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銀曜爍 美熠四方:京冀晉豫陜五省市金銀器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39842
- 條形碼:9787569939842 ; 978-7-5699-398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銀曜爍 美熠四方:京冀晉豫陜五省市金銀器展 本書特色
金銀歷來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征,而用金銀變幻出的藝術珍品,光芒中閃現著高貴與典雅,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 這是一本帶著厚重歷史意義的畫冊,河北博物館聯合北京、河南、陜西、山西五省多家博物館,以金銀器發展史為主題,展示了金銀器從春秋戰國至宋遼的發展變化,向我們展示了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原來金銀器的發源地不是中原地區而是戎狄地區,中原傳統原來“以玉為飾”,伴隨著中原文化的和少數民族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以金銀為飾品”的觀念才逐步滲入。 畫冊展示了好幾個茹茹公主墓里出土的拜占庭帝國金幣,這不能不引起人的無限遐思。這本畫冊所表現的不僅僅是金銀器發展史,更是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甚至西方文化的交融史。 戰國紛爭,秦、趙、燕北與戎、胡相接,這一區域出土的金銀器,表現出草原、中原兩種不同文化的互補與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更是促進了唐朝金銀器的大發展,隨著東西方文化和貿易交流不斷擴大,大量西方金銀器涌入,以粟特、薩珊、羅馬— 拜占庭為主的器物藝術系統對中原產生了重要影響。唐初金銀器異域色彩顯著,多借鑒中亞、西亞等國金銀器制作工藝和藝術特色;唐中期以后,金銀器制造進入成熟階段,擺脫了外來器物的 影響,紋樣、造型等都基于本土審美進行了創新。 而遼宋時期的金銀器借鑒了唐朝的制作工藝,以佛像為主,表達了民眾對于和平、安康的祈愿。 在這本畫冊里您能看到各種各樣珍貴稀奇的來自古今中外的金銀器,如果您能打開它并看下去一定能獲益匪淺。
銀曜爍 美熠四方:京冀晉豫陜五省市金銀器展 內容簡介
黃金和白銀是自然界中非常古老的金屬元素之一,稀少且珍貴,因其硬度適中,延展性優良,易錘打成型,且色彩亮麗,從古至今深受人們喜愛。中國人歷來將金銀視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征,用金銀做出的藝術珍品,富貴高雅,美輪美奐,蘊含著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寄托著人們對心物一體、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其價值絕非其自身材質所能衡量。 京冀晉豫陜五省市,覆蓋范圍自北方草原、中原交界至中原腹地,是中國古代多種文明匯合、交融的前沿。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派,河北博物院舉辦的“金銀曜爍美熠四方”展覽聯合五省市31家文博單位,匯集了600余件金銀展品,從不同側面反映出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兩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交流互鑒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展示了五省市各文博單位之間交流互動的豐碩成果。 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文博同人將繼續秉持包容精神,互學互鑒,交流合作,攜手并進,一同肩負起有力的文化擔當!
銀曜爍 美熠四方:京冀晉豫陜五省市金銀器展 目錄
**部分 初見
第二部分 容融
**單元 戎狄瑰寶
第二單元 胡風漸入
第三單元 中原奢華
第四單元 交相輝映
第三部分 和合
**單元 絲路偕來
第二單元 兼容至臻
第四部分 余緒
**單元 流風遺韻
第二單元 祈福寄愿
銀曜爍 美熠四方:京冀晉豫陜五省市金銀器展 作者簡介
河北博物院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文化廣場,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東臨東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綜合性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總建筑面積53128平方米,展覽面積22000余平方米, 文物藏品15萬件,其中一級品334件(套),二級品1910件(套),三級品16313件(套)。 河北博物院以滿城漢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窯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畫以及抗日戰爭時期文物具特色。 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館。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成立。院內藏書5萬余冊,不少是明清善本圖書,為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單位。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