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發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50635
- 條形碼:9787531750635 ; 978-7-5317-506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發菜 本書特色
草原上靜悄悄的,正午的太陽正毒,烤得空氣都充滿了一種焦熱,而晴空萬里又加劇了這種焦熱。 發菜,草原上的一種藍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及至九十年代,是一般困難家庭人家的一種經濟補充,然而采發菜的過程異常艱辛,而故事也正是從這里開始。
發菜 內容簡介
本書描寫一個時代背景下,一家兄弟姐妹七個人各自命運的故事,以老三張明富的口吻進行描述,除了老五中途隕落,大哥始終未離開農村,其他人都憑著個人 努力在城市里扎了根,并過著安定的生活。而發菜帶給他們的不僅是經濟收入更是一種情感寄托和精神支柱。
發菜 目錄
開首
草原上正午的太陽
**部分
一 煤油燈下的一家人
二 小花的幸福和憂愁
三 張明福回來
四 張明亮的滑鐵盧
五 喜事連連
六 小花父母來認親
七 張明旺隕落
八 張一葳發誓將來報恩
第二部分
一 張一葳的高三生活
二 張一葳的大學生活
三 張明福離開農村
四 張輝的職業生涯
五 張一葳事業騰達
六 小花一心一意養豬
第三部分
一 張明福失去兒子
二 張一葳無限自責
三 張明福孿生弟弟出現
四 張明福又失去妻子
五 張明福回到農村
六 張一葳開始滑落
七 張明福病榻前盡孝
結尾
一盤發菜
后記
發菜 節選
草原上正午的太陽 草原上靜悄悄的,正午的太陽正毒,烤得空氣都充滿了一種焦熱,而晴空萬里又加劇了這種焦熱。然而草原似乎更美了,它要比一天當中其他任何時候都明亮,沒有斜拉的悠長的影,綠也由翠綠變成了黃綠,而且越往遠處黃越重,若不是有山擋著,天際線也應該是這種黃。山上偶爾有蒼翠,那是樹,當蒼翠和黃綠遮不住山的全部身體時便顯出那處地方的貧瘠與蒼涼。 今年的草就算是高的了,可以沒踝,有些深凹處,甚至能及小腿肚。許多頑強的小花就生長在這些草里,淺處是石竹、點地梅、藍盆花、地榆、野罌粟、北柴胡、蓼花、狼毒花、翠雀、金露梅,還有一些叫不上名來的;深處是蒲公英,并且成片成片的,遠看上去黃澄澄的如同人工種植的一樣,但其實它們是野生的,繁茂的情形有點類似遠處那一片野韭菜,不識的人還以為是麥子。 淺草里的花由于都比較分散和碎小,得走進了才能被發現,卻往往在**眼時就給人以新奇感,因為它們都是些不常見的花,且顏色不是紫就是黃,要么就是白,代表著高原特有的色彩;深凹處的蒲公英倒是很常見,春天一到,它就出現在人們的眼里,先是細柄綠葉,接著開黃花,然后就是結一個個毛茸茸的球,經風一吹,吹散后的種子就搭載著細毛到處飛,去尋找它們的安家之所。 然而像這樣大片的蒲公英在草原上畢竟罕見,形成原因全拜環境所賜——地勢低洼,簡直形如一條溝,里邊的溫度高于外頭,如此便有利于蒲公英的成長,另外也是因地勢低洼,蒲公英的種子隨風擴散范圍有限,*終導致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只能在本地扎根生長。 草原上有真正的溝,由帶石的泥土形成,狹長而壁深,適于人隱藏,而此刻這樣的溝里就正趴著一個人,也正被呆呆烈日曬得頭昏腦漲。他想喝點水,卻又不敢動,一動就不是一只死羊了。他在裝死羊,如此才不會惹人注意。不遠處蜿蜒著一條河,似絲帶一般穿過草原,他只有夜晚才能看見它清涼的面容,而那時候他急于取水埋鍋造飯,在趨近那條河時動作既迅疾又小心翼翼。他怕被牧人發現,尤其是警察。警察會沒收他的自行車,那是他回去的交通工具;還會收走他的耙子,那是他用以采擷目標物的用具:也會端走他的鍋,那是他做飯、燒水和吃飯三合一的器物。除此,他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水壺掛在肩膀上,衣服穿著從來不脫,一件羊皮大氅既當褥子又當被子,緊要關頭往身上一裹,防露水用的塑料袋他預備了好幾條,失去一條他可以再找出一條來,況且警察向來也不動這些東西。此外就剩一只取水小桶和一只大茶缸了,用網兜網著,被石頭壓著放在深草處,就是沒了也不打緊。 他把自行車藏在一個地方,把鍋藏在另一個地方,耙子有時帶在身旁有時也把它藏起來。此時此刻他倒是一樣也用不著,他只等著天黑,具體到眼下則是只等著能有塊陰涼地。寫到這里需要解釋一下,這條溝縱然深,可無奈他身處的這一段偏東西向,所以等著溝里有陰影,且得一會兒呢! 他倒是盡可以躲到南北那一側,但去那里不僅得繞很大一個彎,而且還要再往深了走,他心理上顯然不能接受,因為如此一來就離水源遠了,而干凈的水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與其說是首要的,不如說是神圣的。他永遠忘不了**次來這里時的情形,那時由于害怕,就盡可能地躲著牧人,而牧人帶牛羊來喝水一定在河邊活動,于是他找了塊遠離這些人視線的地方,守著一個大水坑過了幾天幾夜。水坑里的水是下雨時積下的,頭幾日倒也好用,水盡管不清澈,沉淀一下再用鍋一燒也勉強能使,但突然有一天水坑里就泛起許多活的生物,它們擺動著細小的纖毛游來游去,也虧得他在村頭那條孩子們經常嬉戲的水塘里見過這些玩意兒,否則他真能被嚇壞。他硬著頭皮從里頭取用了一些水,盡量避著那些生物,并且還用紗布過濾了,卻也在當晚只吃了飯沒敢喝水。飯是煮干面片,他也沒敢多放鹽,把喝湯權當喝水了。 第二天一早,他嘬了嘬草口十上的露水解了解渴,另外也就著草葉往小桶里采集了一點,他不敢太癡迷,因為他還有任務要完成,早晨五點到八點是黃金時刻,錯過了,這一天就等于白來了。就這樣他又湊合了幾日,直到有一天水坑里浮游的再也不是纖細的纖毛物,而是蠶豆大小的軟體物,并且肚皮朝上像是嘲笑他似的,他便再也待不下去了,他直覺得惡心,于是立刻打道回府。 再來便是冬天了,這個季節*好,牧民們趕著牛羊去了冬季牧場,這里只剩一片廣漠,天地間除他之外,很少能看到人,要有也是如他一樣肩負養家責任的。這時候,牧人們留下的一些器物和設施可以使用,他也可以放心地燒他的牛糞,只是依舊害怕因煙氣引來別人關注,在點火時總要先澆一些煤油上去助燃。河結冰了,他就砸冰塊放到鍋里燒,此時他再也不用擔心喝到不潔的水了,那樣的水只在夏季才有,而他也自那以后決定再也不碰那種水。也許是冰塊晶瑩的色澤觸發了他的童心,有一次他拿起一小塊碎冰湊近一只眼對著落日窺照,待到看清里頭駐留著的那個彩色世界時,心底便升騰起了一種無上美好,接下來他便像對
發菜 作者簡介
王月鶯,筆名梵向山,1971年出生,籍貫內蒙古,工學碩士。曾經從事過工人,設計人員、大學教師等多種職業,于2013年起辭職正式專注于文學創作,出版作品有《梵向山詩歌集》《梵向山散文集》《梵向山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沒有說出的愛》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