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國際中文教學句型句式偏誤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4319
- 條形碼:9787542674319 ; 978-7-5426-743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中文教學句型句式偏誤分析 內容簡介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外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們需要建立完備的靠前中文語法體系,本書稿從靠前中文教學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漢語語法理論,多語種、多角度的對比分析,突出靠前中文語法學習的重點要點所在。本書的出版將有助于靠前中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并同步提高授課教師的水平。同時,也可作為具有一定漢語水平的國外漢語語法自學者、愛好者的自學參考用書。
國際中文教學句型句式偏誤分析 目錄
緒論
**章 名詞謂語句偏誤分析
第二章 動詞謂語句偏誤分析
第三章 形容詞謂語句偏誤分析
第四章 感嘆句偏誤分析
第五章 是非問句偏誤分析
第六章 特指問句偏誤分析
第七章 選擇問句偏誤分析
第八章 正反問句偏誤分析
第九章 假設關系句偏誤分析
第十章 轉折關系句偏誤分析
第十一章 因果關系句偏誤分析
第十二章 選擇關系句偏誤分析
第十三章 “把”字句偏誤分析
第十四章 被動句偏誤分析
第十五章 比較句偏誤分析
第十六章 雙賓句偏誤分析
第十七章 連謂句偏誤分析
第十八章 兼語句偏誤分析
第十九章 存現句偏誤分析
第二十章 “是的”句偏誤分析
第二十一章 “連”字句偏誤分析
第二十二章 “有”字句偏誤分析
后記
國際中文教學句型句式偏誤分析 節選
《國際中文教學句型句式偏誤分析》: (一)對教材編寫的建議 1.定義問題 通過對相關教材進行考察,很多教材并未涉及“特指問句”的概念和分類的問題,這與教學大綱的要求是不符的,也不利于教學和學習。特指問句是疑問句中*基礎的一類,它與其他的疑問句,如是非問和選擇問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點,原因是它是特征*為明顯的一類疑問句。針對這一問題,建議在教材中應該明確“特指問句”這一概念,并從疑問代詞的角度分類介紹。 2.概念問題 學生在習得寫法或用法相似的疑問代詞和指示詞時存在不少的偏誤,而通過教材的考察,絕大部分的教材都并未提及“哪兒、哪”“哪、那”“多少、幾”這幾組詞的對比。所以針對這一問題,建議教材應在介紹了相關的疑問代詞或指示詞后,對這幾組詞進行寫法或用法上的對比,從而避免學生在使用時出現混淆的情況。 3.練習問題 絕大多數的教材對練習的編排都是很重視的,都能在介紹了相關的語法點后進行大量的練習。然而我們發現這些練習的題型是比較單一的,如“替換”“對畫線部分進行提問”等。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建議教材中練習的編排可以更豐富些,如增加一些對比寫法或用法相似的詞的練習,再如增加一些主要用來訓練學生習得語序的組詞成句的練習以及靈活使用特指問句的情景練習。 總而言之,教材應盡可能按照大綱的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習得的規律進行編排,才能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對課堂教學的建議 1.對比不同的母語,掌握留學生在習得特指問句時的重難點 不同母語的人其語言的表達方式也不同,學習漢語,*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漢語的表達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要對說教學生的母語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有學者就曾提到,印尼、泰國和越南這三個國家的學生在習得特指問句時,在語序方面*大的問題就是狀語的位置。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重點對這一語法點進行講解和訓練,以期學生在強度較大的訓練下能對這一語法點有較好的理解,進而在日常的交流中能熟練并正確的使用特指問句。 2.對比分析寫法或用法上相似的疑問代詞或指示詞 漢語中,有很多在寫法或用法上相似的詞語,而有關特指問句的就有如“哪”和“哪兒”“哪”和“那”以及“什么”“多少”和“幾”這三組詞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是比較容易混淆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對這幾組詞進行對比分析。尤其是“多少”和“幾”這一組疑問代詞,因為這組疑問代詞除了在詢問數量的多少時有區別外,在詢問年齡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所用的疑問代詞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用錯了,被問者會覺得問者是很不懂禮貌的,比如年輕人用“幾歲”來詢問年紀較大的老人時,老人會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沒有禮貌,會很不開心。故正確的表達應是用“多大歲數”或是“貴庚”來詢問。這些都是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強調的。 3.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問和答 特指問句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高的一類問句,而問答是語言交際中*常用的會話形式,問答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學生在問和答時還是存在問題的,或是不懂該如何問,或是答非所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問答訓練。而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針對特指問句的回答有不同的形式.這在教材中幾乎是不介紹的,所以教師在乎時上課時就可以通過同一個問題進行不同的回答。在學生初學特指問句時,可以采用完整式的回答,進而規范學生的表達,但在學生學了一段時間后,可教學生進行簡略式回答了,讓學生知道僅針對疑問代詞進行回答也是可以的。 特指問句的教學不應僅限于教材中涉及的語言點,而應貫穿在每一次漢語課堂的全過程中。當要展示新材料、講解新知識、訓練言語技能、鞏固復習和檢查等時,都可以靈活運用問答的方式,從而能讓學生通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和語言輸入逐步掌握特指疑問句,并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使用這一句式。 ……
國際中文教學句型句式偏誤分析 作者簡介
劉欽榮,男,漢族,1965年生,文學碩士,教授,現任鄭州師范學院文學院院長,兼任河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鄭州市語文學會秘書長,主講課程有現代漢語、現代漢語語法專題、語言與文化,鄭州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碩士生兼職導師。 1994年被評為鄭州市先進教育工作者,1997年被鄭州市政府確定為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8年獲首屆鄭州市青年教師園丁獎稱號,2002年被河南省教育廳確定為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2004年被河南省教育廳確定為師德先進個人、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被聘為鄭州市高層次人才。 杜鵑,1987年7月畢業予河南大學中文系,獲得學士學位。1992年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1995年獲得復旦大學中文系漢語史專業碩士學位。現為鄭州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副院長,河南省語言學會理事、河南省文字學會理事、省級普通話測試員。 多次獲得鄭州師范學院“十佳教師”“骨干教師”“優秀德育導師”“精神文明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0年獲得鄭州市地方高校骨干教師榮譽稱號;2017年9月,榮獲鄭州市二七區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多年來一直從事古代漢語教學和古文字、古音韻以及訓詁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并參加了六項省級科研項目,如《我國師范生教育實習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等,兩次獲得省教育廳優秀成果一等獎,參編多部教材,完成專著四部,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