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的基因:英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51427
- 條形碼:9787218151427 ; 978-7-218-15142-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的基因:英國 本書特色
★通俗易懂,線索突出,杜絕碎片化!歷史脈絡清晰連貫,有助于建立完整知識體系。 ★東京大學歷史教授寫給大眾的簡明通史,兼具專業性和可讀性。讓專業讀者和大眾讀者都能讀! ★日本一流學者會如何處理外國史?“歐洲史”的日本視角,讓人耳目一新!
歷史的基因:英國 內容簡介
英國王室是世界上很受關注的王室之一,以一代代別具個性的君王,塑造了英國獨特的文化氣質。從“征服者”威廉一世、“獅心王”理查一世,到“海盜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農夫國王”喬治三世,再到統率“日不落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超長待機”的伊麗莎白二世,這些“大家長”都以各自的方式,微妙而深刻地影響了國民的一言一行。在本書中,東京大學的池上俊一教授就將帶領我們換個角度看英國,透過這些或傳奇或平凡的國王、女王來分析英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基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個更加真實的英國。
歷史的基因:英國 目錄
前言 1
**章 邦國林立 7
盎格魯- 撒克遜諸王到懺悔者愛德華:公元400 年前后—1066 年
羅馬人撤退/ 七國時代/ 丹麥人入侵與阿爾弗雷德大帝/ 克努特的北海帝國/ 蘇格蘭的阿爾巴王國/ 傳教士奧古斯丁與凱爾特系修道院的角色
第二章 說法語的英王 21
威廉一世到失地王約翰:1066—1216 年
諾曼征服/ 封建集權制度的滲透/《末日審判書》/ 亨利一世的治績/ 斯蒂芬VS 瑪蒂爾達/ 何為“安茹帝國”/ 亨利二世治下的統治機構/ 征服愛爾蘭和威爾士/“威爾士的杰拉德”游記/醉心十字軍的獅心王理查/ 英王是法國人/《大憲章》的意義/農民的日常生活/ 蘇格蘭的動向/ 亞瑟王傳說的誕生/ 會神通的國王
第三章 法律、議會、君主立憲 51
亨利三世到亨利七世:1216—1509 年
《牛津條例》/“威爾士親王”稱號與入侵蘇格蘭/ 醉心騎士道的國王/ 圣喬治崇拜/ 模范議會/ 佞臣跋扈/ 百年戰爭拉開帷幕/ 瓦特·泰勒起義/ 百年戰爭始末/ 玫瑰戰爭—無休止的殺戮/ 城市里的商人和工匠/ 羅賓漢傳說
第四章 專制主義的確立與文藝復興 79
亨利八世到詹姆斯一世:1509—1625 年
亨利八世的對外政策/ 英國國教會的誕生/《至尊法案》與《劃一法案》/ 伊麗莎白王朝文藝復興/ 當海盜的女王/ 以長老宗為國教的蘇格蘭/ 魔鬼學者—英王詹姆斯一世/ 紳士階層崛起/ 可接受的階級社會/《濟貧法》與懶窮人
第五章 革命帶來了什么 105
查理一世到喬治三世:1625—1820 年
清教徒革命,處死國王/ 克倫威爾建立的共和制/ 殖民地政策擴大/ 王政復古/ 光榮革命/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與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成立/ 議會內閣制的發展/ 英王是德國人/ 農夫喬治/ 殖民地戰爭與英法對立/“英國民族”的形成/ 愛爾蘭的經歷/ 愛喝紅茶的英國淑女/ 啤酒與杜松子酒/ 圈地運動到工業革命/ 美麗的庭院/ 植物獵人的活躍/ 偉業象征—動物園/個人主義者的社交/ 慈善活動的深層/ 福利君主制/ 勇猛又殘忍的人/ 國王參軍/ 一條筋的英國人/ 對死亡入魅了的人/ 公學的作用/ 重視現實的經驗論/ 功利主義思想家/ 英式幽默/霍加斯的諷刺畫/ 諷刺文學的興盛/ 斗雞、虐熊、獵狐/ 動物保護與寵物犬的登場/ 創造國民性的時代
第六章 建設大英帝國 163
喬治四世到愛德華七世:1820—1910 年
天主教解放/ 修訂選舉法/ 維多利亞王朝的帝國建設/ 道德君主制/ 光榮的背后/ 遲到的女性解放/ 白人責任論/ 想象的帝國與榮譽/ 離間“撒手锏”/ 淑女旅行者/ 食不求味的國王/英國菜很難吃嗎?—味覺破壞教育/ 倫敦世博會/ 死前想再泡一次吧/ 一家人住得舒適/ 如畫的英國風景/ 公平競爭的精神/ 板球、馬球、賽馬與現代體育競技的發祥/ 哥特小說到推理小說/ 御用品/ 西裝的誕生
第七章 與媒體同行的平民國王 207
喬治五世到伊麗莎白二世:1910 年至今
**次世界大戰與工黨崛起/ 愛爾蘭問題的趨向/ 金口玉言/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帝國瓦解/ 福利國家的未來/ 鐵娘子的挑戰及其后/ 王室的親民努力/ 蘇格蘭獨立運動與脫歐的沖擊/ 英國的政治制度與英王的作用/ 英國人的代表—英王
后記 235
英國史年表 241
歷史的基因:英國 節選
**章 邦國林立 盎格魯-撒克遜諸王到懺悔者愛德華 公元400 年前后—1066 年 羅馬人撤退 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圍繞國王講述英國史。又出于前述的原因,將從盎格魯-撒克遜時代講起。在這個時代,英格蘭土地上邦國林立,各自割據一方。在討論英國的語言、文化、社會、宗教、政治等因素時,封建社會初期是繞不開的。 早在遠古時代,不列顛群島已有人居住。公元前2200 年前后到前1900 年,寬口陶器人也來到了不列顛,現在我們看到的巨石陣就是那個時代的遺跡。 到了公元前7 世紀的青銅時代末期,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遷移到不列顛群島。這個時代遷移到英國的古凱爾特人被稱為“布立吞人”,這些布立吞人有部落30 個左右。 進入鐵器時代之后,戰爭頻發,人們修筑了大量山丘要塞。要塞內的居民大半是農民,但也有能制作工藝品的熟練工人。 公元前55、54 年,羅馬執政官愷撒率軍渡海,打敗了不列顛上的凱爾特人,可是因故必須馬上回高盧州,于是只向凱爾特人開出收取年貢的條件便撤軍了。 公元43 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再次派兵登陸英格蘭東南部。英勇善戰的羅馬軍團打得凱爾特人節節敗退,從亨伯河到塞文河口都被納入了羅馬版圖。今天倫敦、約克、巴斯、埃克塞特、林肯、萊斯特、格洛斯特、曼徹斯特等城市的基礎都是羅馬人打下的。羅馬人為英格蘭修路鋪橋、引入法律,可以說英國的不少歷史遺產都是羅馬人留下的。 公元122—132 年,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在羅馬統治地的邊境處(今蘇格蘭與英格蘭交界處)修筑長城1。公元3 世紀中葉之后,羅馬國力開始衰退,無力繼續統治不列顛島。公元4 世紀后半葉,皮克特人和斯科特人從蘇格蘭南下,撒克遜人也從歐洲大陸來到不列顛。公元410 年,再也無力增派駐軍的西羅馬帝國皇帝霍諾留,下令不列顛城市自保,標志著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在實質上的終結。 陷入無政府狀態后,布立吞各個部落相互爭斗,紛紛向歐洲北方的日耳曼人求援。公元5—6 世紀,日耳曼人的分支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等分別從今天的德國境內、丹麥南部出發,來到不列顛。 可內戰打完之后,日耳曼人不僅賴著不走,還在當地建立了政權。凱爾特人被趕到了威爾士、蘇格蘭,在那里建立起自己的王國,不列顛島進入七國時代(公元7 世紀初—9 世紀中葉)。七國分別是肯特(朱特人)、埃塞克斯、薩塞克斯、威塞克斯(撒克遜人),及北方的東盎格利亞、麥西亞、諾森布里亞(盎格魯人)。后來,斯科特人又從愛爾蘭來到哈德良長城以北地區,也建立起王國政權。
歷史的基因:英國 作者簡介
池上俊一,生于1956年,日本歷史學家,專攻西歐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歷史,擅長把歷史以輕松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大眾讀者,著有《歐洲中世紀的宗教運動》《羅馬式世界論》,以及《法國甜點里的法國史》《意大利面里的意大利史》等著作。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