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聲樂藝術表演實踐教學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964857
- 條形碼:9787563964857 ; 978-7-5639-6485-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聲樂藝術表演實踐教學探索 內容簡介
表演,就是依據原創者提供的作品內涵,通過演員的表演,把作品思想展現在觀眾面前。聲樂表演直接體現了聲樂作品的藝術形象。為了更好地掌握聲樂表演的相關知識以及聲樂表演的藝術處理,有必要對聲樂表演進行具體的分析。 《聲樂藝術表演實踐教學探索》共四章:首章為聲樂表演的理論概述;第二章為聲樂表演的發展研究;第三章為聲樂表演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探析;第四章為聲樂表演中的藝術處理與實踐。
聲樂藝術表演實踐教學探索 目錄
**節 聲樂表演的特征概述
第二節 聲樂表演的體裁與表現形式
第三節 聲樂表演的唱法分析
第二章 聲樂表演的發展研究
**節 傳統聲樂表演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當代聲樂表演的發展現狀
第三節 西方聲樂表演藝術的發展
第三章 聲樂表演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探析
**節 歌唱感覺與歌唱記憶
第二節 聲樂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第三節 對聲樂表演教學的思考
第四章 聲樂表演中的藝術處理與實踐
**節 聲樂表演的藝術形態
第二節 聲樂表演的語調處理
第三節 聲樂表演的方法和步驟
第四節 聲樂表演的實踐
第五節 聲樂表演者的技術能力與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后記
聲樂藝術表演實踐教學探索 節選
《聲樂藝術表演實踐教學探索》: 歌劇與戲曲中的人物唱段或唱腔大多都具有戲劇性色彩,而富有強烈戲劇情節性的民歌或藝術歌曲,也具有這種旋律特征。就歌劇(包括民族歌劇、戲曲)而言,它是“音樂戲劇作品”。這里包含著兩種內涵,也就是說,戲劇的音樂性與音樂的戲劇性。 所謂“戲劇的音樂性”多用于歌劇中,是歌劇使用音樂旋律*好的抒情手段,通過音樂的形象思維和邏輯結構來刻畫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通過音樂語言和形象來進行有效的確定和展開,并表現矛盾沖突和劇情。而“音樂的戲劇性”則是指歌劇所選用的音樂要能夠再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的意志、人物的情感變化以及人物的廣度、深度和強度。歌劇音樂與一般的器樂和交響樂不同,它主要服務于情節,通過音樂可以不斷地推動情節的發展并確定情節。因此音樂的處理,包括由樂句、樂段、曲式、結構、音調的風格特色、力度變化、速度變化、調性變化、色彩變化、節奏變化以及運動與休止等所形成的節奏韻律都要根據歌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來決定,并恰當地發揮作用。 從前面的論述中可以得出,以戲劇性為主的聲樂表演藝術形態的作品,是在規定的戲劇性情節發展與具體人物的特定環境中展開抒情或敘事來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在所有中、外歌劇的作品中都具有這種特色。例如,在中國歌劇《白毛女》的唱段《恨似高山仇似海》中展現了喜兒重見摧殘、凌辱她的地主黃世仁時所抒發出的不可遏制、悲憤難平的心聲。又如外國歌劇《茶花女》中,當女主人公薇奧萊塔在**幕中聽到阿爾弗雷多對她表達了真摯的愛情之后,引發了她一系列揣測不安的感情矛盾和莫名的煩惱,喚醒了她對純真愛情的追求與渴望,從看破紅塵、放任不羈的浪蕩生活中有了重新找回愛情、找回生活的沖動,唱出了十分精彩的《在那狂歡的日子里》這首詠嘆調。可以看出,戲劇性人物唱腔中的心理活動與情感變化,十分生動地表現在音樂的旋律之中,顯示了這種表演形態的特殊性。 除此之外,在旋律的戲劇性表現中,人物的形體動作也同樣是其表演的重要因素。它的表演往往是在說或唱中同時進行的。這樣,它的旋律,尤其是節奏,就不可能不在語言動作的語氣、語勢中體現,并與形體動作相適應。傳統戲曲藝術在唱、念、做、打中,唱功或念功往往具有協調形體動作的作用。無論是先有唱、念,后有動作,或是先有動作,后有唱、念,再或是唱、念之中做、打等同時進行,任務的形體動作都對音樂的戲劇性表現提出了至關重要的藝術要求。 當然,音樂戲劇性的旋律不僅僅只在戲劇性體裁中出現,一般具有強烈戲劇性故事情節與人物性格色彩的其他聲樂體裁也都有這種表現。如具有幽默詼諧喜劇性與諷刺性的聲樂體裁都表現出了這類特征。 在民歌中就有許多這種類型的作品。如陜西山歌《郎在對門唱山歌》中一個山村少女的歌唱:“姐在房中織綾羅,哪個短命死的、發瘟死的、挨刀死的,唱得個樣好!唱得奴家腳跛手軟,手軟腳跛,踩不得云板、丟不得梭,綾羅不織聽山歌……”,把一個被情歌攪亂了心緒的少女的內心獨白抒發得淋漓盡致,那嗔怪的語氣實際上是一種愛慕的流露,語言幽默詼諧,粗獷大膽,令人忍俊不禁。還有羅馬尼亞民歌《照鏡子》、捷克民歌《愛挑剔的姑娘》等,也都富有這種戲劇性特色。 像《新貨郎》《逛新城》《庫爾班大叔你上哪》《阿凡提》《班長有支冬不拉》以及臺灣地區校園歌曲《賣湯圓》等,含有這種幽默風趣的、具有表演性質的歌曲也具有這種特點。當然,諷刺歌曲也同樣蘊含著幽默的戲劇性成分。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