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長安向西:12位文化學者的田野漫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6217
- 條形碼:9787503966217 ; 978-7-5039-662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安向西:12位文化學者的田野漫寄 本書特色
1.12位文化學者從長安出發,一路向西,歷時30多天,行程7000多千米,走訪絲路上的11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考察近50個博物館、遺址、石窟、文化館、村落及18種傳統樂種,采訪17位民間藝人、11支表演團隊。 2.不同學科、專業的文化學者圍繞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遺存、民間傳統藝術、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進行交流和碰撞。 3.四色印刷,300多張高清圖片,有古跡遺址,有沿途美景,還有途中人無數個難忘的瞬間。 4.復合出版物,掃碼即可欣賞學者們在考察中采錄的古老而優美的民間音樂,仿佛親臨現場。
長安向西:12位文化學者的田野漫寄 內容簡介
2018年10月4日,上海音樂學院“亞歐音樂文化研究中心”邀請10位學者進入到“絲路河西走廊”進行田野考察。考察的具體路線大致分為11程,分別是西安——額濟納——嘉峪關——敦煌——吐魯番——庫車——張掖——武威——蘭州——夏河——天水,考察內容包含黑水城遺址、魏晉時期畫像磚、莫高窟、榆林窟、東千佛洞、西千佛洞、麥積山、柏孜克里克石窟、克孜爾石窟等靜態歷史遺存,以及西安鼓樂、秦腔、曲子戲、吐魯番、庫車民間歌舞、寶卷等活態傳統音樂。本書是在本次考察的基礎上,結合團隊成員每個人不同的專業背景,分別對
長安向西:12位文化學者的田野漫寄 目錄
前言 / 蕭 梅 001
策馬西行跨玉門 回首憑欄古長安 / 任 宏 017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 賀志凌 047
重訪魏晉墓 一日到敦煌 / 溫 和 071
總湊敦煌千余年 西行尋蹤九月天 / 劉曉偉 083
直入敦煌訪窟 淺思遺產困境 / 孫 靜 125
玉關西去火州城 五月蒲萄無數生 / 陳燕婷 141 伊濟勒的河水 博斯騰的鄉愁 / 徐 欣 169
弦管伎樂風俗質 音聲諸國氣序和 / 徐 欣 185 反手折腰 知音者徑入席 / 徐 欣 199
車碾沙痕向安西 胡舞胡樂醉里題 / 寧 穎 215 滿目深秋一望黃 甘州城聽瀚海風 / 魏育鯤 245 三弦意外聲 一抹涼州韻 / 魏育鯤 267
中山橋邊憶金城 劉家峽畔訪佛洲 / 任 宏 285 天映重閣成三界 水墨煙云化十方 / 朱曉峰 317 虔誠感恩天地 音樂暖化人心 / 賀志凌 349
老調聲低回 曲終人不散 / 溫 和 371
長安向西:12位文化學者的田野漫寄 作者簡介
蕭梅 博士,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儀式音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音樂學院亞歐音樂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長。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執委(2011—2019),國際音樂資料文獻大全(RILM)國際聯合會委員(2012—2020)。長年堅持漢族及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撰寫并出版專著、論文百萬余字。在長期的民族音樂學和人類學研究實踐中,形成了中國傳統音樂、儀式音樂、樂器學、生態音樂學、音樂檔案研究和文化遺產研究等學術方向。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