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新閱讀經典書系·童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245107
- 條形碼:9787558245107 ; 978-7-5582-4510-7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閱讀經典書系·童年 本書特色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部,也是其諸多重要作品中*具特色的一部。它記敘了作家從四歲至十歲這一時期的生活斷面,也就是他的少年時代的生活,著重表現了一個來自底層孩子生活的艱辛和革命意識的覺醒過程,也從各方面描寫了舊俄國人民的真實生活和俄羅斯國民的眾生相,既抨擊了黑暗,也展示了光明。
新閱讀經典書系·童年 內容簡介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之一。作品的主人公阿廖沙就是作家本人。這一形象不僅是高爾基早年生活的寫照,同時也是俄國勞動人民經歷磨練走向新生活道路的具有概括性意義的藝術典型。
新閱讀經典書系·童年 目錄
第2章 在外祖父家
第3章 小茨岡之死
第4章 染房失火
第5章 分家之后
第6章 家庭斗爭
第7章 善良的外祖母
第8章 奇怪的房客
第9章 建立新友誼
第10章 母親歸來
第11章 父親的故事
第12章 母親再婚
第13章 走向人間
《童年》讀后感
知識考點
新閱讀經典書系·童年 節選
第1章前往尼日尼 我的父親被停放在一個昏暗狹窄的房間里,就在那扇窗戶下面的地板上。 他穿著白衣裳,身子顯得特別長,光腳的指頭奇怪地張開著,那雙溫柔的手靜靜地平放在胸前,手指彎曲著;快活的眼睛緊緊地閉著,像兩枚烏黑的銅幣,慈祥的面孔發黑了,牙齒難看地齜著,讓我害怕。(小說開篇通過**人稱“我”的視角,詳細描繪了一個孩子眼里父親死亡的樣子,由此奠定了全書悲涼凝重的基調。) 母親只穿著一條裙子,跪在那里,用我常愛拿來鋸西瓜皮的那把小黑梳子,緩緩地把父親那又長又軟的頭發從前額往后腦勺梳著。她不停地說著什么,聲音低沉而暗啞,那雙灰色的眼睛好像要融化了似的,大滴大滴的眼淚直往下淌。 外祖母牽著我的手——她是個又胖又圓的老太太,大腦袋,大眼睛,鼻子軟塌塌的,有點兒滑稽可笑。她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線條柔和,看起來很有趣。(外貌描寫,刻畫出一個外貌該諧、充滿喜感的外祖母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也在哭,用一種特別的聲調附和著母親痛哭。她全身顫抖著,硬拽著我往父親身邊拉。我躲在她身后,死犟著不肯去,我感到又窘又怕。 我是**次看到大人們如此難過,也弄不懂外祖母嘮叨的那些話究競意味著什么:“跟你爸爸道別吧,你永遠也見不到他了,親愛的孩子,他離開我們了,還那么年輕,就這么早地走了……” 這個時候,我生過一場大病,剛剛才能下地。在我生病的時候(這個我有些許記憶),父親高高興興地照顧著我,可后來他消失得無影無蹤,隨后和藹可親的外祖母過來照顧我。 我問她:“你從哪兒來?” 外祖母回答說:“從上邊的尼日尼(是尼日尼·諾夫哥羅德市的簡稱,在俄語中“尼日尼”有“下面”的意思,所以下文中“我”誤會外祖母是從下面來的)來,是坐船來的,可不是走來的!水上可不能走呀,你這個小鬼頭!” “為什么叫我小鬼頭?” “因為你總愛沒完沒了地吵吵鬧鬧!”外祖母說完也笑了。她說得又有趣又親切和藹,所以從**天開始,我們就成了好朋友,不過現在我真希望她趕快帶我逃離這個充滿悲傷的房間。 母親的眼淚和號哭讓我感到心神不安,也讓我感到壓抑,我**次見到她變成這副模樣。她一向很嚴厲,話語不多,衣著新鮮光亮、利利索索;她個頭兒高挑,像一匹馬;她身板硬朗,兩只胳膊特別有勁。可現在不知為什么,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滿臉漲得通紅,披頭散發,衣服也都撕破了。頭發原來梳得很平整,像一頂光亮的大帽子,現在披散在裸露的雙肩上,遮著臉,編辮子的那半頭頭發晃來蕩去,輕掃著睡著了的父親的臉,蓬頭垢面,讓人看著很不舒服。(將母親平時的衣著外貌與現在進行對比,準確地把母親心中的痛苦展現在讀者面前。)我已經在屋里站了很長時間,可她連眼皮都沒抬一下,更不用說看著我,只是一個勁地梳著父親的頭發,痛哭得連喘氣的勁都沒有了。 幾個穿黑外套的鄉下人和一個警察往門里瞅了一眼,那警察陰陽怪氣地叫道:“趕緊收拾!” 窗戶上掛著一塊黑色的披肩,此時被風吹得像船帆似的鼓脹起來。(前文有“昏暗狹窄的房間”這個短語,與這里的“窗戶上掛著一塊黑色的拔肩”正好前后呼應,讓凄涼的氛圍更加濃烈。) 記得有一次父親帶我去劃帆船,突然雷聲大作,他笑了起來,用膝頭緊緊地夾住我,大聲喊道:“不要怕,我勇敢的大蔥頭,沒有關系的!”(運用了插敘的寫作手法,從回憶中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的慈愛之情,與下文中母親對待“我”截然不同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想到這兒,我突然看見母親費力地從地板上站起來,可是沒站穩,又仰面倒了下去,頭發散鋪在地板上。她雙目緊閉,面孔鐵青,也像父親似的一咧嘴: “出去,阿廖沙!關上門。” 外祖母疾步奔向門口,邊匆忙推開我邊喊道:“請鄉親們不要打擾她,不要怕,請你們走開吧!這里不是鬧霍亂(一種傳染性疾病,“我”的父親就是感染這種疾病死亡,所以人們十分害怕被感染),是女人在生孩子,親人們,做做好事吧!” 我躲到一個昏暗的犄角旮兄里,藏到一口大箱子的后面,從門縫中我看見母親在地板上不停地扭動。她蜷縮著身子,牙齒咬得咯咯響,哼哼呀呀地呻吟著,外祖母在她的身邊半跪著,用喜悅親切的語氣說:“瓦留莎,忍著點兒!希望老天爺能保佑你……” P2-3
新閱讀經典書系·童年 作者簡介
高爾基(1868-1936年),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他與托爾斯泰、契訶夫被稱為是俄國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哥羅德城,父親是木匠。他早年喪父,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歲時,他便開始獨立謀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沙皇時代的底層度過的。 1892年,高爾基以馬克西姆·高爾基(意為**的痛苦)這個筆名,發表了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1895年,高爾基發表了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義短篇小說《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以及描寫流浪漢生活的代表作《切爾卡什》。 1899年,高爾基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福馬·高爾杰耶夫》。 1925-1936年期間寫的長篇史詩《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是高爾基的最后一部巨著。這部史詩是高爾基***的藝術成就之一。 1934年,高爾基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蘇作家代表大會,并當選為蘇聯作家協會主席。 1936年6月18日,高爾基離開人世,享年六十八歲。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