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少年讀資治通鑒·6 漢朝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8040
- 條形碼:9787020168040 ; 978-7-02-0168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少年讀資治通鑒·6 漢朝 本書特色
《史記》、《資治通鑒》、“二十四史”,很少人不知道,但很少人仔細讀過,因為它們都是鴻篇巨制,且文字艱澀,令人望而生畏!渡倌曜x》經過三位文史類專家的認真審讀,他們一致認為這套書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把大部頭史書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少年兒童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同時,又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做了一個很好的歷史普及工作。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全套20本書,311個故事,體量是同類書的兩倍、三倍,甚至十倍,*大可能呈現一千多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在《資治通鑒》中只有100多個字,《少年讀》第3冊第6篇《還定三秦》則用3000字的篇幅把劉邦為了東進中原,采用韓信“聲東擊西”的策略,明著修理棧道,實則奇襲陳倉、奪取關中的故事演繹得有聲有色,細節十分豐富。 2.故事剪裁科學,既不拖沓冗余,也不跳躍太大,注重歷史事件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講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繹大時代。故事與故事之間,相互承傳、次序分明,有條不紊地把歷史推向縱深,幫助少年讀者更真實、立體地感知歷史發展的脈絡,避免整個歷史讀起來碎片化。 3. 語言通俗易懂,不拘謹,可讀性極強,大量的人物對話,模擬事件發生的場景,而不是簡單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4. 大量重要的歷史地名的注釋,幫助少兒讀者從空間坐標上更好地理解時間坐標上的歷史。此外,還有大量的古代官職、歷史典故、詩歌的注釋,對孩子們更好地讀懂中國歷史,更深地理解中國文化,有很大的幫助。 5. 每一篇的篇名都經過精心擬定,既緊貼故事核心,又靈活有趣。比如《項羽把亞父氣走了》《一味中藥引發滅族》《死諸葛嚇走活仲達》《餡餅砸中了曹爽》《一個姓劉的匈奴皇帝》《從“豬圈”里爬出來的皇帝》《宇宙大將軍完蛋了》《瓦崗寨換了新主人》《文壇宗師斗不過“白字先生”》《染匠的宮廷大冒險》《“!狈匠T“李”登場》《從“大傻子”到“小太宗”》《私鹽販子鬧革命》《兩個無賴搶江山》《朱全忠一點兒都不忠》《石敬瑭認了個契丹爹》。這些口語化、生活化的標題,既符合史實,又形象貼切,好理解,有懸念,讓人好奇、迫不及待想讀。 6. 畫家引力波創作的封面圖,線條干練流暢,色彩明快亮麗,人物形象生動,地理場景考究,烘托出一個個歷史節點的氛圍,古樸又不乏現代的審美,表現了豐富的歷史內涵,與內文可謂相得益彰。 7. 根據少兒的認知水平和閱讀特點,這套書按時間的順序,采用編年體的 “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以“線”穿“點”,以“點”連“線”,循序漸進地展現古代歷史的整體面貌。所謂“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就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從而讓孩子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史事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時序意識和時空概念,獲得對歷史發展的整體性認識。這一點契合了教育部關于中小學語文、歷史教材編寫思路上的指導思想,緊貼中小學語文、歷史教學大綱考點,助力中高考。 8. 更重要的是,這套書能夠開啟孩子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幫助他們打好一個“精神的底子”,使他們成為健康、健全發展的人。 *的來說,這套《少年讀〈資治通鑒〉》以故事為綱,重新架構《資治通鑒》,化枯燥編年體為有趣有序的故事矩陣,精心還原歷史場景,補充海量細節,讓孩子真正回歸歷史現場,獲得可觸、可感、有歷史顆粒度的沉浸式《資治通鑒》閱讀體驗,可讀性極強,是一套既適合少年兒童,也適合成人閱讀的好作品。
少年讀資治通鑒·6 漢朝 內容簡介
《少年讀》是一套連續的歷史故事集,共20冊,311個故事。本書為第6冊——漢朝。 王莽統治時期,朝政腐敗,民不聊生,*終引發了聲勢浩大的綠林、赤眉起義。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劉秀趁勢而起,于公元25年建立東漢,成功延續漢室命脈。隨后,他掃平關東、平復隴西、攻略川蜀,*終克定天下。接著,光武帝劉秀采取了一系列益國利民的政策,使飽經戰亂的中原大地逐漸恢復了生機。到了明帝與章帝時期,東漢國力更是達到鼎盛,這才有了班超出使西域的輝煌。 本書通過15個精彩的故事,如綠林、赤眉起義,昆陽大戰,明章之治,班超出使西域,漢羌戰爭等,幫助少兒讀者領略這段足以挺立千秋的東漢前期歷史。 全套介紹: 《少年讀〈資治通鑒〉》共20冊,是一套連續的歷史故事集,通過311個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鮮活地演繹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歷史興衰、人事滄桑。 考慮到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與特點,在尊重歷史的大前提下,這套書對史料進行了科學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大量的人物對話,模擬事件發生的場景,把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動地呈現出來,讓少年兒童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同時,又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為了避免讓整個歷史讀起來碎片化,這套書尤其注重歷史事件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講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繹大時代。故事與故事之間,相互承傳、次序分明,有條不紊地把歷史推向縱深,幫助少年兒童更真實、立體地感知歷史發展的脈絡。 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有鑒于此,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少年讀〈資治通鑒〉》,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少年讀資治通鑒·6 漢朝 目錄
1.綠林、赤眉起義
2.昆陽大戰
3.劉秀笑到了*后
4.東漢開國**人
5.疾風知勁草
6.借寇恂
7.來歙遇刺
8.大樹將軍
9.“哪來的神仙這么快?”
10.馬革裹尸
11.遼東守護神
12.中興之路
13.班超之后,再無班超
14.十三將士歸玉門
15.鄧訓撫羌
少年讀資治通鑒·6 漢朝 節選
“這是我發現的!是我的!”一個身著破爛、面黃肌瘦的人伸手從另一個人嘴里面搶奪一顆野荸薺。 “是我先挖到的!還給我!”被搶的人情急之下,抓住對方的手,狠狠地咬了下去。 “啊……”只聽一聲慘叫,搶奪者收回自己的手,只見他青筋暴起,撲上去和那人廝打起來。 旁邊的幾十名正在地里專注挖著野荸薺的農民迅速圍上來,紛紛勸道:“不要打啦,大家都餓!” 哪知兩個廝打的人根本不理會旁人的勸說,有兩位老人出來拉架,反倒挨了幾拳。 這一年是天鳳四年(公元17年),王莽改朝換代的第十個年頭。由于王莽頒發的新政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加上連年的天災導致土地荒蕪,物價飛漲,米價由漢文帝時每石只要幾十錢漲到每石要一斤黃金。天災人禍迫使百姓紛紛背井離鄉,實在找不到吃的,就開始吃起人來。 南方荊州地區的老百姓由于無米下炊,只得到沼澤邊挖野菜吃。由于饑民太多,野菜很快就被挖光了。這天,有人說在城外的山下挖到了一些野荸薺,消息一傳開,饑餓的百姓就成群結隊地趕到那邊去了。開始大家還各挖各的,后來野荸薺也越來越少,有人就互相搶奪,打起架來。 “你們快住手!”正在那兩人鬧得不可開交之時,兩個神態威嚴的人分開人群,走上前來。他們一露面,那兩個打架的人馬上住了手,口口聲聲請他們評個理。 這兩人,一個叫王匡,一個叫王鳳,平時在百姓中有較高的威望,大伙兒都聽他們的。 “為了挖這么一點野荸薺,自家兄弟打打鬧鬧,大家說值不值得?”王匡站在這群人中間,提高嗓門說,“靠這點野荸薺,今天填飽了肚子,可明天呢?你們想過嗎?我們有打架的工夫,不如想想怎么找條活路!” “王大哥說得對!要找活路!”大伙兒嚷道,“王大哥,你說吧,只要能活下去,我們都聽你的!”站在一邊維持秩序的王鳳揮了揮手,讓大家安靜下來。 王匡接著說:“我們今天挨饑受餓,是誰害的?我們種的糧食,是誰搜刮去了?是那些狗官!他們整天無所事事,卻好吃好喝。我們辛苦一年,只能挖野荸薺填肚子,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依我說,只要大伙兒團結起來,官府也拿我們沒辦法!我們去縣城打開糧倉,就有飯吃。大伙兒說對不對?” “對!打開糧倉,就有飯吃!”說干就干!饑民們一致推舉王匡、王鳳為首領,當天夜里就在他倆的帶領下,沖進縣衙,搶到糧食后,又迅速撤到當陽縣的綠林山上。一些逃亡的犯人聽說他們有糧食,也從四面八方趕來投奔他們。王匡、王鳳就以綠林山為根據地,率領饑民攻打附近鄉村的惡霸,奪得糧食財物后,分發給窮人。才幾個月工夫,這支起義軍就發展到七八千人。因為他們駐扎在綠林山,后世的人就稱他們為“綠林好漢”。 綠林起義聲勢浩大,驚動了朝廷,王莽大驚,派了兩萬官兵前來圍剿綠林軍,結果被綠林軍打得落荒而逃。綠林軍趁勢又攻下了幾座縣城,他們打開監獄,放出囚犯,打開糧倉,救濟窮人。 “投奔綠林軍有飯吃,有活路。”人人都在傳說,所以投奔綠林山的窮人越來越多,王匡、王鳳的起義軍在短短一年里就增加到五萬多人。 古人常說,天災之后必有瘟疫。第二年,綠林山上不幸發生了疫病,有一半的人死于這場瘟疫。剩下的一半人為了活下去,只好撤出綠林山。這些人后來分成了兩支,一支由王常、成丹率領進入南郡,稱“下江兵”;一支由王匡、王鳳、馬武等人率領北向南陽,稱“新市兵”。新市兵后來進攻平林縣時,與平林人陳牧領導的起義軍會合,又組成“平林兵”。 當南方的綠林起義在荊州如火如荼地展開時,東方的山東也出現一支強大的起義軍。 山東瑯邪海曲城有一個姓呂的大娘,家里經營著小買賣,她的兒子呂青是縣里的公差,為人忠厚耿直。一次,縣官命呂青毒打那些沒錢交稅的窮人,呂青不愿意這么做,縣官非常惱怒,就罵呂青:“你勾結刁民,反抗官府,死有余辜。”將呂青辦成死罪殺了。 失去兒子的呂大娘悲痛萬分,決心報仇,她暗中聯絡了一些驍勇之士,向他們表明自己的決心。本就被王莽的殘暴統治激怒的勇士們,聽說平時仗義的呂青被害了,更是義憤填膺,他們異口同聲說道:“當官的不給我們活路,我們就跟他們拼個你死我活,為呂大哥報仇雪恨。” P1-5
少年讀資治通鑒·6 漢朝 作者簡介
劉娟,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多年從事一線語文教學工作,后進入出版業,做了五年童書編輯,同時進行專業寫作,著有《中華成語故事》《國學啟蒙經典》《中國兒童百科全書》等。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