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817493
- 條形碼:9787520817493 ; 978-7-5208-1749-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內容簡介
四新經濟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新經濟”時代,而“新經濟”這一名詞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指的是由信息技術革命帶動所產生的大量高新技術產業。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后,新經濟是指以技術進步為主要動力,在制度創新、需求升級、資源要素條件改變等多因素驅動下,聚焦于科技和產業的新一輪變革。在這一輪變革的代領下,醞釀出新經濟的萌芽階段,亦即四新經濟。如果四新經濟發展得好,就可能形成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首先,《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從四新經濟的源頭出發,梳理了全球新產業革命帶來的新經濟發展,從而帶出四新經濟的產生、發展和概念。作為新經濟的萌芽,四新經濟必將擁有重要的歷史位置,受到國家、社會的高度重視。其次,該書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四新經濟在整個宏觀乃至微觀經濟世界的表現形式,以及這些創新對人類的影響;用翔實的案例,向讀者展示四新經濟帶給人類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自然,四新經濟也和其他事物一樣,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新經濟的發展道路上,需要解決四新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阻力,規范四新經濟的監管,才能讓新一輪產業革命得以健康、持續的發展。*后,該書列舉了我國幾個發展四新經濟比較突出的省市案例,供讀者借鑒和參考。
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目錄
**章 四新經濟的起源和概念 / 001
**節 新經濟的三大驅動力量 / 002
第二節 四新經濟與新經濟概念 / 006
第三節 四新經濟的本質、意義及之間的關系 / 011
第四節 新產業革命與四新經濟發展 / 016
第五節 積極擁抱新經濟,加快推進四新經濟發展 / 021
第二章 新技術改變人類生活 / 025
**節 讓我們炫目的新技術 / 026
第二節 科技創新引發生活方式大變革 / 035
第三節 從互聯網金融看技術創新的影響 / 040
第三章 新產業帶動全球經濟活力 / 045
**節 層出不窮的新產業 / 046
第二節 新產業造就創富神話 / 051
第三節 蘋果、臉書和特斯拉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 055
第四章 新業態顛覆舊有經濟形式 / 061
**節 不斷更新的新業態 / 062
第二節 新業態是對原有經濟形式的突破和創新 / 068
第三節 鄉村旅游新業態中的生機 / 072
第五章 新模式開啟新消費 / 079
**節 四新經濟企業的四種模式 / 080
第二節 新模式下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 085
第三節 10個創新性商業模式大揭秘 / 090
第六章 我國四新經濟的發展現狀 / 097
**節 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新趨勢 / 098
第二節 四新經濟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 103
第三節 智能經濟引領下四新經濟呈現新特點 / 106
第四節 制約四新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和解決方法 / 110
第五節 四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本助力 / 114
第七章 四新經濟的監督與政策扶持 / 119
**節 四新經濟對傳統監管方式的挑戰 / 120
第二節 發展四新經濟重在落實市場和監管主體責任 / 124
第三節 四新經濟監管的基本原則 / 128
第四節 四新經濟的政策扶持 / 132
第五節 四新經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區別 / 135
第八章 中國是世界四新經濟成長的*佳沃土 / 141
**節 中國正奔跑在科技創新大國的路上 / 142
第二節 全球*具潛力的市場在中國 / 147
第三節 中國四新經濟發展勢不可當 / 151
第九章 我們應該如何行動——城市案例 / 155
**節 全球新產業革命帶給我們的啟示 / 156
第二節 發達國家和地區促進“四新”發展的現狀和經驗 / 163
第三節 上海市案例 / 172
第四節 山東省案例 / 178
第五節 浙江省案例 / 184
第六節 安徽省案例 / 190
第七節 江蘇省案例 / 195
第八節 成都市新經濟發展五六七發展計劃 / 203
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節選
**章 四新經濟的起源和概念 **節 新經濟的三大驅動力量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目前,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為輻射的發展勢頭,帶動了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革命,掀起一股巨大的新經濟發展浪潮。 綜觀全球新興產業及其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在新的生產力逐漸興起的浪潮中,技術創新驅動、市場創新驅動和制度創新驅動是背后的根本性推動力量。現實中,這三股驅動力量相互交織,共同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一、技術創新激發新供給 當前,新一輪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其推動力仍然是新的科技革命。信息技術革命帶動信息產業指數級快速增長,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創新應用和智能化技術創新應用是技術創新的重要表現。 首先是信息技術的指數級增長。特別是過去10年,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幾乎同時實現了群體性突破,按照摩爾定律呈指數型增長趨勢。這一發展趨勢使得信息設備變得極快速、極廉價、更小、更輕,綜合性能不斷提升。 其次是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普及應用。數字化和網絡化使得商業信息的獲取、使用、控制以及信息共享方式變得快速和廉價,產生出了真正的商業大數據,創新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應用的范圍無所不及。 大數據、云計算、智能互聯網等新一代移動信息基礎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不同事物都可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可自動感知、可自動度量、可無線通信、可自動操控,使周圍的事物更精確,操控更準確。一場信息革命正在爆發。 *后是集成式智能化創新的產生,意思是使用的是技術而不是*新的創造,但是將這些技術組合起來,就能產生革命性的創新。這種集成式智能化創新是成就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重要驅動力。 蘋果系列產品、特斯拉電動汽車產品就是這種集成式汽車智能化產業創新的成功實踐典范,通過廣泛采用各種*新型的信息系統技術、管理系統技術與設計工具,對各個行業創新技術要素和各個創新產品內容系統進行智能選擇、集成和融合優化,形成了智能優勢互補和動態融合創新。 在技術創新的理念驅動下,企業以前所未有的全新技術產品和核心服務,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即以新的供給方式創造新的需求。比如,特斯拉電動汽車就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的蘋果(公司)”。 二、市場創新開拓新需求 市場創新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開辟新的市場,二是控制原材料的新供應來源。開辟新的市場,主要是指開辟地域意義上的新市場,讓產品進入以前不曾進入的市場;也是指企業開發出的能滿足不同受眾需求的新產品;還是指創造出能滿足不同消費階層的品牌市場。 另外,市場創新還可以是各個市場元素之間的排列組合,比如營銷手段和營銷觀念的創新,也是一種市場創新。市場新組合是從微觀角度促進已有市場的重新組合和調整,建立一種更合理的市場結構,使得企業更加具備競爭優勢和增值能力,這一點正是我國市場經濟創新的根本意義所在。 在國內市場需求創新的理念驅動下,企業以全新的運營模式,實現更低運營的成本、更便捷高效的服務、更快速的反應,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即企業圍繞市場需求驅動實現有效供給。比如在線打車軟件解決了乘客在路邊打不到車的難題,將不同區域的乘客和出租車司機的信息整合起來并進行對接,提高了打車效率,既大大減少了部分乘客排隊等候的時間,又大大減少了部分出租車空載行駛的時間,滿足了打車市場的不同需求。 三、制度創新同時創造需求和供給 從企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角度分析來看,創新的兩個核心內容是企業科技技術創新和企業制度管理創新。從發展歷史來看,一個國家“成長—繁榮—衰退”的科技發展生命周期,不僅應該包括前期的相關科學創新、技術創新、技術開發等“科技創新”活動,還應該包括后期相關的社會管理、商業模式和管理制度上的創新,即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本身是社會理論上的創新問題,也是具體的社會實踐性創新問題。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制度創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政治戰略目標命題,并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戰略目標一一確定下來,成為全面深入地推進和加快深化國民經濟體制制度改革的一項總任務。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則從一種新的思想政治觀和歷史發展角度,提出了與時俱進、完善和堅持促進改革發展的具體政策要求和相關指導意見,進一步激發了國家體制改革創新的內生創新動力。 正是因為有了國家制度創新的驅動,為新興產業的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既創造了需求也創造了供給。 第二節 四新經濟與新經濟概念 四新經濟、“新經濟”都是當前非常熱門的話題,四新經濟是新經濟的萌芽階段和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只有發展好四新經濟,才有可能進入新經濟的繁榮。總體來講,兩者之間存在以下關系。 一、四新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四新經濟具體指代的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經濟指的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 新技術指的是可實際推廣、替代傳統應用和形成市場力量的新技術。例如,3D打印、物聯技術、云計算、儲能技術、機器人、M2M、高溫超導材料、智能駕駛、可穿戴設備等。 新產業指的是以新科學發現為基礎,以新市場需求為依托,引發產業體系重大變革的產業。舉例來說,互聯網產業就是新產業的一種,它引起了世界產業體系的巨大沖擊和變革,填補了一大部分的市場需求。 新業態指的是伴隨信息技術升級應用等,從現有領域中衍生疊加出的新環節、新活動。新階段下,在衛星定位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之后,汽車服務業帶動了導航、車載信息、車聯網等新的增值服務業這些衍生的新經濟活動,便是新業態。隨著移動終端普遍應用,移動互聯網在其領域中推出類似位置服務的新應用。在社會經濟領域中,海量的數據挖掘和分析形成了大數據應用服務業。 新模式指的是以市場需求為中心,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產業鏈及價值鏈,實現傳統產業要素重新高效組合。如制造業與服務業相互融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制造業平臺化而衍生出的平臺經濟模式、聯盟經濟模式等。四新經濟的新模式正是建立在“互聯網+”平臺上,是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是現階段工業園區中大部分產業轉型發展的目標。
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作者簡介
安仰慶: 高級經濟學講師 高級職業指導師 高級注冊人力資源管理師 經濟管理學博士 長期從事經濟理論研究和經濟管理工作,先后擔任過經濟學講師、行政官員、企事業單位顧問。經濟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有著自己較為獨特的思考和判斷,對公司經營管理擁有自己的新思想、新路子。 2005年被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推薦為“中國人力資源專家”;2011年被山東大學聘為“山東大學學生職業發展顧問”;2012年被濟寧市委組織部聘為“圣地名師”。先后撰寫出十余篇論文,其中,《啟動市場的重點是啟動農村市場》《淺析互聯網環境下的企業品牌推廣》《大數據時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挑戰與策略》《新形勢下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改革探究》分別發表于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的《理論學刊》、國家信息中心的《財經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的《中國中小企業》、國家科技部主管的《中國民商》雜志上。著有《簡單經濟學》一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