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故事里的中國印象:一生終于一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020195
- 條形碼:9787549020195 ; 978-7-5490-201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故事里的中國印象:一生終于一事 本書特色
在希望小學支教的日日夜夜,她的內心都被愛盛滿,**次覺得自己很強大,相信自己可以為孩子們點亮希望的火把。對人來說,*大的快樂、*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故事里的中國印象:一生終于一事 內容簡介
《一生終于一事(敬業奉獻卷)》選取《沙漠赤子》《破希望》《來自鄉村的寒酸禮物》等35個故事為廣大讀者展示普通人擺脫貧困,爭取幸福生活的奮斗歷程。
故事里的中國印象:一生終于一事 目錄
破希望
來自鄉村的寒酸禮物
媽媽能看見
當你被包了棉花的仙人掌刺痛
攝影師干全興記錄貧困,呼喚幸福
對話
懷念
人生何處無風景
老張的虎杖
趙中:我不是純粹的環保主義者
夏日塔拉的角落
吃土豆的人
鄉村風景
高天上流云
要不要告訴孩子世界的真相
《蝸牛》:一群青年回歸鄉土的嘗試
孩子王
沙漠里的魚
“高考狀元縣”光環下的教育困局
沉默的少年
對一份調查問卷的分析
蒲草韌如絲——會寧母親
從黃昏到黎明——每天上學都是一次“長征”
歌聲
水啊,水
有這樣一群孩子
幸福是什么——青海支教日記
漂流·體驗·感悟一大山深處的接力
拯救西瓜,拯救心靈
紅粉筆
常輝法師的家事
重走烏蒙
孩子,請仰望星空,大聲說出你的夢想
有多少人在等待桃花盛開
故事里的中國印象:一生終于一事 節選
《一生終于一事(敬業奉獻卷)》: 沙浴習俗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寓意,是六老漢沙漠傳奇人生的生動體現,其對常年在地窩子里鉆出鉆進的“沙老鼠”們來說,就是浴沙而生。 沙漠是怎么形成的,孩子們看的《十萬個為什么》一書中已經有答案了,這里無須回答,但八步沙治沙造林的六個老漢是怎么形成的,卻是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 沒有新墩嶺就沒有八步沙。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告訴我,八步沙林場*初誕生于新墩嶺。20世紀60年代,因為人為對植被的破壞,再加上天旱少雨,沙塵肆虐,糧田大面積失守。一天,在與八步沙一河之隔的新墩嶺一塊旱地里,父親羅朝明意外發現一個奇跡:沒有草的地方麥苗一株無存,而有草的地方麥苗也綠旺旺地活著。生命的這個細節,讓父親喜出望外,其所展示的道理讓父親幡然醒悟:那就先把草種上,把樹栽上,然后再種上莊稼。父親理解,所謂植被,就是土地的綠被子,由植物們用自己的根根、枝枝和葉葉編織而成,離開了這個綠被子,土地就死了。林場要想生存,必須首先恢復植被。父親那輩子人,有了認識,就會有行動。第二年一開春,父親就與土門隊的羅文奎(羅元奎兄)、和樂隊的程海等人帶著林場的群眾,從土門林場購來8萬多株樹苗,一口氣栽在新墩嶺周圍的風沙前沿上。第二年,60%的成活率又激勵父親邁出了大膽的一步,他辭去了生產隊長一職,承包了新墩嶺這塊棄耕還林的土地,建起了一個林場。一開始,父親只帶著兩個人,后來發展到七個人。而到了不毛之地八步沙,雖然歿的歿,病的病,退的退,但總有人跟上來接替,*后還是六個人。郭萬剛說,到了1981年,自己被病倒的父親從供銷社拽回來接替父親上陣,還是六個人。六個剛好,一個地窩子能睡三個人,六個人正好兩個地窩子。 六老漢就是這么來的,很簡單。不僅僅是六個老漢,六個老漢身后還跟著六個老婆。郭萬剛的老伴陳迎存和郭萬剛是一個村的人,17歲時就和郭萬剛跟著公公和婆婆栽樹了。她的父母雖然不在六老漢之中,但也跟著六老漢栽了一輩子樹。回憶起被沙漠化的青春歲月,陳迎存說,風沙大的時候,人在田間勞動,面對面都看不清對方的面孔。而地里的莊稼,剛一長出來就被風沙拔掉。老天不讓種莊稼,大家只好去栽樹。每一天,自己要挖一千個窩窩、栽一千棵樹樹,用麥草壓下的樹都是不怕風沙的檸條、梭梭和花豹。種樹離不開水,八步沙沒有水,家家就趕著一頭毛驢從土門鎮拉。不只是年輕時栽樹,陳迎存一直到有了孫子才停了下來。郭萬剛之子郭翊雖然沒有進入林場,但在土門鎮另外一個治沙企業任職。郭翊對爺爺栽樹還有印象。他記得,天不亮爺爺就要背上干糧步行七公里去林場。到了父親治沙的時候,已經有了自行車,父親每天把干糧往自行車上一挎就出發了。而他從10歲就開始經常給父親送衣服什么的。他清楚地記得,那時候沒有電,到了晚上,林場一片漆黑,風沙把父親住的土坯房吹得瑟瑟發抖。作為林場領導,又是黨員,父親無疑是林場的“大個子”,天塌下來都要父親支撐,父親的壓力當然*大。記得,自己半夜起來,經常會看見父親一個人坐在炕上默默發呆,那個樣子讓人很是心疼。 這一對母子的講述,給我描繪出一幅八步沙人抗擊風沙的風情圖。 在八步沙林場,我看到了一個《八步沙林場造林碑記》,還看到了一個《五五沙塵暴警世鐘銘》。前者,記述了六老漢治沙的功績,后者則銘刻著一場奪去了古浪縣23個孩子生命的沙塵暴。那是1993年5月5日17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像一面通天接地的“塵墻”鋪天蓋地淹沒了整個古浪……這是古浪的一場劫難。包括六老漢在內的全體古浪人,在這一場持續了近兩個小時的沙塵暴中沒有后退半步,而六老漢是中流砥柱。當時,六老漢都在八步沙看林子,大家都成了沙雕一樣的人兒。六老漢可能就是經過這一場巨大的“沙浴”而成為英雄群雕的。 ……
故事里的中國印象:一生終于一事 作者簡介
《讀者》(原創版)編輯部,《讀者》(原創版)系《讀者》系列刊物,是《讀者》雜志拓展原創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該編輯部系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專業期刊出版運營部門,現出版《讀者》(原創版)、《讀者欣賞》(旬刊)等6種雜志,并進行相關圖書、新媒體產品的研發業務。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