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生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6327
- 條形碼:9787520376327 ; 978-7-5203-763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生態卷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圍繞“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三個主題展開。編聚焦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生態補償理論、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和退耕還林工程在民族地區的理論與實踐,是從制度層面對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進行探討;第二編對民族地區傳統生態文化、生態習慣法、生態倫理進行挖掘和整理,是從文化層面為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知識支撐;第三編關注生計轉型、生態移民、生態扶貧和生態旅游,是從實踐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模式、路徑進行探索。很后,對當前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經驗作了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生態卷 目錄
導論 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情況
編 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
章 民族地區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節 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
第二節 我國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現狀及問題
第三節 民族地區的自然資源產權制度:以草場產權制度變革為例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生態補償理論研究進展及其對民族地區的啟示
節 生態補償理論
第二節 對生態補償的理論爭議
第三節 對民族地區自然資源管理的啟示
第三章 生態屏障與生態安全
節 生態屏障與生態安全的含義
第二節 生態安全屏障與區域民族地理
第三節 生態安全屏障的制度建設
第四章 民族地區退耕還林工程的進展、評價與建議
——基于2015年民族地區退耕戶調查數據的分析
節 前言
第二節 2015年民族地區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
第三節 民族地區退耕還林工程的主要成績
第四節 民族地區退耕還林工程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五節 小結與建議
第二編 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
章 少數民族生態習慣法
節 中國少數民族生態習慣法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中國少數民族生態習慣法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中國少數民族生態習慣法的運行機制
第四節 中國少數民族生態習慣法的生態價值
第二章 民族地區的傳統生態知識與生態智慧
節 水資源的利用與維護
第二節 川西南彝族既肥處理與生態維護
第三節 藏族傳統游牧方式的生態價值
第四節 石漠化問題的防治與應對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民族地區的生態倫理
節 南方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態倫理
第二節 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態倫理
第三節 華北與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態倫理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生態文化與聚落景觀
節 本土性生態知識是人類社會與自然互動的結果
第二節 特定的生境造就特定的民族聚落空間形態
第三節 傳統生態知識決定聚落空間的位置選擇與營造
第四節 聚落空間中蘊含著各民族對其生存空間的認知邏輯
第五節 聚落空間景觀的生態知識:以風雨橋為個例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少數民族的本土知識與災害防治
節 少數民族本土知識定義及其與災害的關系
第二節 少數民族的宗教儀式與災害防治
第三節 少數民族的生態知識與災害防治
第四節 少數民族的建筑知識與防災減災
第五節 少數民族的倫理道德思想與災害防治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編 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章 生態建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節 生態建設的實質
第二節 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生計轉型與生態環境變遷
節 生計與生態環境之關系
第二節 傳統生計對生態環境的利用與適應
第三節 生態環境變遷引發的生計轉型
第四節 生計轉型導致的生態環境變遷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中國生態移民進展報告
節 中國生態移民的階段、分類、動因及其影響
第二節 生態移民和易地扶貧搬遷的地方實踐案例
第三節 對生態移民和易地扶貧搬遷的反思
第四章 生態扶貧
節 前言
第二節 生態扶貧研究
第三節 生態扶貧的內涵
第四節 生態扶貧的成效:中華蜜蜂項目的實踐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生態旅游與本土生態知識
節 生態旅游的概念及其內涵
第二節 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第三節 我國生態旅游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我國生態旅游問題的對策
結論 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經驗與對策
節 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
第二節 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索引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生態卷 作者簡介
舒瑜,女,云南文山人。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19年10月-2020年8月美國密歇根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者。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秘書長。長期從事西南少數民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人類學、歷史人類學與物質文化。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