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產科心臟病學(妊娠期心臟病患者臨床管理實用指南中文翻譯版)(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92603
- 條形碼:9787030692603 ; 978-7-03-06926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產科心臟病學(妊娠期心臟病患者臨床管理實用指南中文翻譯版)(精) 內容簡介
本書從產科學與心血管病學相結合的視角出發,以實用性為宗旨,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優選心血管疾病負擔以及成立孕心團隊的必要性及實施策略;結合多學科專家的臨床經驗和交叉領域的新進展,系統介紹了妊娠前期、中期前及后期的心血管、麻醉、兒科及護理相關管理:從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篩查及干預(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病、血管夾層、急性冠脈綜合征、肺動脈高壓、心律失常、心內膜炎,血栓栓塞和羊水栓塞等),妊娠風險評估及干預(心血管風險的分層、心血管疾病患者終止妊娠和避孕方法的選擇等),妊娠期心血管疾病處理(用藥、手術、心肺復蘇等)及多學科團隊(母胎醫學、心血管醫學、麻醉、新生兒科、分娩和重癥醫學、護理人員等)協作管理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孕產婦,優選程度降低相關妊娠風險。 本書內容翔實、全面,適用于產科醫師、心血管內外科醫師、兒科醫師、麻醉科醫師及護師閱讀參考。
產科心臟病學(妊娠期心臟病患者臨床管理實用指南中文翻譯版)(精) 目錄
第1章 心血管疾病負擔 1
孕產婦死亡評審 3
第2章 孕心團隊 7
**節 多學科團隊 8
第二節 我們的經驗 8
第三節 “三位一體”方案 12
第3章 妊娠心血管生理學及其臨床意義 14
**節 心血管生理性適應 14
第二節 心臟結構 18
第三節 分娩時和分娩后 19
第四節 區別生理和病理變化 22
第五節 妊娠期間常見的心臟疾病 23
第4章 孕前護理:心臟風險的優化 29
**節 疾病的范疇 29
第二節 孕前咨詢 30
第三節 產婦和胎兒的風險評估 30
第四節 孕前咨詢:了解短期風險和長期風險 35
第五節 妊娠備選方案 38
第5章 心臟病患者終止妊娠和避孕方法的選擇 42
**節 心臟病婦女的避孕考慮 42
第二節 如何為患有心臟病的育齡婦女提供避孕相關建議 43
第三節 避孕方法 43
第四節 心臟病患者避孕注意事項 48
第五節 心臟病婦女人工流產的注意事項 55
第6章 心血管癥狀:是妊娠的原因還是心臟的問題 64
**節 有可疑心血管癥狀患者的基本治療方法 64
第二節 心血管疾病工具包(CMQCC工具包) 65
第三節 妊娠期常見心臟癥狀 67
第7章 妊娠期的心臟診斷性檢查 78
**節 妊娠期的特殊注意事項 78
第二節 妊娠期的輻射暴露 79
第三節 妊娠期的實驗室檢查 79
第四節 X線胸片 80
第五節 心電圖 81
第六節 心臟節律監測 81
第七節 超聲心動圖 81
第八節 運動負荷試驗 82
第九節 核灌注檢查 83
第十節 心臟磁共振成像 83
第十一節 下肢超聲檢查 84
第十二節 通氣-灌注閃爍成像 84
第十三節 肺CT血管造影 84
第十四節 冠狀動脈計算機斷層血管造影 85
第十五節 左心導管術 85
第8章 妊娠合并心臟病的麻醉與鎮痛 91
**節 麻醉風險的分級評估 91
第二節 妊娠合并心臟病分娩鎮痛原則 96
第三節 妊娠合并心臟病剖宮產麻醉原則 100
第四節 產科急癥 101
第五節 心血管急癥 102
第9章 妊娠期抗凝 105
**節 妊娠期生理變化 105
第二節 妊娠期可能需要抗凝治療的母體心臟病變 106
第三節 妊娠遺傳性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療的其他考慮因素 107
第四節 抗凝治療有哪些不同的選擇 110
第五節 妊娠前 114
第六節 分娩計劃 115
第七節 產后出血的風險 116
第八節 產后 116
第九節 橋接抗凝 117
第十節 避孕 117
第10章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臟病 123
**節 分流 129
第二節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132
第三節 右心室流出道梗阻 133
第四節 其他復雜的先天性心臟病 133
第五節 孕前和妊娠期咨詢 136
第11章 妊娠合并瓣膜性心臟病 142
**節 妊娠期瓣膜性心臟病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143
第二節 特殊心臟瓣膜病損傷 146
第三節 風險評估 151
第四節 生物瓣膜與機械瓣膜 152
第五節 心臟瓣膜病女性的孕前咨詢 152
第12章 妊娠期心肌病 158
**節 什么是心肌病 158
第二節 妊娠對心肌病的影響 159
第三節 妊娠期心肌病的發病率 160
第四節 擴張型心肌病 161
第五節 肥厚型心肌病 164
第六節 罕見的心肌病 164
第七節 心肌病婦女妊娠護理 165
第八節 分娩計劃 169
第13章 妊娠期血管疾病和血管夾層 175
**節 流行病學 175
第二節 血管疾病 176
第三節 妊娠期血管并發癥 179
第四節 女性血管疾病的管理 183
第五節 分娩管理 185
第六節 產后護理 186
第14章 妊娠期急性冠脈綜合征 192
**節 發病率 192
第二節 妊娠期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病因學 192
第三節 妊娠相關性心肌梗死的診斷 194
第四節 妊娠期心肌梗死的管理 195
第五節 分娩計劃 197
第15章 妊娠期肺動脈高壓 201
**節 定義 201
第二節 診斷 203
第三節 妊娠風險和產前醫療 204
第四節 管理策略 205
第五節 妊娠的考慮因素 207
第六節 分娩計劃 209
第七節 胎兒和新生兒結局 210
第八節 分娩后 211
第16章 妊娠期心律失常 214
**節 妊娠期心悸的病因 214
第二節 疑似或已知心律失常孕婦的治療方法 214
第三節 妊娠期高危風險評估 216
第四節 妊娠期常見心律失常 217
第五節 妊娠期的管理與選擇 220
第六節 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心臟手術 225
第七節 心律失常患者在臨產和分娩時慎用的常用藥物 226
第八節 分娩計劃 226
第九節 產后隨訪 227
第17章 血栓栓塞與羊水栓塞 231
**節 肺栓塞 231
第二節 羊水栓塞 236
第18章 妊娠期心內膜炎 241
**節 臨床特點 243
第二節 診斷 243
第三節 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基本原則 245
第四節 需要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心臟病 246
第五節 妊娠期間需要預防心內膜炎的手術 247
第六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防方案 248
第七節 妊娠期心內膜炎的處理 248
第19章 妊娠期心臟手術 252
**節 妊娠期心臟手術 252
第二節 心臟外科手術的母嬰并發癥 255
第三節 妊娠期體外循環 255
第四節 改善體外循環期間胎兒結局 255
第五節 剖宮產聯合體外循環手術可能獲益的臨床方案 256
第六節 麻醉注意事項 257
第20章 妊娠期心血管用藥 260
**節 藥品風險分類 260
第二節 妊娠期藥動學 261
第三節 妊娠期用藥 262
第四節 高血壓 265
第五節 心力衰竭 266
第六節 哺乳期的用藥安全 267
第21章 妊娠期中的心肺復蘇 270
**節 發病率 270
第二節 產婦心搏驟停的病因和危險因素 272
第三節 妊娠期實施心肺復蘇的挑戰 273
第四節 妊娠患者心搏驟停實施心肺復蘇的方法 275
第五節 妊娠時心肺復蘇應如何調整 276
第六節 基本生命支持 277
第七節 高級心臟生命支持 278
第八節 不推薦胎兒評估 279
第九節 圍生期剖宮產術(復蘇性子宮切除術)和5分鐘規則 279
第十節 體外生命支持 281
第十一節 心搏驟停后護理 281
第十二節 產婦心搏驟停的預后及遠期結果 282
第十三節 產婦心搏驟停后新生兒的結局及影響胎兒存活的因素 282
第十四節 制度規劃 283
產科心臟病學(妊娠期心臟病患者臨床管理實用指南中文翻譯版)(精) 節選
第1章心血管疾病負擔 要點 美國是世界上孕產婦死亡率不斷上升的八個國家之一 心血管疾病是美國孕產婦間接死亡的主要原因 除了人口統計數據外,孕產婦死亡率定性審查對于了解孕產婦死亡率也至關重要 質量管理工具包、改進項目和安全包的應用已被證明可以降低加州孕產婦死亡率 圍生期質量協作的實質是將病情相關團隊聚集在一起,以實現改善孕產婦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共同目標 引言 一直以來,全世界為了取得可靠的孕產婦死亡率數據做出了巨大努力。雖然報告制度的不同增加了統計難度,但是,*近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UNICEF)、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 United Nations Fund for Population Activities, UNFPA)、世界銀行集團和聯合國人口司等仍發表了關于 1990—2015年死亡率統計的執行摘要。他們的目標之一是建立精確的、國際統一的孕產婦死亡率的衡量標準,以幫助聯合國實現2015年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新千年目標。這一精確的衡量標準可用于不同國家地區的水平比較,并為估算值不確定的特定國家或地區提供參考。數據顯示,全球孕產婦死亡率已較前下降了44%,然而一些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醫療負擔依然沉重, 2015年全球99%的孕產婦死亡事件源自這些地區。調查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孕產婦死亡占全球的大多數,高達66%。 編者結合2003—2009年的數據分析了WHO對全球孕產婦死因的系列研究: 73%的死亡病例是由產科直接原因造成的,其中出血占 27%,高血壓占14%,栓塞占2%,膿毒血癥占10%,流產占9%,其他直接原因占24%;其余約27%由產科間接原因造成。在國際上,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僅占據孕產婦死亡原因中的一小部分(1.6%)。 與所有其他資源豐富的國家不同,美國的孕產婦死亡率上升驚人,使其*近受到關注。美國每年約有 700名婦女死于妊娠或相關并發癥,并且存在明顯的種族和人種差異,黑種人與印第安婦女的孕產婦死亡率是白種人或亞洲婦女的 2~ 4倍(圖 1.1)。孕產婦死亡率的種族差異是所有公共衛生指標中*顯著的差異,這促使諸多組織動員地方乃至國家盡力消除這種差異。孕產婦死亡率數據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兩個分支部門提供,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NCHS)提供數據用于計算WHO定義的孕產婦死亡率(妊娠或終止妊娠后 42天之內死于妊娠或相關治療),該定義是根據死亡證明書上的國際疾病分類代碼確定的。死亡證明記載的死因可從 CDC公開獲得,但人們對數據質量表示懷疑并認為 42天的時間界限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自 2007年以來 NCHS官方就沒有公布過美國孕產婦死亡率。 圖1.1 2011—2013年美國不同年齡段、種族的孕產婦死亡水平差異 CDC的生殖衛生部門與美國婦產醫師學會合作,于 1986年建立了孕產婦死亡監測系統( Pregnancy Mortality Surveillance System,PMSS)以明確孕產婦死因及危險因素,從而對其進行更全面評估。從分娩 /流產期間及之后12個月內任何原因導致的孕產婦死亡(妊娠相關死亡人群)著手,對死亡證明及*近的相關出生證明的所有數據進行審核,以確定死因是否與妊娠或妊娠期健康管理有關(妊娠相關死亡率)(框 1.1)。 *新美國妊娠相關死亡率報告統計了 2007—2016年的相關數據,孕產婦死亡率為 16.7/10萬。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 26.5%),包括心血管疾病程度(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15.5%)及心肌病( 11.0%)(圖 1.2)。死因前五位的疾病還有既往疾病( 14.5%)、感染( 12.7%)和出血( 11.4%)。與 2006—2010年的數據相比,出血、妊娠高血壓和麻醉并發癥在死因構成中所占比例下降,而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在死因構成中所占比例則顯著增加(圖 1.2)。 圖1.2 美國五個時期的孕產婦死亡原因[引自Creanga AA,et al. Obstet Gynecol.2015;125(1):5 -12.引用已經過許可] 孕產婦死亡評審 目前的重點是在美國各州重建以州為單位的孕產婦死亡評審委員會( Maternal Mortality Review Committees,MMRCs),紐約市與華盛頓特區獨立的 MMRC也包括在內,其目的是核查美國所有孕產婦死亡的原因、預防及可改進之處。目前約 2/3的州已經建立了 MMRCs,由多學科委員會組成,利用所有可用的數據來源而非僅憑死亡證明來鑒定、審核并分析孕產婦死亡率數據(如醫療記錄、尸檢報告和社區信息)。 對育齡期女性的影響 全球孕產婦間接死因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及腫瘤,這種疾病負擔是醫療人員需要解決的一項重大挑戰。也就是說,需要協調各專業專家的治療方案,使得大多數病例達到*佳結局。研究表明,在美國國家層面,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妊娠婦女數量明顯增多,專業團體呼吁積極采取行動,以確定美國因分娩死亡婦女的潛在特征。在美國,已被列入與孕產婦死亡相關的主要特征,包括黑種人、年齡超過35歲和產前保健缺失。 相較于國家人口動態統計數據分析, MMRC可進行調查研究并*終采取行動以預防孕產婦死亡事件。這種可將審查轉化為行動的能力已經致力于發展多維度圍生期質量協作,這代表了公共衛生機構、專業團體、醫院聯盟和患者主張之間的多級合作關系。 2014年成立的國家孕產婦安全協會借鑒了MMRCs的經驗教訓,并開發了針對導致孕產婦死亡*可預防原因(包括出血、高血壓和靜脈血栓栓塞等)的國家安全包( national safety bundles)。加州孕產婦質量保健合作協會(見)在全國率先廣泛采用安全包(框1.2)并發表關鍵實施工具包( key implementation toolkits),加利福尼亞州的孕產婦死亡率則從2006年的16.9/10萬明顯下降到2013年的7.3/10萬,緊接著 CMQCC又啟動了妊娠心血管疾病工具包(另請參閱:加州孕產婦優質護理合作組織,加利福尼亞州,公共衛生部,加利福尼亞州出生與死亡統計主卷, 1999—2013;www. cmqcc.org)。心血管疾病工具箱的細節將在第6章討論。 雖然許多州已經成立了圍生期質量協作組(Perinatal Quality Collaboratives,PQCs),但多個團體和規程的同時運轉也面臨諸多潛在挑戰。在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孕產婦死亡評審委員會不僅通過數據驅動顯示工作進展,并針對產科出血和子癇前期等直接病例制訂了質量改進( quality improvement,QI)教材和QI協作方案, PQC應當有支持快速數據循環的系統來測量QI措施的進展。加利福尼亞州已經建立了基于網絡的系統,即CMQCC孕產婦數據中心,出生證明與出院診斷文件和病例審查等其他病歷秘密鏈接。另外,數據中心允許整個州的 QI項目進行交互式分析。整個過程由機構審查委員會批準并接受其持續監督,加利福尼亞州公共衛生部(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CDPH)衛生統計與信息中心也將每月向CMQCC提供部分去識別化的信息。 CMQCC接收了加利福尼亞州96%以上的產科母嬰出院數據文件,這些文件可與出生證明自動鏈接(框 1.3)。 總之,為了應對美國孕產婦死亡率升高的局面, MMRCs已經重新建立,其任務是通過州立圍生期質量合作協會將其發現轉化為行動。盡管這一模式在許多州仍處于初期階段,但加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等已建立 MMRCs的州正逐步呈現出令人鼓舞的成果。 (孫浩楠 李林杰 楊清 譯) 參考文獻
產科心臟病學(妊娠期心臟病患者臨床管理實用指南中文翻譯版)(精) 作者簡介
A.B.哈米德,醫學博士,美國心臟病學會會士,美國婦產科學會會士,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母胎醫學和心臟病學教。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