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間清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4397
- 條形碼:9787559654397 ; 978-7-5596-543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間清醒 本書特色
1,直面人生所有問題 在本書中,你將讀到關于家庭、關于愛情、關于婚姻、關于父子、關于焦慮、關于人到中年、關于困境、關于孤獨、關于清醒...... 人生苦短,有人自己活得很清醒,清醒到自私的程度。而不清醒的人,當別人犯錯誤的時候,他們幸災樂禍。 2,嚴重的內卷時代,我們都需要的生活信念 人生就是應該處處克制,打人生下來就應該控制自己的所有欲望,包括克制自己的憤怒。 什么是愛情啊,就是很簡單的我喜歡你,我想和你在一塊,每天一塊吃飯,一塊工作,一塊生活,這叫愛情,我要因為你,希望能得到一些個什么條件,那不是純粹的愛情。 在人間,時刻清醒。 3,人生沒有什么不可放下,快樂地接受每一天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后才發現,人生*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4,梁曉聲*滿意的散文集合,完整體現了他的煙火人生 精選梁曉聲哲思、優美、勵志散文,從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到行走在紅塵世界的萬般感悟;從看遍萬水千山、萬物生靈,再走入永不磨滅的記憶。一切都是清醒地活在當下,感悟人生。
人間清醒 內容簡介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梁曉聲寫給彷徨者的禮物。這是梁曉聲的散文精選集,也是先生七十多年人生智慧的總結和心靈獨白。 書中先生寫人間百態的清醒,談孤獨和壓力,說成功與完滿,話懷舊和喜悅;深邃與優雅相間、嚴肅與幽默同步、小情愫與大胸懷兼具,字里行間透射出先生對人情世事、學術道德的公正謹嚴、詼諧有趣的思考,閃耀著啟迪人們心智的燦爛光輝。 人生皆是這尋常歲月,一個人的人生放在這世間什么都不算,但我們的人生對愛我們的,我們愛的,似暖陽清風,尋常平凡卻又不平凡。 一本心靈獨白,我們既見眾生,也見自己;一個自在的靈魂,分享人生*好的狀態——是保持真實,保持清醒,保持憤怒。
人間清醒 目錄
目錄
**章 人生是一半蹉跎,一半柔和
我的父母
我的小學
我的中學
母親養蝸牛
母親播種過什么?
給哥哥的信
第二章 歲月漫長,我們從未漸行漸遠
父親的演員生涯
父親的遺物
兄長
當爸的感覺
我與兒子
關于母愛
**支鋼筆
第三章 他們經過我的時候
我的少年時代
也談“四十不惑”
中年感懷
愛與機緣
老嫗
瘦老頭
十六路公共汽車詠嘆調
第四章 心安即是天涯
我和橘皮的往事
看自行車的女人
羊皮燈罩
小垃圾女
玻璃匠和他的兒子
孩子和雁
種子的力量
第五章 人生是一半清醒,一半釋然
我和橘皮的往事
看自行車的女人
羊皮燈罩
小垃圾女
玻璃匠和他的兒子
孩子和雁
種子的力量
人間清醒 節選
小垃圾女 我**次見到她,是在元月下旬的一個日子,刮著五六級風。家居對面,元大都遺址上的高樹矮樹,皆低俯著它們光禿禿的樹冠,表示對冬季之厲色的臣服。偏偏十點左右,商場來電話,通知安裝抽油煙機的師傅往我家出發了…… 前一天我就將舊的抽油煙機卸下來丟棄在樓口外了。它已為我家廚房服役十余年,油污得不成樣子。我早就對它膩歪透了。一除去它,上下左右的油污徹底暴露,我得趕在安裝師傅到來之前刮擦干凈。洗滌靈去污粉之類難起作用,我想到了用濕抹布滾粘了沙子去污的辦法。我在外邊尋找到些沙子用小盆往回端時,見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兒,站在鐵柵欄旁。我丟棄的那臺臟兮兮的抽油煙機,已被她弄到那兒。并且,一半已從柵欄底下弄到柵欄外;另一半,被突出的部分卡住。 女孩兒正使勁跺踏著。她穿得很單薄,衣服褲子舊而且小。腳上是一雙夏天穿的扣絆布鞋,破襪子露腳面。兩條齊肩小辮,用不同顏色的頭繩扎著。她一看見我,立刻停止跺踏,雙手攥一根柵欄,雙腳蹬在柵欄的橫條上,悠蕩著身子,仿佛在那兒玩的樣子。那兒少了一根鐵柵,傳達室的朱師傅用粗鐵絲攔了幾道。對于那女孩兒來說,鉆進鉆出仍是很容易的。分明,只要我使她感到害怕,她便會一下子鉆出去逃之夭夭。而我為了不使她感到害怕,主動說:“孩子,你是沒法弄走它的呀!”——倘她由于害怕我倉皇鉆出時刮破了衣服,甚或刮傷了哪兒,我內心里肯定會覺得不安的。 她卻說:“是一個叔叔給我的。”——又開始用她的一只小腳跺踏。 果而有什么“叔叔”給她的話,那么只能是我。我當然沒有。 我說:“是嗎?” 她說:“真的。” 我說:“你可小心……” 我的話還沒說完,她已彎下腰去,一手捂著腳腕了。破裂了的塑料是很鋒利的。我說:“唉,扎著了吧?你倒是要這么臟兮兮的東西干什么呢?”她說:“賣錢。”其聲細小。說罷抬頭望我,淚汪汪的。顯然疼 的。接著低頭看自己捂過腳腕的小手,手掌心上染血了。我端著半盆沙子,一時因我的明知故問和她小手上的血而呆在那兒。她又說:“我是窮人的女兒。”——其聲更細小了。她的話使我那么的始料不及,我張張嘴,竟不知再說什么好。而商場派來的師傅到了,我只有引領他們回家。他們安裝時,我翻出一片創口貼,去給那女孩兒,卻見她蹲在那兒哭,臟兮兮的抽油煙機不見了。我問哪兒去了? 她說被兩個蹬手板車收破爛兒的大男人搶去了。說他們中一個跳過柵欄,一接一遞,沒費什么事兒就成他們的了……我問能賣多少錢?她說十元都不止呢,哭得更傷心了。我替她用創口貼護上了腳腕的傷口,又問:“誰教你對人說你是窮人的女兒?”她說:“沒人教,我本來就是。”我不相信沒人教她,但也不再問什么。我將她帶到家門口,給了她幾件不久前清理的舊衣物。她說:“窮人的女兒謝謝您了叔叔。”我又始料不及,覺得臉上發燒。我兜里有些零錢,本打算掏出全給了她的。但一只手雖已插入兜里,卻沒往外掏。那女孩兒的眼,希冀地盯著我那只手和那衣兜。我說:“不用謝,去吧。”她單肩背起小布包下樓時,我又說:“過幾天再來,我還有些書刊給你。”聽著她的腳步聲消失在外邊我才抽出手,不知不覺中竟出了一手的汗。我當時真不明白我是怎么了…… 事實上我早已察覺到了那女孩兒對我的生活空間的“入侵”。那是一種詭秘的行徑。但僅僅詭秘而已,絕不具有任何冒犯的意味。更不具有什么危險的性質。無非是些打算送給朱師傅去賣,暫且放在門外過道的舊物,每每再一出門就不翼而飛了。左鄰右舍都曾說撞見過一個小小年紀的“女賊”在偷東西。我想,便是那“窮人的女兒”無疑了…… 四五天后的一個早晨我去散步,剛出樓口又一眼看見了她。仍在**次見到她的地方,她仍然悠蕩著身子在玩兒似的。她也同時看見了我,語調親昵地叫了聲叔叔。而我,若未見她,已將她這一個窮人的女兒忘了。 我駐足問:“你怎么又來了?”她說:“我在等您呀叔叔。”——語調中摻入了怯怯的,自感卑賤似的成分。我說:“等我?等我干什么?”她說:“您不是答應再給我些您家不要的東西么?”我這才想起對她的許諾,搪塞地說:“挺多呢,你也拎不動啊!”“喏”——她朝一旁翹了翹下巴,一個小車就在她腳旁。說那是“車”,很牽強,只不過是一塊帶輪子的車底板。顯然也是別人家扔的,被她撿了。我問她腳好了么?她說還貼著創可貼呢,但已經不怎么疼了。之后,一雙大眼瞪著我又強調地說:“我都等了您幾個早晨了。” 我說:“女孩兒,你得知道,我家要處理的東西,一向都是給傳達室朱師傅的。已經給了幾年了。”— —我的言下之意是,不能由于你改變了啊! 她那雙大眼睛微微一瞇,凝視我片刻說:“他家里有個十八九歲的殘疾女兒,你喜歡她是不是?”我不禁笑著點了一下頭。“那,一次給她家,一次給我,行不?”——她專執一念地對我進行說服。我又笑了。我說:“前幾天剛給過你一次,再有不是該給她家了么?”她眨眨眼說:“那,你已經給她家幾年了。也多輪我幾次吧!”我又想笑,卻怎么也笑不起來了。心里一時的很覺酸楚,替眼前花蕾之齡的女孩兒,也替她那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兒。我終不忍令她太過失望,二次使她滿足……我第三次見到那女孩兒,日子已快臨近春節了。我開口便道:“這次可沒什么東西打發你了。”女孩兒說:“我不是來要東西的。”——她說從我給她的舊書刊中發現了一個信封,怕我找不到著急,所以接連兩三天帶在身上,要當面交我。那信封封著口,無字。我撕開一看,是稿費單及稅單而已。她問:“很重要吧?”我說:“是的,很重要,謝謝你。”她笑了:“咱倆之間還謝什么。”她那竊喜的模樣,如同受到了莊嚴的表彰。而我卻看出了破綻— —封口處,留下了兩個小小的臟手印兒。夾在書刊里寄給我的單據,從來是不封信封口的。好一個狡黠的“窮人的女兒”啊!她對我動的小心眼令我心疼她。“看”——她將一只腳伸過柵欄,我發現她腳上已穿著雙新的棉鞋了,攤兒上賣的那一種。并且,她一偏她的頭,故意讓我瞧見她的兩只小辮已扎著紅綾了。我說:“你今天真漂亮。”她悠蕩著身子說:“我媽媽決定,今年春節我們不回老家了。”“爸爸是干什么的?”她略一愣,遂低下了頭。我正后悔自己不該問,她抬起頭說:“叔叔,初一早晨我會給您拜年。”我說不必。她說一定。我說我也許會睡懶覺。她說那她就等。說您不會初一整天不出家門的呀。說她連拜年的話都想好了:“叔叔馬年吉祥,恭喜發財!”“叔叔我一定來給你拜年!”說完,猛轉身一蹦一跳地跑了。兩只小辮上扎的紅綾,像兩只蝴蝶在她左右肩翻飛…… 初一我起得很早。倒并不是因為和那“窮人的女兒”有個比較鄭重的約會,而是由于三十兒夜晚看一本書看得失眠了。我是個越失眠反而越早起的人。卻也不能說與那個比較鄭重的約會毫無關系。其實我挺希望初一一大早走出家門,一眼看見一個一身簇新,手兒臉兒洗得干干凈凈,兩條齊肩小辮扎得精精神神的小姑娘快活地大聲給我拜年:“叔叔馬年吉祥,恭喜發財!”——盡管我不相信那真能給我帶來什么財運…… 一上午,我多次佇立窗口朝下望,卻始終不見那“窮人的女兒”的小身影。下午也是。到今天為止,我再沒見過她。卻時而想到她。每一想到,便不由得在內心默默祈禱:小姑娘,馬年吉祥,恭喜發財!……
人間清醒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創作出版過大量有影響的小說、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現為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他的創作風格極具特色,可歸納為:現實主義的英雄化風格、現實主義的平民化風格、現實主義的寓言化風格。 代表作有《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年輪》《知青》等,創作小說、散文、雜文等1600余萬字。其中《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親》曾獲全國短篇小說獎,《今夜有暴風雨》曾獲全國中篇小說獎,《雙琴祭》曾獲《小說月報》百花獎。2019年憑借《人世間》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