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物與非物的融合(新態勢設計創意方法與實現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專業熱點探索系列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47448
- 條形碼:9787112247448 ; 978-7-112-24744-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與非物的融合(新態勢設計創意方法與實現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專業熱點探索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新態勢:圍繞“設計創意”出現的新現象、新行為、新思潮。物態與非物態的融合,是圍繞新現象、新行為、新思潮引出的新設計創意主張。通過對物態、非物態以及兩種特性兼而有之的“融合化”產品的設計成因、發展趨勢、關聯分析,理清數字特性明顯的創新模式如何順利融入新生活模式中。并以新概念產品、企業品牌產品、民俗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競賽很好產品的經典案例解析,獲得由“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展開的產品創意本源。培養能清晰劃分產品特質、準確定位目標、根據文化場域創意開發的能力。本教材適用于藝術設計類專業師生,尤其適用于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在校師生及從業人員。
物與非物的融合(新態勢設計創意方法與實現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專業熱點探索系列教材) 目錄
第1章 物的設計
1.1 物與生活
1.2 物的發展及存在方式
1.3 物的系統
1.4 物的設計表達
第2章 非物質設計
2.1 非物質化設計的存在條件
2.2 非物質化生活方式
2.3 非物質設計原則
2.4 非物質設計表達
第3章 物與非物的設計融合
3.1 數字時代中國民眾行為模式
3.2 中國老齡人群行為模式特征
3.3 中國中青年人群行為模式特征
3.4 信息流與目標用戶辯證關系
3.5 物與非物設計融合趨勢
3.6 物聯網創意應用解析
第4章 發現生活設計
4.1 生活·設計·本源
4.2 數字產品與設計生活
4.3 交通工具的數字化融合
4.4 家居產品的非物質設計
4.5 現在技術指導下的產品設計展示
第5章 非物質文化創意設計
5.1 非物質文化的空間要素
5.2 非物質文化元素提煉
5.3 非物質文化創意理論之“境”
5.4 非物質文化情感體驗設計之“境”
5.5 非物質文化數字化保護與開發
第6章 設計創意方法
6.1 設計定位分析
6.2 構建敘事性情景
6.3 孕育性頃刻
6.4 系統設計方法
6.5 形態創新設計方法
第7章 創意設計體系
7.1 信息時代設計分類
7.2 基于物化設計之體系
7.3 基于非物質形態設計之體系
7.4 提升設計內涵之“境”
7.5 系統性設計體系
第8章 物與非物的融合——信息時代設計創意與實現
8.1 設計實現
8.2 實題分析
8.3 系統分析方法應用
8.4 設計創意推演
8.5 設計實現定位分析
第9章 生活引導性概念設計
9.1 定位:基于前瞻性時間軸
9.2 信息時代生活特征
9.3 信息時代文化特征
9.4 生活方式的設計語言推演方法
9.5 設計引導
9.6 信息導向與用戶行為認知
第10章 可持續化創新設計
10.1 低碳概念下的可持續化設計
10.2 服務設計的可持續化
10.3 引導型設計的可持續化
10.4 非遺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設計創新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物與非物的融合(新態勢設計創意方法與實現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專業熱點探索系列教材) 作者簡介
鐘蕾,天津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授課領域:立體造型表達、產品系統設計理論與研究、綠色產品設計研究、文化創意與旅游產品設計研究。 李楊,天津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授課領域:設計符號與產品語意、設計方法學、專題設計、非物質產品設計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