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少年讀資治通鑒.12南北朝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8491
- 條形碼:9787020168491 ; 978-7-02-01684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少年讀資治通鑒.12南北朝 本書特色
《史記》、《資治通鑒》、“二十四史”,很少人不知道,但很少人仔細讀過,因為它們都是鴻篇巨制,且文字艱澀,令人望而生畏。《少年讀》經過三位文史類專家的認真審讀,他們一致認為這套書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把大部頭史書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少年兒童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同時,又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做了一個很好的歷史普及工作。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全套20本書,311個故事,體量是同類書的兩倍、三倍,甚至十倍,*大可能呈現一千多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在《資治通鑒》中只有100多個字,《少年讀》第3冊第6篇《還定三秦》則用3000字的篇幅把劉邦為了東進中原,采用韓信“聲東擊西”的策略,明著修理棧道,實則奇襲陳倉、奪取關中的故事演繹得有聲有色,細節十分豐富。 2.故事剪裁科學,既不拖沓冗余,也不跳躍太大,注重歷史事件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講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繹大時代。故事與故事之間,相互承傳、次序分明,有條不紊地把歷史推向縱深,幫助少年讀者更真實、立體地感知歷史發展的脈絡,避免整個歷史讀起來碎片化。 3. 語言通俗易懂,不拘謹,可讀性極強,大量的人物對話,模擬事件發生的場景,而不是簡單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4. 大量重要的歷史地名的注釋,幫助少兒讀者從空間坐標上更好地理解時間坐標上的歷史。此外,還有大量的古代官職、歷史典故、詩歌的注釋,對孩子們更好地讀懂中國歷史,更深地理解中國文化,有很大的幫助。 5. 每一篇的篇名都經過精心擬定,既緊貼故事核心,又靈活有趣。比如《項羽把亞父氣走了》《一味中藥引發滅族》《死諸葛嚇走活仲達》《餡餅砸中了曹爽》《一個姓劉的匈奴皇帝》《從“豬圈”里爬出來的皇帝》《宇宙大將軍完蛋了》《瓦崗寨換了新主人》《文壇宗師斗不過“白字先生”》《染匠的宮廷大冒險》《“牛”方唱罷“李”登場》《從“大傻子”到“小太宗”》《私鹽販子鬧革命》《兩個無賴搶江山》《朱全忠一點兒都不忠》《石敬瑭認了個契丹爹》。這些口語化、生活化的標題,既符合史實,又形象貼切,好理解,有懸念,讓人好奇、迫不及待想讀。 6. 畫家引力波創作的封面圖,線條干練流暢,色彩明快亮麗,人物形象生動,地理場景考究,烘托出一個個歷史節點的氛圍,古樸又不乏現代的審美,表現了豐富的歷史內涵,與內文可謂相得益彰。 7. 根據少兒的認知水平和閱讀特點,這套書按時間的順序,采用編年體的 “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以“線”穿“點”,以“點”連“線”,循序漸進地展現古代歷史的整體面貌。所謂“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就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從而讓孩子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史事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時序意識和時空概念,獲得對歷史發展的整體性認識。這一點契合了教育部關于中小學語文、歷史教材編寫思路上的指導思想,緊貼中小學語文、歷史教學大綱考點,助力中高考。 8. 更重要的是,這套書能夠開啟孩子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幫助他們打好一個“精神的底子”,使他們成為健康、健全發展的人。 總的來說,這套《少年讀〈資治通鑒〉》以故事為綱,重新架構《資治通鑒》,化枯燥編年體為有趣有序的故事矩陣,精心還原歷史場景,補充海量細節,讓孩子真正回歸歷史現場,獲得可觸、可感、有歷史顆粒度的沉浸式《資治通鑒》閱讀體驗,可讀性極強,是一套既適合少年兒童,也適合成人閱讀的好作品。
少年讀資治通鑒.12南北朝 內容簡介
《少年讀》是一套連續的歷史故事集,共20冊,311個故事。本書為第12冊——南北朝。 公元420年,劉裕受禪建宋,東晉滅亡。劉宋建國后,經過精心治理,迎來了長達三十年的“元嘉之治”。遺憾的是劉宋后期,皇族內斗激烈,權臣蕭道成趁機代宋建齊。與此同時,北魏在拓跋鮮卑的不懈努力下,逐步攻滅胡夏、北燕、北涼等國,結束了“十六國”紛爭的亂局,統一了北方。歷史上把南方的宋、齊和之后的梁、陳,稱為南朝,而北魏及之后的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這五個北方朝代合稱為北朝。南北繼續保持對峙狀態。 本書通過15個精彩的故事,如拓跋珪三讓筆頭公、臧質智守盱眙、瘋狂的宦官、“豬圈”里的皇帝、蕭將軍的“肚皮箭靶”等,生動地呈現了這段戰亂綿延、動蕩不安的歷史。 全套介紹: 《少年讀〈資治通鑒〉》共20冊,是一套連續的歷史故事集,通過311個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鮮活地演繹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歷史興衰、人事滄桑。 考慮到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與特點,在尊重歷史的大前提下,這套書對史料進行了科學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大量的人物對話,模擬事件發生的場景,把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動地呈現出來,讓少年兒童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同時,又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為了避免讓整個歷史讀起來碎片化,這套書尤其注重歷史事件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講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繹大時代。故事與故事之間,相互承傳、次序分明,有條不紊地把歷史推向縱深,幫助少年兒童更真實、立體地感知歷史發展的脈絡。 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有鑒于此,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少年讀〈資治通鑒〉》,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少年讀資治通鑒.12南北朝 目錄
1.劉裕受禪建宋
2.統萬城被攻陷了
3.劉義隆自毀長城
4.三讓筆頭公
5.兄弟相煎
6.臧質送來一壇尿
7.瘋狂的宦官
8.劉劭弒父奪皇位
9.廣陵城燃起三把火
10.從“豬圈”里爬出來的皇帝
11.十八歲做太上皇
12.燒信安人心
13.蕭將軍的肚皮箭靶
14.“愿我生生世世,不再生在帝王家”
15.蕭子響莽撞丟性命
少年讀資治通鑒.12南北朝 節選
4三讓筆頭公 一天,北魏大臣古弼匆匆忙忙地走進了皇宮,晉見太武帝拓跋燾,打算向他請示一件剛剛發生的事情。宮里的侍從見到他,都恭恭敬敬地稱呼道:“筆公!” 古弼原來不叫這個名字。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鮮卑人,明元帝拓跋嗣很欣賞他,給他賜名“筆”,意思是說他性格耿直又有用,就像筆一樣。后來拓跋嗣讓他輔佐太子拓跋燾,發現他很有才能,于是又給他改名為“弼”,意思是他像弼一樣糾正太子的過錯。不過,當時的人都稱古弼為“筆公”。拓跋燾即位后,古弼因輔佐之功,受到重用。 此時,拓跋燾正與大臣劉樹下圍棋,見了古弼,只是點了點頭,心思仍然在下棋上。他手執一枚棋子,思索了半天,才徐徐落下,劉樹連聲贊道:“皇上高明!”說完,他也伸手摸了一子,放在棋盤上。拓跋燾看著棋局,不禁皺起了眉頭,想了好半天才落一子。就這樣,他和劉樹你來我往,下得不亦樂乎,把古弼給忘了。 古弼坐在旁邊等了很久,幾次想要說話,發現拓跋燾根本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過了一會兒,古弼忽然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揪住劉樹的頭發,把他從位子上拉了下來,然后又揪著他的耳朵,不斷敲打他的后背,邊打邊大聲嚷道:“國家沒有治理好,就是你的罪過!” 劉樹正沉浸在下棋中,哪里提防到古弼這突如其來的襲擊,疼得咧嘴大叫:“古弼你干什么?皇上……救我!” 拓跋燾也是大驚失色,趕緊放下棋子,說:“古弼,快住手!沒有及時聽你奏事,是我的錯,跟劉樹有什么關系,怎么可以動手打他?” 古弼這才松了手,默默地退到一邊。劉樹捧著腦袋,心有余悸地縮在一邊,生怕古弼倔脾氣上來了,又把自己揍一頓。 拓跋燾雖然覺得很掃興、很沒面子,但他也知道古弼為人忠厚謹慎,善良正直,如果不是憂心朝政,斷然不會當著自己的面打大臣。他又好氣又好笑,盯著古弼問:“到底有什么事,值得你鬧這么大動靜?” 古弼上前一步,認認真真地說:“上谷地區皇家園林占的面積太大了,把老百姓的耕地都圈進去了,臣請求減少一半面積,將這些地賜給那些貧窮的百姓,讓他們耕種。” 拓跋燾一向心系民生、提倡儉樸,便說:“你的意見很好,趕緊去辦吧。” 得到滿意的答復,但古弼仍然站在旁邊,沒有退下的意思。 拓跋燾奇怪地問:“你怎么還不下去辦,還有什么事啊?” 古弼慚愧地說:“我身為臣子,在皇上面前毆打大臣,以下犯上,粗暴無禮,請皇上重重懲罰我。”說完,他退出殿,自己來到公車署,脫掉帽子、光著腳請求處罰。 拓跋燾將他召入宮,說:“你有什么罪過呢?趕緊戴上帽子穿上鞋,去辦正事吧。對于那些有利于國家、方便百姓的事,就要盡全力去做,不要有任何顧慮。” 古弼這才出了宮。拓跋燾看著古弼漸漸遠去的背影,再看看委屈狼狽的劉樹,攤了攤手,無奈地說:“古弼這個人哪,性子是直了點兒,但他一心為了國家,為老百姓著想,難怪先帝給他起名‘古筆’。別說你了,有時候我都避著他。今天你受委屈了,以后小心點兒,少招惹這個‘筆頭公’。” 劉樹心里恨得咬牙切齒,卻只得賠著笑,但他笑得比哭還難看。不過拓跋燾有時候也一樣恨不得將古弼宰了才解氣。 這年秋天,拓跋燾去河西打獵,讓古弼留守京城。出發前,拓跋燾下詔說:“讓古弼挑選肥壯的馬,給我們打獵的騎兵用。” 打了半天獵,拓跋燾見往常精神百倍的騎兵們一個個都蔫蔫的,收獲的獵物也很少,以為他們不盡心盡力,非常惱怒,說:“一群廢物,打個獵都無精打采,以后還怎么上戰場?” 旁邊一名親信說:“皇上息怒,不是大家不想好好打獵,實在是這些馬太瘦太弱,追獵物時跑不快啊!”說完,牽來幾匹馬,這些馬看上去都瘦弱不堪。 拓跋燾勃然大怒,罵道:“古弼!你這該死的筆頭奴,我的詔令你竟敢打折扣。等我回去一定要把你這支筆的筆尖給折斷了!” 古弼惹怒了皇上,將被問罪。消息傳回朝廷,古弼的下屬官員惶恐萬分,生怕自己受到牽連被殺,連忙向古弼討主意。 古弼卻淡淡地說:“作為一名臣子,不讓君主沉湎于狩獵游玩之中,這個罪過不大;如果不考慮到國家可能面臨的不測之事,使軍隊缺少必要的物資,這個罪過才是大的。” 當時,北魏邊境經常發生戰事,魏軍主要以騎兵為主,馬匹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軍隊的作戰能力。可是,拓跋燾畢竟是一國之主,向臣子要幾匹好馬都不能如愿,這個皇帝也太沒面子了。眾人都明白,古弼說得有理,卻擔憂地說:“筆公啊,話雖這樣說,可是皇上這次很生氣,肯定會降罪下來。如果為了幾匹馬被殺,多不值得啊。” 古弼嚴肅地說:“如今北方的柔然部落相當強盛,常常侵擾我國邊境;南方的劉宋賊心不死,時時想搶占我們的國土,我們不得不做長遠打算,所以才將肥壯的馬留給軍隊用,把瘦弱的馬提供給皇上狩獵。能夠讓軍隊免遭損失,即便被處死,又有什么關系呢?再說了,這件事是我做的,與你們無關,我會擔起全部責任,你們不要擔心。” 大家見古弼如此耿直,敬佩不已,有人就把古弼的這番話說給了拓跋燾聽。 拓跋燾聽了,感嘆說:“自古以來,事事都為國家、百姓著想,連皇帝都敢得罪的大臣,確實很少。這樣的臣子是國家之寶啊。古弼一心為了國家,我不僅不能怪罪他,反而要重重賞賜他呀。”于是命人給古弼送去很多賞賜。 古弼收到賞賜,也很感動。敢于得罪皇上的臣子自古就不多,那是因為像拓跋燾這樣的明君也很少啊。忠臣遇上明君,既是他們彼此的幸運,也是國家的幸事。從此,古弼更加忠心耿耿打理朝政。 不久,拓跋燾再次外出打獵。這次,他沒要強壯的馬匹,對古弼分配給騎兵們瘦馬也沒有任何意見。這次狩獵,拓跋燾一行收獲非常大,捕獲了幾千頭麋鹿。 拓跋燾下詔給古弼,讓他派五百輛車來運送麋鹿。信使拿著詔書,騎馬往宮里跑。拓跋燾又想了想,對左右隨從說:“筆頭公一定不會給我這么多車,你們還是去找些馬來運獵物吧。”說完,他就騎馬回宮了。 拓跋燾才走了一百多里,信使就送來古弼的奏表。拓跋燾停下馬,讀完奏表,哈哈一笑,說:“果然不出我所料,筆頭公啊筆頭公,你可稱得上是國之棟梁啦!”說完,他將古弼的奏表遞給左右。 左右接過來一看,上面寫道:“現在正是秋收季節,農田里的谷穗色澤金黃,粒粒飽滿,田野里遍布桑麻大豆,一派豐收的景象。不過,山上的野豬野鹿總是跑出來偷吃,飛鳥大雁也爭相啄食,加上近來天氣多變,如果不及時收割作物,早日運進國庫,損耗會非常大。我斗膽請皇上允許推遲運送麋鹿,先將這些車輛用于秋收,我會盡快安排收割、運送谷子的工作。” 左右都贊道:“筆公真是一心為國家啊。” 拓跋燾在位近三十年,古弼盡心盡力地輔佐他三十年。拓跋燾去世前,還交代太子,要好好地對待古弼,說他可以成為太子的左右手。 正是重用許多古弼這樣的良臣,推行一系列利于國家安定的政策,北魏才日益興盛,先是大破柔然,而后攻滅胡夏、北燕、北涼、仇池等國,結束了“十六國”紛爭的混亂局面,統一了北方。自此,北魏與南方的劉宋王朝,形成長期對峙的局面。
少年讀資治通鑒.12南北朝 作者簡介
劉娟,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多年從事一線語文教學工作,后進入出版業,做了五年童書編輯,同時進行專業寫作,著有《中華成語故事》《國學啟蒙經典》《中國兒童百科全書》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