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尋找魚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3289386
- 條形碼:9787533289386 ; 978-7-5332-893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找魚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0歲《尋找魚王》入選中華讀書報“20 年 20 書(童書)” 2019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 榮獲第六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圖書獎 茅盾文學(xué)獎獲獎作家張煒2015年新長篇兒童小說。一段失傳已久的大地故事,一個男孩生命之初的奇幻旅程。傳說中的魚王就藏在山的深處,在一片藍色的霧氣里忽隱忽現(xiàn),連同那些生命不可說的秘密,在瑰麗的月色下,等待著男孩的到來。這個夏天,故事踏著月色,照亮你。★英國切爾滕納姆插畫獎獲獎畫家、繪本《樹葉》作者馬岱姝為本書傾情繪制了精美的小說插圖。作家的話 我們尋找魚,獲得魚。關(guān)于魚的一次次回憶,差不多構(gòu)成了整個童年生活中深邃的情感貯藏。我真想講出一些好的魚故事。我以前講了不止一個,但這一次,我算是講出了藏在心底深處的、從前并沒有多少機會示人的傳奇故事。 現(xiàn)代的孩子生活在網(wǎng)絡(luò)時代,這個時代讓孩子博學(xué),也讓孩子無知。比如關(guān)于大自然的真實感受、肌膚摩擦中才能產(chǎn)生的一些情愫,在這個時代是稀缺的。這是人類生存的大不幸。講述真正具有原生性的大地故事,大概是必須要完成和領(lǐng)受的一個時代任務(wù)。
尋找魚王 內(nèi)容簡介
在干旱貧瘠的邊遠山區(qū),有一位雄心勃勃的少年,立志實現(xiàn)歷代人的夢想.去大山深處找一位傳說中的“魚王”。少年歷盡坎坷,先后找到了兩位神奇的老人,但不知誰是真正的“魚王”。少年*后從他們驚心動魄的生命傳奇和樸實深沉的日常生活中,卻得到了遠比獵魚絕技更為寶貴的東西,這就是通向永恒的精神世界的升華、開啟嶄新的人生意義的探索。
尋找魚王 目錄
2 魚寶貴
3 魚很寶貴
4 立大志
5 尋找魚王
6 鷹之子
7 雪亮的眼睛
8 左貓右爸
9 雪和酒
10 旱手與水手
11 身世
12 魚的故事
13 仇人的故事
14 大嘴魚
15 魚和餌
16 冬天
17 藍色霧幔
18 魚王和族長
19 水世界
20 水洞黑影
21 小石屋之夜
22 魚王
尋找魚王 節(jié)選
我們家在大山深處,那是一幢小石頭房子。我們沒有住在村子里,因為這里沒有多少平坦的地方,沒法建成一個村子。山根下東一戶西一戶的,從這一家到那一家,有時要翻過一座山嶺。 我小時候不知道什么是“村子”,只知道我們就住在“山里”。大家都沒有鄰居,出門常常見不到人,只有山和樹。樹不多也不大。也見不到貓和狗。 我喜歡貓和狗,羊和牛,可是它們都在很遠的地方,走不到我們這兒來。在我五歲的時候,家里終于養(yǎng)了一只貓。這是一件大事。我和貓很快結(jié)成了一伙,一塊兒做些什么,還要瞞著家里的大人。 我和貓?zhí)焯煸谝黄穑y舍難分。可惜這種好日子剛過了兩年,爸爸媽媽就逼著我去做另一件事了。這是我*害怕的事,卻又沒法拒絕。山里好多孩子都得經(jīng)歷這種倒霉的事,大概誰也逃不過。 這就是“上學(xué)”。人要上學(xué),這不知是誰發(fā)明出來的怪事。 沒有村子就沒有學(xué)校,可我們還是得上學(xué)。山里人的辦法太多了,他們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爸爸領(lǐng)我去上學(xué)了,替我背了“學(xué)包”。 我們當(dāng)年不叫“書包”,只叫“學(xué)包”,就是專供上學(xué)用的包。我的這只包是馬蘭草編成的,用桑樹皮做了提系,里面裝了一疊草紙和一根紅桿鉛筆。 翻過兩座不大的山包,來到了一條半干的河谷。就因為這里是河谷的拐彎處,于是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地方:河谷的半邊竟然有一灣綠汪汪的水,岸上還有一小塊平地,那兒長了幾棵黑烏烏的柏樹。柏樹下搭了兩間草棚,這就是我們的學(xué)校。 可能因為這兒有樹有水,又有一塊小小的平地,才被人看中了。從這里往外有一條條小路,它們連接了許多山里人家。 一個戴了老花鏡的斜眼老人就是老師。他住在草棚的里間,那里有火炕和鍋灶,還有一塊石頭支起的木板,是他寫字看書的地方。 外面一間棚子稍大,里面有二十多個石墩;墻上掛了一扇門板,涂成了黑的,用來寫粉筆字。我們上學(xué)的孩子被按在一個個石墩上,開始上課。每人都發(fā)了課本,那是一疊草紙用紙繩訂起來,上面寫了大字,還有畫得歪歪扭扭的圖畫。我從圖中找到了鐮刀和鏝頭,太陽和月亮,還有貓和狗。*讓我喜歡的是一條魚,很大的魚。 這條魚讓我看啊看啊。它又長又扁,有鱗有翅,大眼睛。它是黑墨畫成的,但我總覺得它是一條大紅魚。 我把這條魚對在眼上看一會兒,又推遠了看一會兒,好像它隨時會跳起來一樣。爸爸當(dāng)時就在我身后,他也被這條魚吸引住了,一直在那里看,發(fā)出呼呼的喘氣聲。 棚子里一共有十六個孩子,他們就是全部的學(xué)生。 老師上課時并不依據(jù)課本。他在黑板上又寫又畫,大致是先畫一個物件,然后在物件下邊寫上名字,用一根樹條使勁兒敲打那幾個字,讓我們大聲跟上念。 那時我明白了,要當(dāng)老師就得有畫畫的本事。盡管他畫的物件難看極了,但只要費些力氣總能看出是什么。爸爸頭幾天一直伴我上學(xué),因為他不敢把我一個人扔在這兒。 爸爸對那個斜眼老頭兒不太滿意,說他“渾吃”。這是說他貪吃,吃得多。真的,因為所有家長都要討好他,時不時送來一些吃的東西,什么地瓜花生、土豆芋頭等。有一次我聞到了撲鼻的香氣,原來他灶臺上放了一塊巴掌大的豆腐。我和爸爸都驚呆了。 這老頭兒能吃上豆腐,真是太了不起了。這肯定也是哪位家長送來的。 老師沒有薪水,只收一些吃的東西,有時還能收到一塊粗布,用來做衣服。因為吃飽了沒有衣服穿,這就糟了。 爸爸常常盯著老頭兒的臉看。這臉比一般山里人大和胖。這也證明了他“渾吃”。 爸爸**天送我去上學(xué),大多數(shù)時間都站在棚子里伴我。有一會兒他大概覺得沒意思,就到外面溜達去了。課間休息時,大家都跑了出去,高興得到處竄,圍著兩間棚子轉(zhuǎn)圈,還想爬到柏樹上去。只有兩三個孩子不高興,他們是被硬逼來的,一整天淚水不干。我也不高興,不過我不會哭。 我從棚子里一出來就到處找爸爸,后來發(fā)現(xiàn)他在陡陡的石岸下邊,正蹲在那片綠汪汪的水旁端量著。我往爸爸身邊跑,那個老頭兒就跟過來了。他摘了老花鏡看著水邊的爸爸,一臉的氣憤。 爸爸拍拍手站起來,攀著石階上來。 老頭兒盯著爸爸,嘴角動了動,沒有說什么。爸爸討好地對他笑笑,說:“嗯呀。” 老頭兒說:“你下去干什么?那里什么也沒有!” 爸爸四下瞥幾眼,又回頭看那片水:“這里面也許……有魚哩。” ……
尋找魚王 作者簡介
張煒,1956年11月出生于山東省龍口市,原籍棲霞縣。1973年開始小說和詩歌創(chuàng)作。 作品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外省書》《遠河遠山》《柏慧》《能不憶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等19部;散文《張煒散文年編》20部;文論《精神的背景》《當(dāng)代文學(xué)的精神走向》《午夜來獾》;詩《松林》《歸旅記》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張煒文集》。 1999年《古船》分別被兩岸三地評為“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和“百年百種優(yōu)秀中國文學(xué)圖書”,作者與《九月寓言》分別被評為“九十年代具影響力十作家十作品”。《聲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魚的故事》《丑行或浪漫》《少年與海》《刺猬歌》等作品分別獲得多種獎項。新作《你在高原》獲鄂爾多斯文學(xué)大獎、華語傳媒杰出作家大獎、中國出版集團特別獎、茅盾文學(xué)獎、《亞洲周刊》年度華文小說之首等十余種獎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