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中國耕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525551
- 條形碼:9787565525551 ; 978-7-5655-25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耕地 本書特色
國家提出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國家戰略,繼續實行世界上*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耕地是農業、糧食生產的基礎,沒有耕地,即使農業技術再進步、發達,也“無用武之地”。撰寫本書就是想通過全面系統地揭示中國耕地的起源、現狀和面臨的形勢,從而解答為什么要繼續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這個問題。
中國耕地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中國耕地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以及城市化對于耕地面積與分布變化的影響,解釋了形成今天中國耕地這種現狀的自然資源稟賦的基礎控制性作用和人類開發利用的影響;也分析了可開墾為耕地的后備土地資源數量和分布狀況。本書既介紹了中國人民為了提高耕地質量和產能而進行的中低產田改造和高產穩產田建設工程,也揭示了由于過度開墾和利用不當造成的各種耕地退化的現實。書中既介紹了化肥、農藥等各種生產資料的大量投入對于提高糧食產量的作用,也介紹了高投入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壓力。書中預測了未來我國糧食供需前景,提出了切合中國耕地資源稟賦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耕地保護策略與措施。概而言之,這是一本全面揭示中國耕地的起源、現狀和面臨的問題,系統解釋我國實行很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的自然資源背景和社會經濟背景的書。
中國耕地 目錄
1.1 氣候條件與種植制度
1.1.1 對種植制度影響*大的幾個氣候要素
1.1.2 中國氣候資源
1.1.3 氣候帶與作物
1.1.4 中國種植制度分區
1.2 地形與耕地開發利用
1.2.1 對耕地影響*大的地形要素
1.2.2 中國宏觀地貌格局對耕地的影響
1.2.3 不同地貌類型對耕地開發利用的影響
1.2.4 中國地貌分類與分布
1.3 土壤與耕地開發利用
1.3.1 土層厚度與耕地開發利用
1.3.2 土壤質地與耕地開發利用
1.3.3 土壤可溶鹽含量與耕地開發利用
1.3.4 土壤剖面構型與耕地開發利用
1.3.5 土壤有機質和養分與耕地開發利用
1.3.6 污染土壤與耕地開發利用
1.4 水資源與耕地
1.4.1 對耕地影響*大的水資源要素
1.4.2 中國水資源總體狀況
1.4.3 流域水資源與耕地開發利用
1.4.4 地下水資源與耕地開發利用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中國耕地開發歷史
2.1 1949年前的中國土地開墾史
2.1.1 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出現,已有零星原始的土地墾殖
2.1.2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已經形成連續的農耕區
2.1.3 秦漢時期,農耕區已經遍布中國
2.1.4 唐宋時期,已經開發山區與低濕地
2.1.5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土地開墾已經達到極限
2.2 1949-1986年期間的耕地開發
2.2.1 1949-1958年
2.2.2 1959-1976年
2.3 1987年以來耕地開墾
2.3.1 開墾土地主要是以補充建設占用耕地為目的的政府行為
2.3.2 南方已經沒有農民自發開墾土地的現象,但北方還存在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中國耕地的數量、質量與分布
3.1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耕地數量與分布
3.1.1 耕地定義
3.1.2 耕地面積與構成
3.1.3 耕地分布狀況
3.2 中國耕地質量狀況
3.2.1 基于種植制度(熟制)的耕地質量分析
3.2.2 基于地形分析的中國耕地質量狀況
3.2.3 基于耕地質量分等的中國耕地質量狀況
3.3 耕地面積的分析
3.3.1 對國家公布耕地數據的分析
3.3.2 我國現狀耕地分析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城市化對耕地分布變化的影響
4.1 中國城市化及其效應
4.1.1 中國城市化發展歷程
4.1.2 城市化發展對耕地的影響
4.2 中國建設用地變化及特征
4.2.1 數據來源與分析
4.2.2 中國建設用地數量變化特征
4.2.3 新增建設用地空間變化特征
……
第5章 耕地后備資源狀況
第6章 中國耕地退化狀況
第7章 中低產田改造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及其效應
第8章 農業生產投入對耕地可持續利用的影響
第9章 中國糧食需求與供給分析
第10章 耕地保護策略與措施
后記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