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一本書讀懂碳中和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88341
- 條形碼:9787111688341 ; 978-7-111-6883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本書讀懂碳中和 本書特色
實現碳中和的4項關鍵要素、3大支撐體系 6個重點行業,11個認知誤區……產業政策布局、企業減排路線圖、從理念到個人行為一本書,全景展現碳中和背景下的行動指南。
一本書讀懂碳中和 內容簡介
什么是碳中和?為什么要耗時40年之久?實現碳中和,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大到跨國貿易,小到細胞呼吸,碳排放無處不在,與我們息息相關。氣候變化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面臨的優選威脅,任何一個個體都無法逃避優選變暖的現實。為應對這一巨大挑戰,各國正在開展一場少有的大規模合作行動。基于此,我國提出“30·60”雙碳目標(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優選減排的戰略意義重大。本書將從碳中和的提出背景開始,逐步為你講解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要素有哪些,我國各行業碳中和的實現路徑與轉變機遇是什么,以及政府、企業、個人該怎么做。讓我們一起,探究中國經濟社會未來40年的發展脈絡,揭開碳中和的神秘面紗!
一本書讀懂碳中和 目錄
推薦語
前言
第1章 當我們說起碳中和,我們在說什么 001
什么是碳中和 003
碳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化,人類生存發展面臨危機 003
全球快速變暖,自然環境面臨威脅 003
《巴黎協定》確定了全球平均氣溫上漲幅度控制目標 005
我國碳排放量高,能源活動排放占比大 006
未來數十年全球共同行動指南 008
碳達峰、碳中和的概念體系 008
2021年:我國碳中和元年 010
各國主動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潮流,分別宣布凈零或碳中和目標 010
為實現碳中和,國內外領先企業這么做 012
為什么提出碳中和 015
實現碳中和,不只是一種責任 015
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為什么是現在 019
我國在環境保護和節能減碳上已形成良好基礎 019
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 020
特高壓引領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 020
我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年增長 021
實現碳中和為什么難以及難在哪兒 022
經濟發展需求與節能減排約束:一場速度與質量的博弈 022
能源轉型技術面臨重重挑戰 023
碳中和目標下的社會難題 023
第2章 實現碳中和:四項關鍵要素缺一不可 025
要素一:技術可行 027
要素二:成本可控 028
要素三:政策引導 030
要素四:多邊共贏 031
第3章 碳中和40年,各行業轉變路徑及機遇 033
導圖:各行業轉變路徑導圖 035
碳中和40年藍圖:行業行動指南 037
能源供給側 037
電力碳中和 037
1.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 037
2.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052
3.大力發展儲能技術 065
非電碳中和 073
1.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074
2.加快生物質能利用 081
能源需求側 084
工業行業脫碳 084
1.鋼鐵行業 084
2.水泥行業 092
3.化工行業 103
交通行業脫碳 111
建筑行業脫碳 123
服務行業脫碳 131
研究碳的“負排放”技術 139
碳匯 139
1.國際認證的“綠色黃金”:林業碳匯 140
2.被忽視的“藍色寶藏”:海洋碳匯 141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142
1. CCUS中關于“U”的再利用 143
2. CCUS技術成本高昂,商業化發展受限 144
直接空氣碳捕集 145
健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 145
為什么要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147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現狀是怎樣的 148
健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要這樣做 149
1.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的政策保障不容忽視 149
2.從戰略調整開始適應碳市場 150
3.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一些思考 152
發展綠色金融體系 152
綠色金融如何助力碳中和 152
支持綠色金融,央行這樣做 154
綠色金融工具如何為產業助力 155
1.綠色信貸是綠色金融的主力軍 156
2.綠色債券這樣“點綠成金” 158
3.綠色股權投資響應廣闊投資機會 160
綠色金融給我們帶來什么 163
總結:碳中和“公式”描繪行業脫碳之路 164
第4章 實現碳中和,下一步怎么走 167
給每個人的建議 169
給企業的建議 170
給金融機構的建議 178
給政府部門的建議 179
第5章 碳中和的多個誤區 183
后 記 189
一本書讀懂碳中和 作者簡介
安永碳中和課題組 課題組致力于氣候環境問題研究,著眼于低碳發展策略與路徑研究,具備多年的行業可持續發展咨詢經驗,對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有著深入的洞察和理解。研究領域包括雙碳背景下能源行業、公用事業、石油化工、制造業、建筑行業、消費行業、交通運輸、信息產業、金融行業等綠色低碳布局、可持續發展與數字化轉型等。 安永碳中和課題組共由17位成員組成,分別是畢舜杰、朱亞明、鐘麗、楊豪、蘭東武、田苗苗、李菁、郭毅、魯欣、張思偉、王琰、趙毅智、沈麗雅、郝進軍、邵榮、梁斯爾、王小國。本書編寫小組成員包括田苗苗、劉倩、任杰、蕭富升、杜若琦、胡林奎、陳丹婷、章皓憶、潘地、張晨曦、張欣然和瞿楚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