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對他人的損害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1349
- 條形碼:9787100101349 ; 978-7-100-10134-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對他人的損害 本書特色
作者喬爾·范伯格(1926-2004)是美國當代著名法哲學家,長期在美國多所著名大學任教,他的著述頗多,在法哲學領域學術影響重大。《哈佛法學評論》稱他在“政治和社會哲學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實際上,在過去十五年里從事法學理論和道義責任理論寫作的人都從他的身上獲益巨大”。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對他人的損害 內容簡介
本書四卷本(19841988)是范伯格很重要的、也是學術影響力優選的著述之一。基于刑法自由主義的立場,范伯格圍繞著“損害”和“侵犯”這兩個關鍵詞闡述了刑事立法應有的道德界限,超出此,則會破壞刑法的正當性。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對他人的損害 目錄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對他人的損害 作者簡介
喬爾·范伯格(Joel Feinberg),美國著名法哲學家和政治學家,1926年10月19日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2004年3月29日卒于亞利桑那州圖森市。被譽為美國法哲學領域近三十年來*具影響力的人物。范伯格在道德、社會及法哲學領域的卓越研究為他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其作品涉及倫理學、行為科學、法哲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尤其對國家管制與個人權利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他一生著述頗豐,撰寫了《原因與責任》(Reason and Responsibility)、《社會哲學》(Social Philosophy)等11部著作,發表論文90余篇。其中,為他帶來*高學術聲譽的著作當屬1984年至1988年間陸續出版的《刑法的道德界限》(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這部四卷本的著作反映了范伯格最感興趣的核心議題,即自由主義。圍繞著自由主義這個核心議題,范伯格還研究了諸多相關議題,如損害、利益、表達自由、刑罰、責任、權利、墮胎、色情等。總體上看,范伯格是一個溫和的自由主義者。 方泉,女,安徽蕪湖人,法學博士,現為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澳門刑事法研究會副會長。著有《犯罪論體系的演變》、《罪刑均衡論》、《技術制衡下的網絡刑事法》等;發表論文《犯罪化的正當性原則——兼論范伯格的限制自由原則》《法學》、《略論刑法學中的“事”與“器”》《中外法學》、《澳門與內地移交逃犯的法律問題——兼議澳門(刑事司法互助法)的原則規定》(《中國刑事法雜志》)、《澳門刑法中的連續犯研究》(《澳門科技大學學報》、《行為與罪責:基于網絡技術的幾點適應性考慮》《北親大學學報(哲社版)》)、《罪刑均衡的立法實現》(《法學評論》)等20余篇。另主持多個澳門基金會研究項目。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