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埃達·洛夫萊斯:史上第一位程序員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6208
- 條形碼:9787100196208 ; 978-7-100-19620-8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埃達·洛夫萊斯:史上第一位程序員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計算機科學和科學史◎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之女埃達??洛夫萊斯成長史; ◎19世紀女性如何以驚人的預見性,成為現代計算機科學先驅; ◎基于未發表的檔案、重要通信材料、數學模型和繪圖。
埃達·洛夫萊斯:史上第一位程序員 內容簡介
埃達?洛夫萊斯伯爵夫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之女,也常被尊為世界上位計算機程序員。然而,這樣一個19世紀的年輕女子,是如何在沒有接受正規教育的情況下,成為計算機科學之先驅的呢?基于之前未發表的檔案材料,包括埃達與很好的數學家奧古斯特?德?摩根、巴比奇等之間引人矚目的通信,本書探討了埃達是如何從一個早熟的孩童成長為富于洞見、知識淵博的天才數學家,并與瑪麗?薩默維爾(Mary Somerville)、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和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一同,成為維多利亞時期倫敦的社會和科學精英。 作者通過描繪“計劃”的圖景,結合數學模型與圖表,讓讀者了解到,埃達雖然不幸早逝,但她以驚人的預見性,探討了現代計算機科學背后關鍵的數學問題。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維多利亞時代女性克服社會壁壘努力求知的故事、目前很早的程序員的成長史,書中提供的原始資料檔案,不僅有助于了解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史,也可作為機械發燒友的腦力游戲。
埃達·洛夫萊斯:史上第一位程序員 目錄
前言
致謝
人物介紹
**章 埃達 ?? 洛夫萊斯與科學進步
第二章 數學童年
第三章 早期影響
第四章 查爾斯 ?? 巴貝奇和思想機器
第五章 跟著摩根教授學數學
第六章 成為數學家
第七章 分析機
第八章 數學謎題和猜想
第九章 晚年生活
注釋
延伸閱讀
圖片版權
索引
埃達·洛夫萊斯:史上第一位程序員 節選
1815 年 12 月 10 日,奧古斯塔·埃達·拜倫出生于其父拜倫勛爵(全名為喬治·戈登·拜倫)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家中。當時,拜倫勛爵已是英國聲名*顯赫的詩人。埃達剛滿月,父母就離異了,父親隨后移居法國。拜倫在名作《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中哀嘆這段離別: 可愛的孩子,你的臉可像你媽媽? 上次相見,你天真的藍眼珠含著笑, 我的家庭和心靈的獨養女兒,埃達! 然后分手了,——可不像這一遭, 那時還有希望。 (楊熙齡譯,1959) 自此一別,父女二人未能再見。1824 年,拜倫勛爵在希臘獨立戰爭中死于熱病。 埃達由母親安妮·伊莎貝拉(又名安娜貝拉)撫養成人。伊莎貝拉的父親拉爾夫·米爾班克爵士是一名下院議員,在達勒姆郡擁有大量地產和礦產,同時也是英格蘭北部一個頗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社會改革團體的成員。拜倫夫人像許多和她有相同出身的女性一樣,跟隨私人家庭教師學習,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師從威廉·弗倫德,學習數學和天文學。弗倫德是一位激進的思想家,以其不信奉國教的宗教信仰和古怪的數學思想而聞名。和夫人相比,拜倫所受的數學教育就有些相形見絀,他甚至連私人賬目都記得一塌糊涂。起初, 拜倫盛贊夫人為“ 平行四邊形公主”,又在《唐璜》中以夫人為原型,塑造了唐娜·伊內茲(Donna Inez)一角。他筆下的唐娜簡直與拜倫夫人本人如出一轍,“推算之術是她*心愛的科學”,而“她的思想是定律”4 (《唐璜》, 查良錚譯)。拜倫夫人晚年熱衷辦學,是當時頗有威望的教育改革家。她遵循瑞士教育改革家裴斯泰洛齊(Pestalozzi)的實用主義教育原則,將書本知識與體力勞動和實踐技能相結合。倫敦的肯薩爾綠野公墓立有一座改革者紀念碑,上面刻著 63 位改革先驅的名字,包括約翰·斯圖亞特·密爾、約瑟夫·普利斯特利和伊麗莎白·弗萊,拜倫夫人也名列其中。 從 1815 年拿破侖戰爭結束到 1851 年成功舉辦“萬國工業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埃達·洛夫萊斯一生中見證了英國的發展繁榮。1851 年的“萬國工業博覽會”接待游客 600 余萬人次,參展國家多達 25 個,其中*引以為傲的展品皆為英國本土的工程和技術成果,而這些技術創新都歸功于蒸汽動力的發明和應用。 1801 年,英國工程師理查德·特里維西克(Richard Trevithick)發明了**輛蒸汽驅動的火車“噴氣魔鬼”(Puffing Devil);**條商業鐵路于 1825 年開通運行;新的蒸汽機和相關工程技術創新使整個英國制造業煥然一新。與此同時,英國多年政局穩定,國泰民安,政府得以大力投資鐵路、工廠和航運建設,并加速大英帝國本土和殖民地的資源開發,促使英國經濟實現史無前例的增長。 那時,不僅科學精英,而且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不論男女,都熱衷于了解新思想。公眾演講和展示活動盛行一時, 新成立的英國科學促進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年會吸引了數百人。在這些發展中,數學的地位日益提高,人們逐漸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它在研究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如觀察星星、記錄潮汐或分析收成)中所起的作用。這些研究成果逐步應用于導航、工程或農業領域,對相關數據可靠性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這些數據以往都是通過手工計算并以圖表的形式呈現的。 同時,弗洛倫斯· 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對克里米亞戰爭的數據分析有力地支持了醫院需要抗擊感染的觀點(圖 6),統計學應運而生。盡管新興的數學研究仍是紳士們的業余消遣,或者只是從事其他行業的人,比如大學老師、陸軍和海軍軍官或精算師需要用到的。同時,數學及相關研究的興起也為受教育的男性及少數女性創造了更多涉獵數學領域的機會。 19 世紀,像拜倫夫人一樣資助辦學的人越來越多,英國社會慈善事業的發展,逐漸使幾乎每個人都能接受免費的基礎教育。應用數學發展迅速,算術和幾何被用于會計、測量和導航等領域。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年輕人,無論是接受正規教育的男生,還是像拜倫夫人這樣接受家庭教育的女生,都學過代數,會解簡易的方程,或是在天文觀測過程中接觸過幾何學。在那個年代,眾人追捧歐幾里得幾何學,堅信它有利于培養嚴謹的思維且極具實用價值。歐氏幾何是基于點線的假設,并根據固定規則證明幾何形狀的定理。20 世紀初,歐幾里得幾何已入選很多大學的必修課,但學生們也只是通過死記硬背復雜的證明來應付考試。拜倫勛爵當時就讀于劍橋大學,而作為上議院議員,他得以免修本門課程。 數學在大眾文化中以驚人的速度廣泛傳播。解幾何題成為年輕女性的消遣活動;像《女士日記》這樣的期刊也會刊登數學問題及讀者的解答;天文學也開始博得大眾喜愛;詩人們甚至在創作中引入復雜的數學意象。詩人柯勒律治(Coleridge)就如此描述過一群歐椋鳥:“一會兒傾斜成圓形;一會兒成正方形;一會兒又聚集成球狀;一會兒從完整的球體變成橢圓形……一會兒又凹成半圓形。”在大學或軍事院校里,人們對數學的研究更深入,其中包括計算利息及潮汐或槍炮射擊所涉及的微積分和幾何學。埃達·洛夫萊斯早期的老師威廉·弗倫德和威廉·金博士(Dr William King)都深受這種教育影響。而她后期的導師查爾斯·巴貝奇和奧古斯都·德·摩根則是致力于改變這一現狀的核心人物。二人都試圖推進數學教育現代化,傳播德法兩國出現的新思想。微積分和歐幾里得幾何一樣,必須按照規則嚴格地推導。
埃達·洛夫萊斯:史上第一位程序員 作者簡介
Christopher Hollings,牛津數學研究所副講師、牛津女王學院高級研究員。 Ursula Martin ,牛津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數學、計算機科學和人文學。 Adrian Rice,美國維吉尼亞魯道夫馬肯學院數學教授。 譯者簡介: 柯遵科,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科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編輯部副主任。主要從事英國科學史、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研究。著作有《博爾赫斯與科學史》。 單雯,西安外國語大學文學學士、應用語言學及測試學碩士,碩士期間于加州州立大學學習英語寫作與應用語言學。中美富布賴特外語助教項目-猶他谷大學訪問學者。現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英語教師。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