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管弦樂法藝術在中國的實踐與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3060834
- 條形碼:9787103060834 ; 978-7-103-0608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管弦樂法藝術在中國的實踐與創新 內容簡介
大連是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這里不僅孕育了多元交融的新型文化和純正的遼南地域特色文化,也樹立了國內外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的傳奇典范。大連大學音樂學院正是處于這樣一方沃土,它不僅承載著一方文化傳承與發揚的歷史性責任,同時也秉持包容和開放的學術態度。*近幾年,音樂學院勵精圖治,審時度勢,緊抓發展的契機,分別在教育教學、師資建設、學術科研、藝術實踐、音樂文化交流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如今,鑒于近年來音樂學院在教學科研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音樂學院將陸續出版《大連大學音樂學院科研與教學系列叢書》,其中包括學術著作、音樂作品、論文集本等,以此來展現大連大學音樂學院近年來開拓進取的精神和成果,同時,也以此來回報社會各界多年來對大連大學音樂學院發展的關注與支持。
管弦樂法藝術在中國的實踐與創新 目錄
緒論
上篇 1916-1949年艱難的起步
**章 引論
第二章 對西方“古典一浪漫”早期管弦樂法的模仿性寫作
一、綜述
二、關于樂隊編制
三、蕭友梅的開拓性“起步”
四、黃自的管弦樂法中細膩的浪漫情懷
第三章 民族性與色彩性兼而有之的風俗性管弦樂法
一、綜述
二、關于樂隊編制
三、江文也《臺灣舞曲》管弦樂法中的東方色彩
四、《中國狂想曲》《塞外舞曲》《森吉德瑪》的色彩性配器
第四章 革命題材交響樂的戲劇性管弦樂法
一、綜述
一、關于樂隊編制
三、冼星海豐富的管弦樂手法
中篇 1949-1979年中國管弦樂法民族化的初步實踐
**章 引論
第二章 革命題材交響樂戲劇性管弦樂法的深入
一、綜述
二、精細的背景織體與對低音音色的“偏愛”
第三章 風俗性題材管弦樂法風格
一、綜述
二、色彩性管弦樂手法的深入
三、音色開始上升為重要的結構因素
第四章 管弦樂法的“中國化”實踐
一、綜述
二、“音色分離”和“水墨畫意”配器觀念的萌芽
三、弓弦樂器五聲性“潤腔”式手法的引入
四、江文也《汨羅沉流》中的“中國化”現代管弦樂思維
第五章 節慶性題材管弦樂作品的管弦樂法
……
下篇 1980年至今多元并存的全盛時期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上篇 1916-1949年艱難的起步
**章 引論
第二章 對西方“古典一浪漫”早期管弦樂法的模仿性寫作
一、綜述
二、關于樂隊編制
三、蕭友梅的開拓性“起步”
四、黃自的管弦樂法中細膩的浪漫情懷
第三章 民族性與色彩性兼而有之的風俗性管弦樂法
一、綜述
二、關于樂隊編制
三、江文也《臺灣舞曲》管弦樂法中的東方色彩
四、《中國狂想曲》《塞外舞曲》《森吉德瑪》的色彩性配器
第四章 革命題材交響樂的戲劇性管弦樂法
一、綜述
一、關于樂隊編制
三、冼星海豐富的管弦樂手法
中篇 1949-1979年中國管弦樂法民族化的初步實踐
**章 引論
第二章 革命題材交響樂戲劇性管弦樂法的深入
一、綜述
二、精細的背景織體與對低音音色的“偏愛”
第三章 風俗性題材管弦樂法風格
一、綜述
二、色彩性管弦樂手法的深入
三、音色開始上升為重要的結構因素
第四章 管弦樂法的“中國化”實踐
一、綜述
二、“音色分離”和“水墨畫意”配器觀念的萌芽
三、弓弦樂器五聲性“潤腔”式手法的引入
四、江文也《汨羅沉流》中的“中國化”現代管弦樂思維
第五章 節慶性題材管弦樂作品的管弦樂法
……
下篇 1980年至今多元并存的全盛時期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展開全部
管弦樂法藝術在中國的實踐與創新 作者簡介
郭紅喜,生于1978年,博士,副教授,大連大學音樂學院基礎理論系主任,遼南音樂舞蹈藝術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方面的研究。多年來,先后在音樂類核心期刊和省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和音樂作品共23篇,所創作的各類音樂作品獲獎共13次。曾參與和主要負責國家、省部級藝術基金創作項目兩項。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