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動物生活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815152
- 條形碼:9787553815152 ; 978-7-5538-151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物生活史 本書特色
1.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科普作家張勁碩重點推薦! 生下并可活命,即為生活之本意。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都在生活,并一代代地延續至今。生活又以各種行為為表現,動物“動之美”給予我們精神享受。本書作者系杰出的博物學家,許多動物以他的名字命名;全書盡顯生命、生存、生活、生態之神、奇、特,正是我們星球zui偉大、zui壯麗的詩篇!是為薦。 ——張勁碩(博士、研究館員,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 2.媲美《昆蟲記》的博物學經典,英國知名博物學家的代表作。 高智力的哺乳動物、生活在北極的探險者、居住在沙漠和草原上的勝利者、在海洋里成群嬉戲的群居動物等的生活,通過圖文并茂的解讀,讓讀者在詩意中感受博物之美。 3.在平凡與生活中尋找美與知識,公園里的一蟲一鳥,路邊的一貓一狗,都大有可觀,在科學與藝術之間立體展現科學與美學的多維空間。 有趣的靈魂不止于人類,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劇場,每一個生物體都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雖然這一出生命大戲已演出上萬年,但會一直繼續演下去。 4.符合當下廣大讀者科普閱讀趨勢,近100張全彩博物館珍藏動物生活高清圖,了解大千世界的奧秘。 “博物君”的大火,開始讓地質學、植物學、動物學的源頭博物學重新煥發生命力。科學與文字的如詩之美深度結合,呈現廣袤無垠的世界萬物。
動物生活史 內容簡介
《動物生活史》主要敘述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昆蟲類、單細胞類動物的生活狀態,所介紹的物種空間分布極廣,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南極洲等均有涉及,能夠極大地拓展讀者對于生命多樣性的視野。書中重點敘述人們了解很為詳細、確定的哺乳類和鳥類動物,偏重于記述動物在野外的生活。作者是英國知名的博物學家約翰·亞瑟·湯姆森爵士,他通過對動物生活狀態的觀察,研究它們怎樣解決覓食、求偶、地盤、種族四大較為性問題,以揭示生物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進程。 讀者不僅能從《動物生活史》中了解到許多動物的知識,還能發現古老的博物學中訓練思維的法則,而這種思維的訓練正是從古老的博物學發展成為現代的生態學的關鍵。
動物生活史 目錄
**章 高智力的哺乳動物
它們在森林中生活,敏捷是它們天然的屬性,它們善于發現周圍瞬間的變化和動靜,覺察到新出現的異常現象。
第二章 探險者之歌
它們是北極的探險者、寒冷的征服者,它們強健如獅,堅實如牛,它們比貓更善于捕捉獵物,比狗更有耐心,它們是嚴格的個人主義者,它們有著慈愛的心。
第三章 生活在樹上的小家伙
動物中也很少有像它一樣,能給我們以一種生命之樂的強烈印象。它讓我們回憶起了惠特曼的詩:“它們并不為它們的境遇而做苦工或哀鳴,在全世界沒有一只是莊嚴或不歡樂的!
第四章 黑暗中的鬼魅
在空曠處,它可與飛鳥競勝——回旋得如此快速,消逝得如此迅疾,筋斗翻得如此敏捷,捕獲飛蛾、蚊蚋及會飛的甲蟲又是如此敏捷無誤,而且一切動作都是悄無聲息的。
第五章 生活在“侵蝕的紀念碑”上的動物
堅毅的動物常常在不停地探索新的機會……饑餓雖是一條銳利的鞭子,但許多較高等的動物是有好奇心與冒險精神的。
第六章 沙漠與草原上的居住者
頭舉得很高,因此眼睛不會被地上的反射物所熏灼;睫毛很長,足以遮蔽飛塵;耳中生滿了毛,能緊閉以避開飛沙;視力很好,并能從遠處嗅知水的所在之地。
第七章 海洋的優勝者
它們成群地嬉戲時,還常有一種歡樂的精神,那時候它們的翻騰跳躍比尋常的翻身更令人覺得驚險。
第八章 奔波在外的遷徙者
它沿著直線前進,若有河流阻道,那些能泅者便跳入河中泅至對岸。那些安然渡河者,從此以后會變得更加野蠻。
第九章 奇異而膽怯的游蕩者
那些目光銳利、靈活而短小的土著,*善于跟蹤野獸,他們很容易地在地上掘出陷阱,并把那謹慎的霍加狓捉住。
第十章 合群善交際的群居者
一個群體中有一致的工作,而一個群體之所以能圍住一小群的羊或抵抗一個強大的敵人,就只是因為群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一致工作,而不各自為謀。
第十一章 乘風扶搖的翱翔者
那些呆木遲鈍、不識時勢的都被淘汰了,中途迷途而不能到南方的也已全部滅絕,只有那聰明慧黠的鳥得以生存下來而延續其種族。
第十二章 在陸地住慣了的游歷者
龜好像采取了“小心開慢車”的生活規則,它無論做什么,都極審慎。它慢慢地吃,慢慢地長大。我們可以數它角質背甲上圓紋的數目,來斷定它的年齡……
第十三章 水陸通吃的活化石
它是敢冒險離水上陸,而且堅持到成功的*早的脊椎動物。它既不披甲,也不執械,更屬奇特。
第十四章 水中的活躍分子
鮭魚是“歷史的生物”——有獨特品格,好比人格;它現在的舉動是受制于一個永遠不滅亡的過去的。
第十五章 走到世界盡頭都有它們的身影
它們的翅薄如細紗永不折收起來,眼大而突出,身披金屬光澤的甲,即丁尼生所謂“燦爛的青玉般的鋼甲”。
第十六章 不失秩序的原始動物
若在船上打槳,槳上會滴下亮的水點,那么當船在緩行的時候,你如果把手浸在水里拖曳過去,便會有許多夜光蟲纏繞在手指上。
第十七章 生命的秘密
心靈的演化到了*高級的人類便表現得*顯明,人的理解力、仁慈心和控制力都在進化,這樣的演化現在仍在進行中。
動物生活史 作者簡介
約翰·亞瑟·湯姆森(John Arthur Thomson,1861—1933)英國知名博物學家、自然學家。25歲時成為愛丁堡皇家學會成員,先后在英國皇家獸醫學院(1893—1899)及阿伯丁大學(1899—1930)教授生物學,以對軟珊瑚的研究聞名學界。湯姆森于1930年因在博物學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而被英國王室授予爵位?。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