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故鄉的元宵(精)/我們的節日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70630
- 條形碼:9787020170630 ; 978-7-02-017063-0
- 裝幀:一般啞粉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故鄉的元宵(精)/我們的節日 本書特色
●汪曾祺的作品洋溢著這樣的道德觀的迷人氣氛。他的小說也自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并未達到震聾發聵、令人心情激蕩的程度,但卻會使人在心靈深處持久地顫動。 ——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著名兒童文學家曹文軒 ●若世界真還公平,他的文章應當說比幾個大師都還認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愛還是態度,“寵辱不驚”! ——著名文學家沈從文 ●好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腔調。汪曾褀的腔調就是業已滅絕的文人氣,就是業已滅絕的士大夫氣,這種氣息在當今的中國極為稀有。汪曾褀的背后站立著一個人,那個人就是陶淵明。 ——著名作家畢飛宇 ●讀大陸的作品,滿口噙香中國味的作家,當推汪曾祺和鄧友梅。 ——著名武俠作家金庸 ●汪老的文章*好讀,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好讀往往*不易讀,猶如武俠的境界,看似無招,實為至招。 ——著名當代作家王安憶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他是文章圣手。 ——著名當代作家賈平凹 ●(汪曾祺) 呈現出大家的風范,其風格似九曲流水,空谷清音,是中國文學寶庫中一塊閃亮的瑰寶。 ——著名當代作家蘇童
故鄉的元宵(精)/我們的節日 內容簡介
本書是汪曾祺散文名作《故鄉的元宵》首部繪本版。汪曾祺被稱為“中國很后一位士大夫”,武俠宗師金庸說他是“滿口噙香中國味的作家”。汪曾祺筆下的元宵節,也是很有中國味的。雖然他覺得故鄉的元宵并不熱鬧,卻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兒:有鄉下的漢子送麒麟;街上有擲骰子“趕老羊”的賭錢的攤子;草巷口有個吹糖人的;北市口有捏面人;到天地壇看人拉“天翁子”;到泰山廟看老媽媽燒香……“不過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燈,才算。”各屋里的燈都點了起來;上街去看走馬燈;孩子都有自己的燈。街上看圍屏,放花……繪本讓小讀者們了解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滋養心靈,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孩子熱愛生活、熱愛文化之心。
故鄉的元宵(精)/我們的節日 節選
故鄉的元宵是并不熱鬧的。 沒有獅子、龍燈,沒有高蹺,沒有跑旱船,沒有“大頭和尚戲柳翠”,沒有花擔 子、茶擔子。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會”——賽城隍時才有,元宵是沒有的。很多地方興“鬧元宵”,我們那里的元宵卻是靜靜的。 有幾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個鄉下的漢子,一個舉著麒麟——一張長 板凳,外面糊紙扎的麒麟,一個敲小鑼,一個打镲,咚咚當當敲一氣,齊聲唱一些 吉利的歌。每一段開頭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 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對這“格炸炸”印象很深。這是什么意思呢? 這是狀聲詞?狀的什么聲呢?送麒麟的沒有表演,沒有動作,曲調也很簡單。送麒麟的來了,一點也不叫人興奮,只聽得一連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 祖母就給他們一點錢。
故鄉的元宵(精)/我們的節日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生于傳統士大夫家庭,從小受詩書字畫熏陶,抗戰初考入西南聯大中文系,師承沈從文,被學界稱為“中國很后一個士大夫”。散文獨樹一幟,頗具古典文學遺風,淡而有味,渾然天成。 烏貓,原名張超,濟南人。 插畫及繪本作者。有平常思量,有目之所及。一草一木,沙礫坷垃,貓貓狗狗,鄰里路人,日常平凡到不可覺察,時時熟悉又時時新鮮。在普通處生活,于感動處動筆,畫小畫,過日子。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