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美國人的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2895
- 條形碼:9787552032895 ; 978-7-5520-3289-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人的歷史 本書特色
1.耶魯大學美國史官方教材,美國史暢銷作品 本書是由耶魯大學美國史知名教授法拉格與美國歷史教授為大眾量身定制的一部具有真正大陸視野的美國史教材,重磅經典。 2.一幅包羅萬象的美國發(fā)展索引圖! 視角獨特,社群如何塑造今日美國,從宏大場面到微觀事件,獨特視角描述美國人的歷史,探究關于美國的一系列重大命題!這部重磅作品結合了宏觀的視野與豐富的細節(jié),以美國發(fā)展的故事中不同美國社群的經歷為主線,從**次美國與世界的碰撞開始,生動描述美國的獨立、內戰(zhàn)、工業(yè)化、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等歷程,囊括美國發(fā)展過程中所有分水嶺與重要轉折點。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完整呈現(xiàn)一個國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進程,和美國不同社群風情習俗和思維方式,客觀講述美國百余年間走過的獨特道路及其內在動因。全書無處不在的歷史厚重感和磅礴氣勢,與恰到好處的輕松感相結合,全景式呈現(xiàn)美國人的歷史,立體而鮮明。而且所有的記述都指向一個重要結論:合眾存異是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的主要原因。 3.精美配圖近400幅,一手資料,近距離觀察細節(jié) 以生動的筆觸描摹了從13世紀印第安人定居北美到奧巴馬*后入主白宮,從新英格蘭到遼闊的南方的壯闊畫卷,細致而生動地記錄了在無數(shù)個關鍵時刻塑造了美國的國家與國格的人與事,了解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美國人之所以稱為美國人的真正內因。美國作為當代我們極為重要的他者,也是我們始終重點觀察的大國。這本從社群的角度介紹美國和美國人的歷史的佳作為讀者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視角。
美國人的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一個獨特的美國社群角度,將塑造美國的社會、政治和歷史力量的復雜相互作用編織在一起。從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到美國人之所以成為美國人,個人與國家的故事相互交織。作者通過解讀社群在這個國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來審視在不同時空中塑造著美國人生活的復雜的歷史力量,全面回顧美國社群、歷史、政府、文化和政治,理解美國的過去,真正讀懂美國。 其中,不僅包括美國歷史中那些傳統(tǒng)的轉折點和分水嶺事件,圍繞著美國歷史上*重要的爭論和沖突——獨立、新興的民主、奴隸制、西進定居、帝國擴張、經濟大蕭條、戰(zhàn)爭、技術變革,持續(xù)記錄不斷重塑當?shù)厣瞽h(huán)境的重大事件;也通過細節(jié)刻畫,如北達科他州密蘇里河上游的曼丹村民的視角來展示美國西部的領土擴張,非裔美國人在南卡羅來納海島的經歷來介紹重建時期的政策,真正從獨特的大陸視角展現(xiàn)跨越800余年的美國歷史。
美國人的歷史 目錄
**章 村落組成的大陸
第二章 世界的碰撞
第三章 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第四章 蓄奴制與帝國
第五章 北美殖民地的文化
第六章 從帝國到獨立
第七章 北美獨立戰(zhàn)爭
第八章 新的國家
第九章 自由的帝國
第十章 南方與蓄奴制
第十一章 民主的發(fā)展
第十二章 工業(yè)與北方
第十三章 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
第十四章 美國疆域的擴張
第十五章 危機來臨
第十六章 南北戰(zhàn)爭
第十七章 重建時期
第十八章 征服與幸存——橫跨密西西比河的西部地區(qū)
第十九章 鍍金時代的生產和消費
第二十章 民主與帝國
第二十一章 城市化美國與進步主義時代
第二十二章 世界強國:**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美國
第二十三章 20世紀20年代
第二十四章 大蕭條和新政
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第二十六章 冷戰(zhàn)的開端
第二十七章 20世紀中葉的美國
第二十八章 美國民權運動
第二十九章 國內外的戰(zhàn)爭
第三十章 保守的優(yōu)勢
第三十一章 全球化時代的美國
美國人的歷史 作者簡介
約翰·馬克·法拉格(John Mack Faragher),耶魯大學亞瑟·尤諾布斯基講席美國史教授,并擔任霍華德·拉馬爾邊區(qū)和邊境研究中心主任。著作有《西部驛道上的女性和男性》《糖溪:伊利諾伊草原上的生活》《丹尼爾·布恩:一位美國先驅的生平和傳說》《美國西部:歷史新釋》。 瑪麗·喬·布爾(Mari Jo Buhle),布朗大學小威廉·凱南講席美國文明和歷史榮休教授,專長美國女性史。著作有《女性和美國社會主義,1870—1920 年》《女權主義及其不滿:一個世紀的斗爭及心理分析》。參與編輯《美國左翼百科全書(第二版)》。曾任約翰和凱瑟琳·麥克阿瑟基金會研究員,F(xiàn)任麥迪遜威斯康星大學歷史系榮譽研究員。 丹尼爾·切特羅姆(Daniel Czitrom),曼荷蓮學院歷史學教授。著作有《傳播媒介與美國人的思想:從莫爾斯到麥克盧漢》,F(xiàn)任美國歷史學家組織的高級講師。 蘇珊·阿米蒂奇(Susan H. Armitage),華盛頓州立大學歷史和女性研究榮休教授,曾任該校克勞迪烏斯和瑪麗·約翰遜講席榮譽教授。發(fā)表過大量關于西部女性歷史的作品,參與編輯《女性的西部》《不堪重負:邊區(qū)礦井和牧場上的女性》《書寫荒原:西部女性世界的種族、階級和文化》。與勞瑞·莫西爾合編《言說歷史:1865年至今的美國口述歷史》。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