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72442
- 條形碼:9787302572442 ; 978-7-302-57244-2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以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為研究對象,研究了該復合膠凝材料體系水化動力學模型,為現代復合膠凝材料的水化動力學建模提供了框架,可供高校和科研院所土木工程等專業的師生以及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本書入選“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叢書”系列。
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純C3S單礦出發,建立水化動力學模型,在C3S水化動力學模型的基礎上,考慮硅酸鹽水泥的水化機理、以石英為代表的惰性摻合料的物理作用和以礦渣為代表的火山灰材料的化學反應,層層遞進,清楚詳細地說明了不同形式的水泥水化動力學的聯系和區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對于了解摻加不同摻合料的水泥水化速率、水化產物的生成過程和硬化水泥的物相組成有重要的意義,使水泥水化動力學體系更加完善。
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研究 目錄
目錄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2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機理研究進展
1.2.1水泥水化機理
1.2.2礦渣水化機理
1.2.3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機理
1.3水泥基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概述
1.3.1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
1.3.2礦物摻合料水化動力學模型
1.4水泥基材料水化動力學研究方法概述
1.4.1化學結合水法
1.4.2CH定量法
1.4.3等溫量熱法
1.4.4化學收縮法
1.4.5電導率方法
1.4.6選擇性溶解法
1.4.7圖像處理法
1.4.8XRD全譜擬合定量法
1.5現有模型研究中的缺陷與不足
1.6本書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7本書章節安排
第2章原材料與實驗方法
2.1原材料
2.2實驗方法
2.2.1實驗樣品制備
2.2.2等溫量熱實驗
2.2.3孔溶液離子濃度測定
2.2.4化學結合水量
2.2.5熱重分析
2.2.6掃描電子顯微鏡背散射電子像分析
2.2.7掃描電子顯微鏡二次電子像分析
2.2.8XRD全譜擬合定量分析
第3章典型晶體成核與生長模型推導過程及其缺陷
3.1JMAK模型
3.1.1基本假設
3.1.2推導過程
3.2BNG模型
3.2.1基本假設
3.2.2推導過程
3.3實例計算
3.4模型缺陷
3.5建模方向
3.6本章小結
第4章純C3S水化動力學模型
4.1C3S水化動力學-熱力學模型
4.1.1熱力學模型基本假定
4.1.2C3S溶解動力學
4.1.3CSH成核速率
4.1.4CSH沉淀速率
4.1.5CH沉淀速率
4.1.6孔溶液液相屬性
4.1.7動力學參數敏感性分析
4.2純C3S動力學擬合過程及結果
4.2.1動力學模型擬合方法和過程
4.2.2純C3S動力學擬合結果
4.3溫度對純C3S水化動力學的影響
4.4粒徑對純C3S水化動力學的影響
4.5本章小結
第5章純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
5.1純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
5.1.1硅酸鹽水泥早期水化動力學模型
5.1.2硅酸鹽水泥后期水化動力學模型
5.2純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計算過程
5.3水灰比對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的影響
5.3.1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
5.3.2不同水灰比的硅酸鹽水泥的動力學模型參數驗證
5.3.3硬化漿體物相組成計算分析
5.4溫度對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的影響
5.4.1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
5.4.2硬化漿體物相組成計算分析
5.5本章小結
第6章惰性摻合料對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的影響
6.1含惰性摻合料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
6.1.1惰性摻合料在硅酸鹽水泥水化過程中的作用機理
6.1.2含惰性摻合料的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推導
6.2含惰性摻合料的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
6.3石英粉細度和摻量對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的影響
6.3.1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
6.3.2硬化漿體的物相組成計算分析
6.4溫度對惰性摻合料在水泥水化硬化過程中作用效果的影響
6.4.1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
6.4.2硬化漿體物相組成計算分析
6.5本章小結
第7章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
7.1水泥-礦渣復合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推導
7.1.1礦渣反應過程中的基本參數確定
7.1.2水泥礦渣復合材料水化動力學實驗數據
7.1.3礦渣水化動力學的模型推導
7.2水泥-礦渣復合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方法與過程
7.3常溫條件下水泥-礦渣復合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計算
7.3.1水泥-礦渣復合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結果
7.3.2硬化漿體物相組成計算分析
7.4高溫條件下水泥-礦渣復合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計算
7.4.1水泥-礦渣復合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擬合結果
7.4.2硬化復合膠凝材料漿體的物相組成計算分析
7.5本章小結
第8章結論與展望
8.1研究結果
8.2主要學術貢獻和創新點
8.2.1主要學術貢獻
8.2.2創新點
8.3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附錄A純C3S水化動力學模擬計算過程
A.1純C3S水化動力學模型離散化
A.2純C3S水化動力學模型計算框架
附錄B純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擬計算過程
B.1純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離散化
B.2純硅酸鹽水泥水化動力學模型計算框架
附錄C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動力學模擬過程
C.1礦渣火山灰反應動力學模型離散化
C.2水泥-礦渣復合材料體系水化動力學模型計算框架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展開全部
水泥-礦渣復合膠凝材料水化動力學模型研究 作者簡介
張增起,先后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2014)、博士(2019)學位,師從閻培渝教授,獲得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稱號、土木工程系學術新秀、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中國硅酸鹽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019年1月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后支持計劃。研究方向主要涵蓋復合水泥基材料水化動力學、新型水泥基材料體系水化機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工業固廢的處理應用等。近五年來,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多項基金委科研項目;發表期刊論文20余篇(SCI第一/通訊作者10余篇,他引100余次);參編專著1部、標準規范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