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學生名師導讀文庫:朝花夕拾(青少年讀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3447
- 條形碼:9787521213447 ; 978-7-5212-134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學生名師導讀文庫:朝花夕拾(青少年讀物) 本書特色
《朝花夕拾》是以作者生活經歷為題材的,卻不同于一般只介紹生平、敘錄其詳的傳記,它對作者所經歷的真實生活典型的提煉和醇化,是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別具一格的回憶散文。《朝花夕拾》的價值遠不止于以上幾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象征,魯迅之于中國,就如普希金之于俄國,惠特曼之于美國,其意義在于讓我們常讀常新。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閱讀視野的拓寬,你會發現《朝花夕拾》還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魯迅的小說和雜文,更好地理解我們的民族個性,啟迪人生。
中學生名師導讀文庫:朝花夕拾(青少年讀物) 內容簡介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篇寫于1926年2月21日,*后一篇寫于同年11月18日,歷時九個月,寫作時間和內容比較集中,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十篇文章。 1926年“三一八”慘案后,魯迅寫了《記念劉和珍君》等文,憤怒聲討反動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當局的通緝。他曾先后避居山本醫院、德國醫院等處。此間他創作了《(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等三篇散文,與慘案發生之前寫作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組成了前五篇。同年9月,魯迅接受了廈門大學的聘請,南下教書。在繁忙的教學之余,魯迅還創作了很多作品,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五篇散文,這就是《朝花夕拾》的后五篇。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發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魯迅將其重新編訂,并添寫《小引》和《后記》,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收入的十篇散文依照時間順序排列。《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這前七篇反映了魯迅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則回憶了他從家鄉到南京求學,再到日本學醫,*后回國教書的經歷。
中學生名師導讀文庫:朝花夕拾(青少年讀物) 目錄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后記
中學生名師導讀文庫:朝花夕拾(青少年讀物) 節選
《朝花夕拾》薄薄的一冊書,十篇散文,讀起來耗時不會太多。但是,要想體味這本散文集的獨特味道,則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知人論世讀經典,在這篇《小引》中,我們可以找到打開《朝花夕拾》的鑰匙,得到這把鑰匙,讓我們進入魯迅的散文世界。 小引1 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目前是這么離奇,心里是這么蕪雜。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中國的作文章有軌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2。前幾天我離開中山大學的時候,便想起四個月以前的離開廈門大學;聽到飛機在頭上嗚叫,竟記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繞的飛機3。我那時還作了一篇短文,叫作《一覺》4。現在是,連這“一覺”也沒有了。 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一件單衣。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5,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 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除炎熱的。 前天,已將《野草》編定了;這回便輪到陸續載在《莽原》1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它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它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留存。它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與實際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現在只記得是這樣。文體大概很雜亂,因為是或作或輟,經了九個月之多。環境也不一:前兩篇寫于北京寓所2的東壁下;中三篇是流離中3所作,地方是醫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卻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的樓上,已經是被學者們4擠出集團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魯迅于廣州白云樓5記。 同學們,你們喜歡養寵物嗎?你知道嗎,魯迅小時候跟大家一樣呢,喜歡養寵物,不過他的寵物是一只小小的隱鼠,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大作家童年時期養的寵物吧。 狗·貓·鼠1 從去年起,仿佛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那根據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貓》2;這是自畫招供,當然無話可說,——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點擔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筆墨的,寫了下來,印了出去,對于有些人似乎總是搔著癢處的時候少,碰著痛處的時候多。萬一不謹,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3,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負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4之流,可就危險已極。為什么呢?因為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5的。怎的“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渾身發熱6之后,做一封信登在報紙上,廣告道:“看哪!狗不是仇貓的么?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是仇貓的,而他還說要打‘落水狗’!”1這“邏輯”的奧義,即在用我的話,來證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說,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這些既然都錯,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三三見千等等,自然就不錯了。 我于是就間或留心著查考它們成仇的“動機”。這也并非敢妄學現下的學者以動機來褒貶作品2的那些時髦,不過想給自己預先洗刷洗刷。據我想,這在動物心理學家,是用不著費什么力氣的,可惜我沒有這學問。后來,在覃哈特博士(Dr.O.Dahmhardt)3的《自然史底國民童話》里,總算發現了那原因了。據說,是這么一回事:動物們因為要商議要事,開了一個會議,鳥、魚、獸都齊集了,單是缺了象。大家議定,派伙計去迎接它,拈到了當這差使的鬮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沒有見過它,也和它不認識。”它問。“那容易,”大眾說,“它是駝背的。”狗去了,遇見一只貓,立刻弓起脊梁來,它便招待,同行,將弓著脊梁的貓介紹給大家道:“象在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從此以后,狗和貓便成了仇家。 P1-4
中學生名師導讀文庫:朝花夕拾(青少年讀物)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筆名魯迅,浙江紹興人,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熱風》《華蓋集》等。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