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學生必知的人物與故事——音樂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314409
- 條形碼:9787570314409 ; 978-7-5703-144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學生必知的人物與故事——音樂家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中學生必知的人物與故事”叢書之一,叢書按人物分類,包括企業家、畫家、科學家、文學家等數冊。 本書精選了中外音樂界有重大影響和突出貢獻的音樂家,從多方面介紹他們的人生故事和音樂成就,展現音樂家在成長過程中的奮斗經歷。
中學生必知的人物與故事——音樂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學生必知的人物與故事》叢書之一本,是暢銷書“書仙子書系”中《中學生必知杰出人物與故事》的修訂和再版。本次再版,參考新課標教材編寫理念進行修訂,并在圖書開本、裝幀設計及圖書整體展現上都進行了一些建設性工作。本冊書稿精選了中外音樂界有重大影響和突出貢獻的有歷史性標志的音樂家,多方面介紹他們的人生故事和創作領域,展現音樂家在成長過程中的奮斗經歷。既為中學生寫作素材庫提供素材,又為中學生的成長提供幫助。
中學生必知的人物與故事——音樂家 目錄
巴赫 現代音樂之父
亨德爾 音樂之神
海頓 交響樂之父
莫扎特 天生的音樂家
貝多芬 樂圣
帕格尼尼 小提琴之王
羅西尼 意大利歌劇大師
舒伯特 抒情歌曲之王
柏遼茲 偉大的交響樂改革者
格林卡 俄羅斯音樂之父
門德爾松 一生幸福的天才作曲家
肖邦 鋼琴詩人
舒曼 音樂詩人
李斯特 鋼琴之王
威爾第 歌劇之王
斯美塔那 捷克音樂之父
約翰·施特勞斯 圓舞曲之王
勃拉姆斯 貝多芬精神的繼承者
柴可夫斯基 偉大的抒情音樂大師
德沃夏克 民族浪漫主義的楷模
海菲茲 現代小提琴藝術之神
奧依斯特拉赫 小提琴藝術史上的超級巨星
梅紐因 天才的大師
卡拉揚 歐洲音樂的總指導
伯恩斯坦 稀有的天才
小澤征爾 渾身都是音樂的指揮家
德彪西 “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
普契尼 意大利偉大的歌劇家
胡梅爾 維也納古典音樂的殿軍
車爾尼 偉大的鋼琴教育家
馬勒 創造自己的音樂時代
比才 《卡門》之父
克萊德曼 紅遍全球的“浪漫王子”
中國民族音樂
程長庚 京劇鼻祖
譚鑫培 譚派開山祖師
梅蘭芳 梅派藝術的創始人
程硯秋 將門伶人譽滿天下
常香玉 誰說女子不如男
袁雪芬 越劇皇后
嚴鳳英 黃梅戲的開拓者
華彥鈞 民間音樂家
黃自 一代音樂宗師
趙元任 博學多才的音樂家
賀綠汀 音樂名家
劉天華 繼往開來的民族器樂大師
馬思聰 杰出的音樂先驅者
李叔同 近代新音樂早期啟蒙者
冼星海 人民音樂家
聶耳 中國無產階級音樂的先驅者
現代流行音樂
約翰·列儂 他開啟了一個時代
B.B.金 布魯斯之王
鮑勃·迪倫 賦予搖滾樂以靈魂的歌手
艾靈頓公爵 *成功的爵士樂大師
普雷斯利 世界搖滾之王
邁克爾·杰克遜 流行音樂之王
王洛賓 中國的“西部歌王”
谷建芬 中國通俗樂壇的耕耘者
林夕 華語流行歌壇“詞圣”
中學生必知的人物與故事——音樂家 節選
《中學生必知的人物與故事——音樂家》: 1926年,10歲的梅紐因得到一筆資助,隨家人一起來到了歐洲,他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拜訪了小提琴泰斗伊薩伊,并在這位大師面前演奏了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得到了伊薩伊很高的評價,只是由于當時的伊薩伊年老多病,才沒有收梅紐因做學生。1927年,梅紐因一家回到了美國,這時,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邀請梅紐因舉行音樂會,他欣然同意,并在演出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紐約*負盛名的音樂評論家阿林·唐斯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高度贊揚了梅紐因的非凡才華,并將他稱為“一位早熟的偉大藝術家”。 20世紀20年代末期,梅紐因再次隨家人來到歐洲,希望在那里得到深造并開展自己事業的機會。在巴黎,他遇到了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師、杰出的作曲家喬治·埃奈斯庫。梅紐因抓住機會,鍥而不舍,終于以自己的才華和執拗感動了埃奈斯庫,埃奈斯庫不僅收下了梅紐因,而且還向他的父親表明要免費教授這個天才少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梅紐因沒有放下小提琴。為了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他不辭辛苦地奔波在各個部隊中,為軍官、士兵和當地群眾進行了500余場演出。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梅紐因于1945年來到蘇聯訪問演出。在這里,他與奧依斯特拉赫首次相識,并一起在音樂會上合奏了巴赫的《d小調小提琴二重協奏曲》。奧依斯特拉赫當時在蘇聯首演的埃爾加及巴托克等作曲家的協奏曲,就是梅紐因推薦給他的。后來,兩人之間保持了多年深厚的友誼,直到奧依斯特拉赫逝世。這一充滿真摯情感的動人插曲,成為小提琴藝術史上的一段佳話。 譽滿全球的大師 梅紐因是一位擁有漫長藝術生命力的偉大音樂家,他一生中不僅從事小提琴演奏事業,而且還從事教學、研究和指揮事業。1962年,他在英國倫敦創辦了“梅紐因音樂學院”,專門培養來自世界各地的少年音樂天才。他還作為指揮家親自創辦了“梅紐因室內樂團”及“巴斯音樂節”“溫澤音樂節”和“格什塔德音樂節”等頗具國際影響力的音樂節。此外,他還十分積極地從事東西方音樂藝術的交流活動,努力探索著小提琴與東方民族樂器之間在演奏方法和演奏形式方面的相互借鑒及融合問題。由于他所進行的一系列非凡而卓越的藝術活動,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分別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同時,英、法、德、比、希等國,也都授予了他榮譽勛章。不僅如此,他還從1969年起3次連任了國際音樂家理事會主席的職務,名副其實地成為全世界德高望重的偉大藝術家。 在現代小提琴演奏藝術發展史上,人們始終將梅紐因看作是一位神奇的大師,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演奏技巧中展現出來的天賦。當年,11歲的梅紐因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時,不僅在音樂的理解方面折服了聽眾,而且在技巧上也令人驚嘆,特別是約阿希姆譜寫的使人眼花繚亂的華彩樂段,也在少年梅紐因的絕妙演奏下顯得那樣精美和順暢,這在當時被人們看作是一種奇跡。然而,梅紐因的這種天才因素也曾給他日后的演奏帶來過不利的影響,由于他從小掌握技術毫不費力,所以他的老師(包括帕辛格在內),都不很重視對他的技術進行科學的訓練,這樣做的后果則導致了梅紐因在后來的演奏中遇到了某些生理性的障礙,比如他的右臂患上了嚴重的職業病,以至于他晚年演奏時右臂運弓就會發抖。所幸,梅紐因本人是一位十分有頭腦并且善于分析研究的人,后來,他曾用大量的時間來研究和改進自己的技術,同時以許多生理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來豐富自己,使他在這方面的缺陷得到了*大限度的彌補,他一生中曾兩次退離舞臺隱居,都是在積極地從事著這方面的研究、改進和訓練。 梅紐因雖然是一位西方藝術家,但他卻對東方哲學和東方藝術情有獨鐘。在宗教方面,他對佛教和釋迦牟尼十分感興趣,而在思想方面,他更崇拜中國古代的道家思想。人們發現,無論走到哪里,他的身邊總不忘記帶一本中國古典哲學著作《老子》,看來這本書所給予他的精神力量是超越任何其他著作的。此外,對于東方藝術,梅紐因的興趣也是極為濃厚的。他在多次對東方國家的訪問中,了解到許多這方面的內容,其中尤以對印度民間音樂的了解*為深刻。這種研究曾促成了他與印度民間音樂家、西塔爾琴演奏家拉維,香卡之間許多頗為有益的藝術合作。 梅紐因是20世紀*為德高望重的小提琴演奏大師之一。他多年來所從事的,是整個人類都為之自豪和欽佩的事業。他的成績和榮譽,是建立在他通過一生不懈的努力而取得的輝煌成果之上的。為此,他不僅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和重要的地位,而且還得到了許多現代作曲家的熱烈擁戴。此外,目前國際上所舉辦的“梅紐因小提琴比賽”,也是他享有極高的國際威望的象征。 梅紐因是20世紀*受人們尊敬的藝術家之一,是音樂史上不可多得的偉大人物。他那美妙雋永的琴聲,如同清涼甘甜的泉水一般,永遠滋潤著人們的心扉,洗滌著人們的靈魂。 ……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