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少年讀資治通鑒 7·漢朝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8088
- 條形碼:9787020168088 ; 978-7-02-01680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少年讀資治通鑒 7·漢朝 本書特色
《史記》、《資治通鑒》、“二十四史”,很少人不知道,但很少人仔細讀過,因為它們都是鴻篇巨制,且文字艱澀,令人望而生畏。《少年讀》經過三位文史類專家的認真審讀,他們一致認為這套書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把大部頭史書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少年兒童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同時,又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做了一個很好的歷史普及工作。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全套20本書,311個故事,體量是同類書的兩倍、三倍,甚至十倍,*大可能呈現一千多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在《資治通鑒》中只有100多個字,《少年讀》第3冊第6篇《還定三秦》則用3000字的篇幅把劉邦為了東進中原,采用韓信“聲東擊西”的策略,明著修理棧道,實則奇襲陳倉、奪取關中的故事演繹得有聲有色,細節十分豐富。 2.故事剪裁科學,既不拖沓冗余,也不跳躍太大,注重歷史事件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講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繹大時代。故事與故事之間,相互承傳、次序分明,有條不紊地把歷史推向縱深,幫助少年讀者更真實、立體地感知歷史發展的脈絡,避免整個歷史讀起來碎片化。 3. 語言通俗易懂,不拘謹,可讀性極強,大量的人物對話,模擬事件發生的場景,而不是簡單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4. 大量重要的歷史地名的注釋,幫助少兒讀者從空間坐標上更好地理解時間坐標上的歷史。此外,還有大量的古代官職、歷史典故、詩歌的注釋,對孩子們更好地讀懂中國歷史,更深地理解中國文化,有很大的幫助。 5. 每一篇的篇名都經過精心擬定,既緊貼故事核心,又靈活有趣。比如《項羽把亞父氣走了》《一味中藥引發滅族》《死諸葛嚇走活仲達》《餡餅砸中了曹爽》《一個姓劉的匈奴皇帝》《從“豬圈”里爬出來的皇帝》《宇宙大將軍完蛋了》《瓦崗寨換了新主人》《文壇宗師斗不過“白字先生”》《染匠的宮廷大冒險》《“牛”方唱罷“李”登場》《從“大傻子”到“小太宗”》《私鹽販子鬧革命》《兩個無賴搶江山》《朱全忠一點兒都不忠》《石敬瑭認了個契丹爹》。這些口語化、生活化的標題,既符合史實,又形象貼切,好理解,有懸念,讓人好奇、迫不及待想讀。 6. 畫家引力波創作的封面圖,線條干練流暢,色彩明快亮麗,人物形象生動,地理場景考究,烘托出一個個歷史節點的氛圍,古樸又不乏現代的審美,表現了豐富的歷史內涵,與內文可謂相得益彰。 7. 根據少兒的認知水平和閱讀特點,這套書按時間的順序,采用編年體的 “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以“線”穿“點”,以“點”連“線”,循序漸進地展現古代歷史的整體面貌。所謂“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就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從而讓孩子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史事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時序意識和時空概念,獲得對歷史發展的整體性認識。這一點契合了教育部關于中小學語文、歷史教材編寫思路上的指導思想,緊貼中小學語文、歷史教學大綱考點,助力中高考。 8. 更重要的是,這套書能夠開啟孩子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幫助他們打好一個“精神的底子”,使他們成為健康、健全發展的人。 *的來說,這套《少年讀〈資治通鑒〉》以故事為綱,重新架構《資治通鑒》,化枯燥編年體為有趣有序的故事矩陣,精心還原歷史場景,補充海量細節,讓孩子真正回歸歷史現場,獲得可觸、可感、有歷史顆粒度的沉浸式《資治通鑒》閱讀體驗,可讀性極強,是一套既適合少年兒童,也適合成人閱讀的好作品。
少年讀資治通鑒 7·漢朝 內容簡介
《少年讀》是一套連續的歷史故事集,共20冊,311個故事。本書為第7冊——漢朝。 公元91年,東漢第四位皇帝——漢和帝劉肇借助宦官的力量誅滅外戚,開啟了長達十年的治世,但也為宦官專政埋下隱患。與此同時,困擾東漢百年的羌亂,也逐漸將王朝拖向泥淖。到了東漢中后期,外戚與宦官之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終釀成了兩次“黨錮之禍”。之后,宦官變本加厲地戕害百姓,激起民變,引發了黃巾之亂。于是,群雄四起,董卓進京廢立皇帝。至此,漢室名存實亡。 本書通過16個精彩的故事,如少年天子扳倒權臣、虞詡增灶退兵、陳蕃立志掃天下、漢靈帝賣官、黃巾起義、十常侍之亂、董卓進京等,生動地呈現了東漢由鼎盛走向衰落的過程。 全套介紹: 《少年讀〈資治通鑒〉》共20冊,是一套連續的歷史故事集,通過311個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鮮活地演繹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歷史興衰、人事滄桑。 考慮到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與特點,在尊重歷史的大前提下,這套書對史料進行了科學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大量的人物對話,模擬事件發生的場景,把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動地呈現出來,讓少年兒童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同時,又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為了避免讓整個歷史讀起來碎片化,這套書尤其注重歷史事件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講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繹大時代。故事與故事之間,相互承傳、次序分明,有條不紊地把歷史推向縱深,幫助少年兒童更真實、立體地感知歷史發展的脈絡。 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有鑒于此,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少年讀〈資治通鑒〉》,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少年讀資治通鑒 7·漢朝 目錄
1.少年天子扳倒權臣
2.虞詡增灶退敵
3.馬賢西征
4.“四知”先生
5.豺狼當道,安問狐貍
6.“跋扈將軍”的不歸路
7.掃天下的大丈夫
8.外戚跟宦官火拼了
9.范滂絕命
10.靈帝賣官
11.黃巾起義7D
12.十常侍之亂
13.董卓進京
14.關東聯軍伐董卓
15.義子殺了義父
16.西涼兵變
少年讀資治通鑒 7·漢朝 節選
“哇……” 建初三年(公元78年)的一個夜晚,原本寂靜的皇宮一角傳出嬰兒響亮的啼哭聲,只見暖暖的燈照亮著整個寢宮,一派喜氣洋溢。 一位宮女喜滋滋地對產床上的年輕婦人說:“恭喜梁貴人,是一位小王子。” 漢章帝劉炟聽說后非常高興,給小王子起名劉肇。剛剛生產完的梁貴人雖然虛弱不堪,卻也長出了一口氣,心想:“宮中母憑子貴,這下我算是在宮中站穩腳跟了。” 幾天后,還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梁貴人就遭到打擊。原來,沒有生育的竇皇后宣稱,要將劉肇過繼到自己名下。竇皇后受到章帝的寵愛,娘家又權傾朝野,梁貴人只得忍氣吞聲地同意了。劉肇是章帝的第四個兒子,按立長不立幼的規矩,上面有三個哥哥的劉肇原本與帝位無緣,但是,竇皇后過繼的舉動,徹底改變了劉肇的命運。 從此,竇皇后親自撫養劉肇,并要求宮中封鎖劉肇的生母是梁貴人的信息。四年后,竇皇后設計害死太子劉慶的生母宋貴人,攛掇章帝廢太子劉慶為清河王,改立劉肇為皇太子。梁家人都很高興,私下互相慶賀,竇皇后知道了,決定斬草除根,便找機會誣陷梁貴人的家人謀反。于是,梁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梁貴人也因此抑郁而死。 公元88年,漢章帝病逝,十歲的小劉肇登基即位,這就是漢和帝,竇皇后升為太后。 由于和帝年幼,竇太后開始臨朝聽政,大事小事都是她說了算。竇太后的哥哥竇憲人宮主持機要,他的兄弟們也全都安排在接近皇帝、太后的顯要位置上。不僅如此,竇太后還把竇家的親朋故友任命為朝官或地方官,從而上下勾結,專權放縱。一時之間,竇家的權勢在朝野達到了巔峰。 章帝去世后,都鄉侯劉暢前來吊喪,竇太后很重視,經常召見他。竇憲怕劉暢分了他在內宮的權勢,公然派刺客在皇宮里殺死劉暢,還嫁禍給劉暢的弟弟。真相敗露后,民憤很大。竇太后為了平息民憤,只好將竇憲囚在宮中,等風聲過了再作打算。 和帝聽宮人說起劉暢被殺死時的慘狀,非常難過,見竇憲雖囚在宮中,仍然十分囂張,心里又怕又怒。后來,竇憲害怕竇太后迫于壓力把自己殺了,便請求去攻打匈奴,將功贖罪。 竇憲極有軍事才華,憑著他對匈奴的了解與對兵法的運用,在稽洛山大敗北匈奴,斬殺了一萬三千多人。隨后,竇憲又帶領漢軍追擊匈奴殘兵,出塞三千余里,登上燕然山,命令中護軍班固刻石建立功碑,記錄漢朝的國威。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燕然勒功”。 永元三年(公元91年),和帝下詔讓竇憲回京受賞。竇憲抵京后,立刻進宮面見和帝。當他來到殿前時,官員中有人竟然倡議說:“竇憲將軍為漢室立下千古奇功,我等應當伏身叩拜,稱他為‘萬歲’。” 竇憲聽到了,撫著胡須,得意揚揚地笑了,大有坦然接受的意思。然而大臣韓棱卻站出來,嚴肅地制止,說:“同上面的人交往,不可諂媚;同下面的人交往,不可輕慢。在禮儀上,沒有對臣子稱‘萬歲’的道理!” 那幾名諂諛者聽了,十分慚愧,訕訕退下。竇憲卻狠狠地瞪了韓棱一眼,轉身進了殿。 退朝后,和帝聽侍從說起此事,對竇憲產生了深深的厭惡之情,他在殿中踱來踱去,很久都沒說話。和帝年紀雖小,卻聰慧機智,他縱然有萬千不滿,卻也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因為此時宮中一切事務都要聽竇太后的。 竇憲覺得自己有功于大漢,越發剛愎放縱,不可一世。他的幾個兄弟也都驕縱狂妄,有的擅自征調邊疆各郡的精銳騎兵為自己所用,有的縱容部下與家中的奴仆肆意搶掠百姓的財物、擄掠婦女,京城的商販一見竇家的人立刻關門不做生意,就像躲避強盜一般。 竇憲性情暴烈,睚眥必報,對那些得罪過他的人,甚至只是和他持不同政見的人,他都恨得咬牙切齒,為此培養了一批心腹爪牙,專門進行刺殺報復。有個叫韓紆的官員曾經審理過竇憲的父親竇勛的案件,竇憲便讓門客殺死了韓紆的兒子,用他的人頭祭祀竇勛。 一些正直的朝臣對無法無天的竇憲兄弟非常不滿,擔憂和帝年少,漢室江山被外戚顛覆,便不斷上書進諫,有的甚至以死抗爭。大臣袁安每次談到國家大事,想到年少的天子,總是嗚咽流淚。無奈當時竇氏權傾天下,要想扳倒竇憲,談何容易? 隨著年齡的增長,遍讀史書的和帝越來越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憂慮不安:竇氏父子兄弟竊居高位,宮中充斥著他們的心腹黨羽,如果任由他們發展下去,不久的將來,竇憲恐怕又是一個王莽,漢室江山又要改作他姓。 P1-5
少年讀資治通鑒 7·漢朝 作者簡介
劉娟,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多年從事一線語文教學工作,后進入出版業,做了五年童書編輯,同時進行專業寫作,著有《中華成語故事》《國學啟蒙經典》《中國兒童百科全書》等。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