層出不窮的軟件——MySpace、臉書、YouTube、推特和Skype等。這股科技浪潮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和聯系方式,其影響范圍之廣、程度之深遠超我們的想象。 以上簡短的歷史回顧不是那么完整,對你來說可能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給我們提供了基本的視角,告訴我們科技是如何發展到今天這種程度,以及這種發展又是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觀和人際交往方式的。或許還能讓我們明白科技會如何從正反兩面影響我們,以及我們在將來如何適應這種發展。 什么發生了變化? 那么所有通信技術有什么共同特點呢?它們都逐漸使我們能夠以更快、更便捷和更有效的途徑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信息。每次科技進步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都具有顯性和隱性、直接和間接、可預測性和突然性等雙重特點。現代科技或許是當下*強大的工具,影響力覆蓋個人、信息、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等方方面面。 但這種變化的核心還在于我們看待時間、距離和人際關系的方式。科技每次更新換代帶來的變化,都包括時間和距離帶給我們的體驗的變化,以及影響我們的方式的變化。因為通信已經實現即時性,時間似乎也隨之變得更充裕。因為我們現在能夠和地球另一端的人進行溝通,距離好像也不再遙遠。我們現在已不用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因為現在時間更充裕,距離在拉近,我們的人際關系也不再局限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我們可以不受限制地和來自各個國家的不同人群進行交流,建立聯系。 我們對時間、距離和人際關系的預期已發生變化。這種預期上的變化回過頭又借著科技改變我們的人際關系。在互聯網、手機、短信息和推特出現之前,誰都知道除了親自拜訪或者使用固定電話,他人很難隨時找到我們。這種分離的狀態在當時是一種常態,我們對這種狀態也沒有什么不適,反而任何能使我們與他人溝通的手段都是意外之喜。 現在大家有一種期望,就是我們能夠通過各種途徑在任何時間和任何人隨時溝通交流。我們默認連接性是我們的屬性,和外界緊密相連已經成為常態,也是我們的舒適區。像失去網絡連接、沒有手機信號或者只是將手機忘在家中這類偏離常態的情形會將我們帶離舒適區,且研究表明這種偏離還會讓我們感到失落、不安和緊張。 當下的科技 凱撒基金會在2009年曾對8—18歲的年輕人使用科技設備的情況做過一次調查,對于調查結果,我思前想后只能用“震驚”一詞來形容。2009年的這次調查是對2005年同類調查的跟蹤。調查人員在2005年發現,年輕人花在與學習無關的科技設備上的時間平均超過5.5個小時。當時調查人員預測,因為年輕人日常生活和學習已經很忙,他們花在科技設備上的時間不可能再增加。但這種預測在現在看來錯得是多么離譜啊! 2009年的*新調查顯示,相同年齡段的年輕人每天花在與學習無關的科技設備上的時間平均超過7.5個小時,較2005年增長了1/3還多,這才僅僅過去4年而已。就連研究人員自己也震驚于增長的速度之快。除了上學、做家庭作業、課外活動、社交、吃飯、睡覺和陪伴家人,一天留給年輕人的時間似乎就沒剩多少。如果將年輕人“一心多用”的時間分開計算(比如說,某個年輕人一邊看電視,一邊在筆記本電腦上寫論文,同時還在和其他人發短信聊天,整個過程持續20分鐘。分開計算的話,這個年輕人花在科技設備上的時間需額外加上60分鐘),那么他們花在科技設備上的總時間就會超過8個小時,這還不包括為了學習使用科技設備所花費的時間。 讓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哪些科技設備占據年輕人如此多的時間——電視:4.29個小時;電腦:2.31個小時;視頻游戲:1.13個小時;電影:0.25個小時。(這里倒有個“好”消息:年輕人每天還會花0.28個小時來閱讀——閱讀在年輕人中一息尚存啊!)至于花在電腦上的時間,社交網占據其中的25%,玩游戲占19%,觀看視頻占16%,即時信息占13%。此外,我還驚奇地發現,盡管現在已經是21世紀,笨重的大箱子(對,我說的就是電視)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歡迎。調查顯示,64%的家庭會在用餐期間看電視,45%的家庭在沒人觀看時也會讓電視開著,多達71%的孩子在他們的臥室擁有一臺電視。 其他研究還發現,12—17歲的孩子中有97%玩視頻游戲。而且和人們通常想的不同的是,年輕人并不喜歡一個人玩視頻游戲,約2/3的人會和家人朋友一起玩,超過1/4的會在網上和其他人玩。這兒有一組數據會讓你大開眼界:截至21歲,年輕人玩視頻游戲和網上游戲的時間平均高達1萬個小時,這幾乎與他們花費在初中和高中的時間持平。 調查同時表明,約1/4的青少年每天至少登錄社交網站10次;他們中超過50%的人每天至少使用社交網絡一次。此外,75%的人還擁有手機(2004年只有45%),發短信是青少年*主要的溝通方式,其中女生每天會發送80條信息,男生30條。59%的女生每天發很多短信給朋友其實就是為了打聲招呼,說聲“你好”。有個女生曾在一天時間內發送超過2??000條短信。此外,83%的青少年喜歡拍照片,64%的青少年會通過社交網站和朋友分享這些照片。*后,50%持有駕照的青少年承認他們曾一邊開車一邊收發信息。 科技產品對學習和成績的影響非常大。31%的孩子說他們做家庭作業時大部分時間都會一心多用,另外1/4的孩子則說他們做作業時一心多用的時間占到25%。這足以說明一心多用會影響到學習(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說明了這點,具體詳見第七章)。此外,在輕度科技產品使用者中,66%的人反映他們的成績優秀,相比之下,只有23%的人表示他們的成績一般或不佳。在中度科技產品使用者中,反映成績優秀的人數占總人數比例也基本相同(65%),但是反映成績一般或不佳的人數比有顯著提高(31%)。沉迷于科技產品的影響則更為明顯,重度使用科技產品者中只有51%的人反映成績優秀,而反映成績一般或不佳的人數比卻高達47%。 在今天,科技究竟侵蝕了孩子日常生活的多大空間?又占據了他們父母多少生活重心?網絡安全公司AVG的研究發現,年輕的孩子更有可能掌握各種科技世界的技巧而不是生活技巧。比如說,在2—5歲的孩子中,58%會玩電腦游戲,相比之下,只有43%會騎自行車。同樣年齡段的孩子,10%知道怎么使用智能手機,但會系鞋帶的卻只有9%。這里還有一個嚇人的調查結果:會打開網頁的年幼孩子比會游泳的孩子要多。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脫節 在當前的科技浪潮中,有一件事情非常清楚,就是父母和孩子在如何看待科技的問題上分歧很大。一項研究表明,父母擔憂孩子與社會脫節、網絡成癮、缺乏運動、上傳和瀏覽色情內容等問題的可能性(72%—88%)較孩子(17%—35%)高2—3倍。類似的差異還體現在對社交網絡是否影響孩子做家庭作業、陪伴家人、戶外鍛煉、現實交友和做家務等線下活動的看法上,認為有影響的父母達到12%—34%,持相同觀點的孩子則只有8%—16%。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另一差異體現在對網上性騷擾者的警惕程度。相較于孩子,父母警惕網上性騷擾者的可能性要高2.5倍(只有不到10%的孩子報告過他們曾在網上遭遇過“令人不適”的涉性話題)。 盡管如此,父母在孩子使用科技的問題上仍存在自以為是和認識不足的情況,他們對上述情況的關注和對這些關注的回應也存在差異。調查發現,只有超過1/3的父母了解過孩子使用的社交網絡;43%的父母不清楚他們的孩子每周上網的頻率,而且他們嚴重低估了孩子上網的實際時長。 同時,父母監管孩子上網的時間也穩步下降,從孩子十一二歲時的不足30%降至孩子十七八歲時的僅僅13%。監管時間的下降和實際要求相悖,因為年齡越大的孩子越有可能將科技用在邪門歪道上。 研究人員還就父母是否已經約法三章,以對孩子使用各種科技產品進行管理的問題咨詢過孩子。對于絕大多數的科技產品,回答“沒有”的孩子占大部分;電視,68%;電腦,60%; 視頻游戲,66%;音樂,85%。這里還要強調另一組差異,在父母是否對孩子使用互聯網和社交平臺設置限制的問題上,46%的父母給出肯定回答,但只有36%的孩子確認他們的父母設置了限制。那么,我們應該相信哪一方呢?其實不管相信哪一方,46%和36%的數據都顯得太低了,特別在如此多的父母已經對科技使用過度有相當警覺性的情況下。研究同時表明,父母未采取足夠有效的措施應對以上問題是由于以下幾點:一是50%的孩子房間里放置了電腦;二是55%的父母相信社交網絡只是一場短暫的時尚風潮;三是,也是*重要的一點,就是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使用科技的情況缺乏監管或沒有做出任何限制。 耽誤掉的機會 我需要指出的另一點就是,當孩子沉浸在各種科技手段中時,不管是看電視、看電影、使用社交網絡平臺還是玩網絡游戲,他們都要承擔相應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經濟學概念,但在本書中,機會成本可以代指以下概念:當孩子將本該花在某領域的時間花在了另一領域(這里指的就是科技),由此導致在該領域沒有獲得該有的回報,這種失去的回報就是機會成本。 孩子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科技上導致兩種成本:**,孩子使用科技過度或不恰當給自己造成心理、情感、智力、生理、神經和社交等方面的傷害;第二,孩子因為將本該花在其他更健康的活動上的時間花在了科技上,由此錯過了這些健康活動可以帶來的潛在收益。 意外后果定律 我們需要記住,科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目的的手段。那么這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幫助他們全面發展,這就是借助科技應該實現的理想目的。但坦白地講,當下的科技是在朝這個方向發展嗎?我在本書中列舉的事實證據表明并非如此。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更有責任確保孩子能夠很好地理解他們正在使用的科技,讓他們可以在充分利用科技帶來的種種便利的同時,降低科技可能造成的機會成本。 在科技生活中,意外后果定律隨處可見。互聯網、手機、短信、臉書和Twitter帶來的影響莫不如此。洋蔥新聞上有條關于杰克??多爾西發明Twitter網的諷刺段子:“我發明Twitter, 本來是打算給那些空虛自大的自戀者使用的,讓他們分享些平庸至極的無腦觀點,和一幫苦大仇深的讀者一起自怨自艾。但伊朗人竟然將Twitter用在其他地方,像組織政治運動、告知外界伊朗政府的壓迫行為等,聽說這些我簡直不敢相信,Twitter網的本意是如此美麗、單純、與世無爭,他們怎能就這樣毀了它。” 雖然以上的段子完全是句玩笑話,是網友編造出來的,但誰又曾預料到Twitter能夠在一些國家(如伊朗)的總統選舉和自由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呢?而且,誰又曾想到手機會淪為高科技式的欺凌手段,或者,邊開車邊收發短信的駕駛行為會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比正常情況下高20多倍?不過,在當前的科技發展形勢下去預言科技會給孩子造成什么影響還為時尚早。當然也不可能提前知道各種新科技造成的所有意外后果,但是減少意外后果的發生可以使新科技的積極影響更好地造福社會,使負面影響更容易被控制、變得不是那么具有破壞性。 是的,讓我們繼續推動科技的蓬勃發展,進一步利用科技發展帶來的種種便利。但是這個發展的過程應該由我們主導,而不是科技自己。本末倒置會讓我們踏上意外后果定律的坎坷之路,而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走的路。 警示教材 我在前文列舉的一系列數據應當讓你感到心驚肉跳。這些數據明白地告訴我們,年輕人花在科技上的時間多到讓人震驚,卻沒有直接展示科技如何從正反兩面影響年輕人,也沒有充分表達出人與科技交互過程中發生在人身上的故事。不過,《紐約時報》2010年刊發的一篇文章賦予了這些數據一些“人味”,重點講述了年輕人使用科技及科技如何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家庭和未來的故事。出于對人物隱私的尊重,我在這里不會指名道姓(雖然這些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難以置信地允許《紐約時報》在文章中這么做)。 在科技的搖籃和溫床——硅谷,有這么一所學校,它坐落在硅谷中心地帶,為了照顧晚上熬夜到很晚的學生,將每天的上學時間往后延遲了1個小時,而原因竟然是學生上網時間太長,影響了學校作業和身體健康。 還有一個高中生,對影片攝制充滿熱情,但他在相關技術上花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導致現在的生活和未來的目標都受到拖累。比如說,他為了制作視頻會經常性忽視學校作業;每周會玩10個小時的視頻游戲,并在凌晨更新臉書主頁狀態。他沉迷科技的后果就是成績糟糕、進入理想院校追求影片攝制的夢想堪憂。 另外一個例子更讓人瞠目結舌。一個14歲的女孩一個月發送的短信多達2.7萬條。是的,你沒有看錯:2.7萬條。我算了一下,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假設這個女孩一天有18個小時不睡覺(這也就表明她睡眠時間不足),那么她每小時發送的短信量達50條,幾乎就是1分鐘1條短信。不過女孩說她通常和好幾個人同時短信聊天(這也是唯一能解釋得通的辦法)。即便如此,她又怎么有時間去做其他諸如吃飯、學習或者和人面對面聊天這些事情呢?天啊,我真希望她的父母可以制訂一個全面無死角的計劃約束她的短信聊天。 另外一個男孩周一到周五每天玩6個小時的視頻游戲,在周末玩的時間更長。讓我們再來算一次。減去他玩游戲的6個小時,再假設他花在學校的時間為8個小時(包括交通、課間活動時間),晚上睡覺需要8個小時,那么每天留給他學習、吃飯、參加課外活動及和別人實際打交道的時間就只剩下2個小時。 讀了上面的故事,你覺得缺了什么部分嗎?或者說,你覺得缺了什么角色嗎?如果你的答案是“父母”,那你就答到了點子上。這些孩子的父母到底都在忙什么?很明顯,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失職的,對孩子沉迷于科技造成的顯而易見的傷害毫無關注。 根據《紐約時報》的文章分析,父母似乎又分為好幾種。**種是整天忙于工作的父母,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監督和控制孩子使用科技。研究表明,這類父母的工資水平往往較低,他們的孩子使用科技產品實際上會影響學習成績,而不是像大多數人以為的那樣,孩子擁有一臺電腦有助于學習。 其他一些父母則似乎不太認同《紐約時報》的觀點。一位父親就認為,孩子如果不熟悉科技就會落后他人——雖然他兒子的成績已經下滑,孩子也承認已經好幾年沒有動身鍛煉了。 還有一些父母則是純粹的“盧德派分子”(強烈反對提高機械化和自動化的人)。他們似乎缺乏能力或者不愿意去理解孩子生活的這個彼此相連的世界。他們曾說過,他們的確是不太了解科技產品,也就沒法監督孩子使用科技產品的習慣。考慮到可能產生的后果,我需要指出,無知不能成為忽視孩子健康成長的借口。 *后一種屬于妥協型父母,他們的孩子養成濫用科技產品的壞習慣實際上由他們一手造成。舉個例子,我在前文中提到的熱衷于影片攝制的年輕男孩,他的父母為了給他追求夢想創造條件,購買了一臺價值2??000美元的頂配電腦。這種父母還屬于自欺欺人型。比如,男孩的母親就解釋說,她的兒子確實在努力做家庭作業,希望借此說服自己給孩子買電腦的決定沒有問題。實際上,男孩的成績在一開始確實有所提高,但主要是因為他選擇的課程負擔較輕,避開了高級課程。他的成績隨后一滑再滑,因為他不再關心學校作業,或許你可以猜得到,他把大把時間花在了嶄新的電腦上,而不是學習上。 《紐約時報》采訪的幾個學生都承認,他們對科技產品的使用已經失控了,他們也沒法控制自己。事實上,他們希望父母能夠介入進來管管他們,但他們的父母仍一如既往地毫無作為。 那么誰應該承擔責任呢?我不能責備孩子,他們還沒有到可以做出理性決定的年齡。他們只是在這個自己出生的世界中慢慢長大。那還有誰?當然是他們的父母,一群已經忘記自己為人父母角色的人。這群父母沒有讓孩子明白他們的期望,任由孩子“為所欲為”,對科技造成的影響缺乏梳理,*終使孩子的身心健康陷入不利的境況。父母的工作就是為孩子的言行舉止劃定界限,這是非常簡單明了的事情。我很驚訝地看到那么多的父母是如此愛他們的孩子,真心實意地想為孩子創造*好的條件,但在使用科技產品的問題上卻毫無作為。 不過,你如果正在閱讀本書,那就不屬于以上毫無作為的這類父母了。因為你會認識到孩子濫用、沉迷科技產品可能帶來的風險,明白有必要主動對孩子使用科技產品的情況進行規劃、指導和約束。在這里我要對你說一句:“做得很好!”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培養3.0版下一代 作者簡介

吉姆·泰勒(Jim Taylor, PhD),心理學博士,美國心理學家、作家。曾受邀出席NBC電視臺《今日秀》(Today Show)、ABC電視臺《本周世界新聞》(World News This Weekend),以及其他主流電視臺開辦的節目;在北美和歐洲舉辦過1000余場研討會和講座。著有《積極養育:怎樣培養出成功和快樂的孩子》(Positive Pushing: How to Raise a Successful and Happy Child),并在《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快公司》(Fast Company)等眾多網站及雜志上開設專欄。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速龙门架厂家_监控杆_多功能灯杆_信号灯杆_锂电池太阳能路灯-鑫世源照明 | 蓄电池回收,ups电池后备电源回收,铅酸蓄电池回收,机房电源回收-广州益夫铅酸电池回收公司 | 金属切削液-脱水防锈油-电火花机油-抗磨液压油-深圳市雨辰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玻璃钢格栅盖板|玻璃钢盖板|玻璃钢格栅板|树篦子-长沙川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 扬州汇丰仪表有限公司| 手表腕表维修保养鉴定售后服务中心网点 - 名表维修保养 | 工业用品一站式采购平台|南创工品汇-官网|广州南创 | 经济师考试_2025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_报名入口_考试时间_华课网校经济师培训网站 | 选矿设备,选矿生产线,选矿工艺,选矿技术-昆明昆重矿山机械 | 注塑机-压铸机-塑料注塑机-卧式注塑机-高速注塑机-单缸注塑机厂家-广东联升精密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番茄畅听邀请码怎么输入 - Dianw8.com| 优考试_免费在线考试系统_培训考试系统_题库系统_组卷答题系统_匡优考试 | 预制围墙_工程预制围墙_天津市瑞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钢格板|镀锌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格栅板|钢格板|钢格栅板|热浸锌钢格板|平台钢格板|镀锌钢格栅板|热镀锌钢格栅板|平台钢格栅板|不锈钢钢格栅板 - 专业钢格板厂家 | 震动筛选机|震动分筛机|筛粉机|振筛机|振荡筛-振动筛分设备专业生产厂家高服机械 | 土壤墒情监测站_土壤墒情监测仪_土壤墒情监测系统_管式土壤墒情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橡胶膜片,夹布膜片,橡胶隔膜密封,泵阀设备密封膜片-衡水汉丰橡塑科技公司网站 | 诚暄电子公司首页-线路板打样,pcb线路板打样加工制作厂家 | 标准件-非标紧固件-不锈钢螺栓-非标不锈钢螺丝-非标螺母厂家-三角牙锁紧自攻-南京宝宇标准件有限公司 | HV全空气系统_杭州暖通公司—杭州斯培尔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 欧盟ce检测认证_reach检测报告_第三方检测中心-深圳市威腾检验技术有限公司 | 浩方智通 - 防关联浏览器 - 跨境电商浏览器 - 云雀浏览器 | 企业VI设计_LOGO设计公司_品牌商标设计_【北京美研】 | 沈阳庭院景观设计_私家花园_别墅庭院设计_阳台楼顶花园设计施工公司-【沈阳现代时园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仿真茅草_人造茅草瓦价格_仿真茅草厂家_仿真茅草供应-深圳市科佰工贸有限公司 | 苏州伊诺尔拆除公司_专业酒店厂房拆除_商场学校拆除_办公楼房屋拆除_家工装拆除拆旧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全自动真空上料机_粉末真空上料机_气动真空上料机-南京奥威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运动木地板厂家_体育木地板安装_篮球木地板选购_实木运动地板价格 | 刺绳_刀片刺网_刺丝滚笼_不锈钢刺绳生产厂家_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双工位钻铣攻牙机-转换工作台钻攻中心-钻铣攻牙机一体机-浙江利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电伴热系统施工_仪表电伴热保温箱厂家_沃安电伴热管缆工业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 档案密集架,移动密集架,手摇式密集架,吉林档案密集架-厂家直销★价格公道★质量保证 | 东莞韩创-专业绝缘骨架|马达塑胶零件|塑胶电机配件|塑封电机骨架厂家 | 合肥汽车充电桩_安徽充电桩_电动交流充电桩厂家_安徽科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高扬程排污泵_隔膜泵_磁力泵_节能自吸离心水泵厂家-【上海博洋】 | 横河变送器-横河压力变送器-EJA变送器-EJA压力变送器-「泉蕴仪表」 | PCB接线端子_栅板式端子_线路板连接器_端子排生产厂家-置恒电气 喷码机,激光喷码打码机,鸡蛋打码机,手持打码机,自动喷码机,一物一码防伪溯源-恒欣瑞达有限公司 假肢-假肢价格-假肢厂家-河南假肢-郑州市力康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 | 爱佩恒温恒湿测试箱|高低温实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您身边的模拟环境试验设备技术专家-合作热线:400-6727-800-广东爱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刚性-柔性防水套管-橡胶伸缩接头-波纹管补偿器-启腾供水材料有限公司 | 压滤机滤板_厢式_隔膜_板框压滤机滤板厂家价格型号材质-大凯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