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好品格帶來好成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2382
- 條形碼:9787505752382 ; 978-7-5057-5238-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好品格帶來好成績 本書特色
【匠心力作,媽媽點贊】 本書由中科院心理所兒童教育發展心理咨詢師、“媽媽不煩”女性平臺創始合伙人暨首席媽媽成長顧問、實戰派親子教育導師景洋老師與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咨詢師、“國培計劃”授課講師、實戰派家庭教育導師小菲老師,二人傾力合作,為中國家庭量身打造的家教精品。 【這是一本所有媽媽們都需要的枕邊書!】 作者根據多年實踐經驗,面對中國家庭與社會環境的特點,在書中有針對性的為廣大父母講解了家庭常見和疑難性的親子教養問題,案例與理論并舉,方法易懂易學。作者希望通過四管齊下,煉就孩子出色品格,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律、勇敢與寬容,許孩子一個積極光明的未來! 【兩位作者將把本書版權收入的50%捐給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留守兒童心理護理公益項目】
好品格帶來好成績 內容簡介
"孩子的品格,決定和影響了孩子的人生基調和高度。 好的品格,能夠幫孩子提升自我控制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讓他今后在無數的人生十字路口前,都做出正確的選擇。可以說,培養孩子的好品格,就如同在孩子的心田種下了一棵如意樹,它能結出財富、人緣、魅力、才華等很多美好的果實。 而要想培養好的品格,不能依靠說教,而要將其融入到一點一滴的生活言行中。《好品格帶來好成績》,由兩位作者帶來多年一線實踐經驗,告訴家長如何從生活、學習的細微處著手,潛移默化地培養和訓練孩子,增強孩子的責任感、自控力、耐力、勇氣、寬容和友善。相信,這些已經讓上萬家庭受益的實操經驗,也能夠啟發每一位希冀孩子能有光明未來的家長們。"
好品格帶來好成績 目錄
前言
**章 遇見有擔當的孩子
讓孩子學會認真——丟三落四的毛病怎么改
讓孩子學會誠實——如何改掉撒謊的毛病
讓孩子真正懂事——“不壓抑自己”和“聽父母的話”可以兼得
讓孩子愛上家務——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勤快的小能手
讓孩子變得主動——如何激發孩子的自驅力
讓孩子變得靠譜——如何改掉做事毛糙的毛病
讓孩子不斷進步——幫助孩子在犯錯中成長
第二章 遇見能自控的孩子
讓孩子學會反思——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省能力
讓孩子學會自立——如何讓孩子擺脫依賴
讓孩子學會收心——如何在玩耍和學習中把握平衡
讓孩子學會專注——如何改掉上課走神的毛病
讓孩子減少拖延——一寫作業就磨蹭該怎么辦
讓孩子擺脫沉迷——如何拯救愛玩游戲的孩子
讓孩子建立界限——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怎么辦
讓孩子學會自律——如何讓孩子從他律變為自律
第三章 遇見有自信的孩子
讓孩子敢于發言——促使孩子積累正向的表現經驗
讓孩子喜歡參與活動——如何消除孩子抵觸活動的心理
讓孩子擺脫焦慮——遇到重要考試“掉鏈子”怎么辦
讓孩子敢說“我能行”——如何正確鼓勵孩子
讓孩子敢于“長大”——孩子心理和行為偏幼稚怎么辦
讓孩子敢于堅持——參加興趣班總是半途而廢是什么原因
第四章 遇見高情商的孩子
讓孩子善意表達——怎樣處理孩子的“無心之語”
讓孩子變得堅強——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不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讓孩子冷靜處事——孩子頂撞老師該如何處理
讓孩子遠離抱怨——如何教孩子正確表達需求
讓孩子接納“二寶”——如何讓“大寶”和“二寶”和睦相處
讓孩子正確面對霸凌——孩子挨打了要不要“以牙還牙”
讓孩子正確處理爭執——孩子之間鬧矛盾,父母要不要插手"
好品格帶來好成績 節選
讓孩子學會認真——舌三落四的毛病怎么改 看著這位媽媽一臉無奈的樣子,景洋老師馬上就想起了女兒桐桐在剛上小學那會兒的情形。有一次,她被選拔參加學校重要的活動,因為走得太匆忙,到了校門口才發現沒有系紅領巾,急得在門口跺腳,都快哭了。后來,正巧班主任老師經過,幫她解決了這個問題。放學后一進門,她就興高采烈地說:“媽媽,你知道嗎?我今天好幸運啊!老師就像從天而降,解決了我的難題!” 這件事情引起了景洋老師的重視,下一次,老師會不會這么恰好就出現呢?物品管理能力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個小事情,長大后可不一定。 小到家庭事務、生活環境,大到工作時的秩序和條理,其實都和這個習慣及能力有關系。有經驗的高管判斷一個中層管理者的工作狀況怎么樣,往往也會從細節觀察。比如:只要看看他的工作臺和車子后備廂就知道了,是整整齊齊、清清爽爽,還是混亂一團、滿滿當當,基本就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如果現在孩子對于物品管理和承擔責任沒有概念,萬一將來手里要掌握更大、更多的資源呢? 到那一天,可能丟的就不是文具,而是文件,不是紅領巾,而是大額資金,那付出的代價和成本未免就太大了! 那么,這個問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粗心大意?不愛惜物品?毛毛糙糙?都有,其中*核心的關鍵點是責任承擔沒做好,而且往往這個后果對孩子自己并未產生多大影響。唯有這次,桐桐有了印象較為深刻的體驗。為什么呢?因為她切身感受到了那個“急”! 那如何能讓孩子做好責任承擔呢?下面是一些非常有效的做法: 1.勇于承擔結果 首先,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出規則。記住,一定是孩子參與制定并能夠做到的,并把“承擔結果”放在**條。 當有類似事件發生時,先讓孩子認真梳理當時自己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如果是可以避免的,那就自己承擔;如果是意外發生的情況,那就由爸爸媽媽承擔。這就叫劃分清楚責任。 那么,怎么承擔物品的損失呢?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丟失的物品。 零花錢不夠用,可以先向爸爸媽媽借,但有借就要有還,并寫上日期——給予一點壓力,讓孩子以后盡量避免損失。 2.圖表法:上學日,前一天晚上做好物品準備 從書包到日常用品到衣物都盡量按照清單準備,避免第二天早上手忙腳亂、遺忘東西。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定物品使用管理習慣表,見表1—1: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根據孩子的日常需要,將此表細化。 3.在學校和家里,用過的文具及時收納和清點 當然,孩子在初期一定會常常忘記,不過慢慢地就會形成習慣。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編點順口溜來記憶,比如: 尺子橡皮作業本, 文具課本全收齊, 我是整理好能手, 良好習慣小事起! 桐桐后來雖然還會偶爾丟一兩樣東西,但頻次明顯下降了很多。 其次,除了上面三條規則外,結合孩子的年齡段,還要做另一個重要的引導,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動解決問題的意愿。 4.惜物的意義——物品到底是怎么來的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勤儉節約的好傳統,一般家長在家里也會經常和孩子說:要愛惜物品,不能浪費!但很多孩子不太能聽進去。原因是什么呢? 其實,這個物品除了使用功能外,并未和孩子本人發生連接關系。他只看到了物品的價格、外觀、功用,并不了解這件物品是怎么做出來的,怎么才能干辛萬苦地到他手里。P3-6
好品格帶來好成績 作者簡介
景洋老師,實戰派親子教育導師,中科院心理所兒童教育發展心理咨詢師,中華兒童基金會“留守兒童心理護理公益項目”導師,“媽媽不煩”女性平臺創始合伙人暨首席媽媽成長顧問。畢業于中科院心理所兒童教育發展心理學專業,曾任世界五百強企業高管,倡導“積極教育”“親子共同成長”理念,為國內多所中小學師生及企業家群體做過心理講座及培訓,家長公益講座影響數十萬人。 小菲老師,親子咨詢培訓師,兒童行為及心理問題研究者,實戰派家庭教育導師,“國培計劃”授課講師,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咨詢師,“小菲老師說育兒”自媒體賬號主理人,“APLRE五項修煉”創始人。曾進入多所學校和機構開展公益講座,影響數萬名父母正視家庭教育理念并做出改變,通過咨詢幫助2000多名孩子和家長走出教養的誤區。在保證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幫助孩子們重塑自信,取得學業上的大豐收。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