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舊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53754
- 條形碼:9787559453754 ; 978-7-5594-537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舊雨 本書特色
張羊羊的文字在情趣與理趣之間,獨具意趣與逸趣,于童心與愛心之上,更兼初心與我心。集中篇什以質樸淡然下筆,借云泥間的貫通喚醒天地間的生命,意味深遠,雋永綿長。——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光芒 張羊羊溫和、古道熱腸,但就是有些基本原則堅決不可讓渡,他又是有刺的。不堪的人、事會少嗎?他的選擇是往回退,退到童年,退到鄉土,因為“近事模糊遠事真”,遠事含藏真意,逝去的落日、田野、瓜果、蔬菜才是他的“舊雨”。——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翟業軍 一物一天地,一物一遐思。“物”的天地,原來如此豐富而有趣:動植物的靈性故事,人情感舊的寄旅,美食的淵源有自,風物的憶往追昔……淡淡筆觸,縱橫古今。任時光流逝,只在歷史中記取你的光影——以人間煙火的氣息與人間清歡的名義。——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春曉
舊雨 內容簡介
《舊雨》是青年散文家張羊羊的散文集,全書分為六輯:植物、動物、人物、食物、舊物、風物。在這部作品里,張羊羊通過對鄉土的詞條式書寫,匯成一部家鄉風物的“詞典”。在這部“詞典”里,他的這些詞條充滿了詩意,也充滿自然、大地、文獻和文體之美,展現出張羊羊獨特的美學追求。張羊羊寫作的原點和內驅力是個人過去時的記憶和鄉土經驗,本書作為其散文集,筆法更加成熟,在冷靜的敘述與微妙的抒情之間保持了恰到好處的平衡。
舊雨 目錄
001輯甲:植物
041輯乙:動物
081輯丙:人物
113輯丁:食物
151輯戊:舊物
189輯己:風物
231后記
舊雨 節選
序 夏堅勇張生,陽湖人,有才華,在南大作家班修煉時,追外語系一美女,雙方均屬羊,生遂以羊羊為筆名,寓二羊長相知、長相守也。從此,文學江湖上遂有操雙股劍之白袍小將張羊羊。雙股劍者,詩歌、散文也。 張羊羊身邊的那只“羊”,我見過幾次,印象很賢妻良母,但不知芳名。現在知道了,因為讀了這本題為《舊雨》的散文集,從其中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間,知道她叫孫婷。從另外一些篇章中,我還知道了他兒子、母親、奶奶的名字,以及他那個酒量甚好的女同學的名字,知道了他個人生命史的大體脈絡。當然,讀一個人的散文,并不是為了探究他的家世和交游。如果確有探究之必要,那也是若干年以后的事,到那時,如果有一門被稱為“張學”或“新公羊學”的顯學,學者們自會爭先恐后地拿著放大鏡來數他有幾根白頭發。眼下還用不著。 眼下我讀《舊雨》,*大的收獲就是常常有靈感的萌動。這就好比一個食客,吃著吃著就有了自己下廚的欲望。這不是說自己比廚師的手藝好,而是因為就這些很普通也很熟悉的食材,自己卻從來不曾做出過這么好的味道。這說的是做菜,再說文章。《舊雨》每每觸發了我心底那份舊日的鄉村情感,但偏偏自己又從來不曾這樣表達過。這大概就是所謂“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吧。說“人人”可能絕對了,應該說“很多人”,我就是“很多人”中的一個。以我的閱讀經驗,這是好文章的一個重要標志。 張羊羊也算少年得志,早在中學時就有作品發表。這種才氣型的作家往往喜歡炫示華彩,但他卻鐘情于故鄉炊煙下的家常味道。據說沈從文晚年喜歡用“家常”二字來評價作品,認為那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舊雨》雖說不上一顧傾城再顧傾國,卻蘊藉、溫存,流溢著清新質樸的詩意。一個作家即使著作等身,即使寫到三百歲,寫來寫去,還是走不出童年的那個村莊,因為那里是你靈魂的底色和歸屬。舊雨者,老朋友也。全書凡六輯,曰植物,曰動物,曰人物,曰食物,曰舊物,曰風物。此六物,皆老朋友也。我亦農家子弟,讀這些篇章*能心領神會,亦欽羨于作者筆力抵達的深度和寫作態度之真誠。書中所呈示的現場感、民間性以及對個體價值的尊重和體恤,每每令我心折,亦每每勾起我的幾縷鄉愁。例如讀《獵人》,一邊便想到老家舊時的類似場景。在冬日的曠野上,偶爾也見過那些捕獵野味的漢子,他們一行十數人,帶著土狗、魚網和長竹竿,前呼后擁,浩浩蕩蕩(本來夠不上這個詞,但因為后面跟著的圍觀者,頓成浩蕩之勢)。但是說實話,我從來不曾看到他們有所收獲,哪怕是老鼠大的一只獵物也不曾得手過。公社化以后的農村,經過大規模的土地平整,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已蕩然無存,見到一只黃鼠狼不啻見到一只大熊貓,哪里還有獵人的用武之地?那些獵人其實也不在乎收獲,他們在乎的只是冬閑季節的一次放縱和娛樂,就像蘇東坡在密州“左牽黃右擎蒼”那樣。 而在讀《馓子》一文時,我甚至產生了某種窺視欲。起初是驚艷于文章*后孩子留在書頁上“油膩膩的小指紋”那樣精妙的細節。后來一想,這是不是作者由靈感到訴諸表達的操作技法呢?作者或許是先從陸放翁的詩中得到了“寒具手”(會弄臟書畫的手印)的靈感,然后設計出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翻書的場面,再輔以上文中已然鋪墊過的“一根一根掰著吃”以及作者飽含人生況味的心理活動,整個場面就不僅氣韻生動,而且極富于層次感。這樣的推測有點刻舟求劍的味道,很可能不靠譜,但其中至少暗示了關于散文寫作中如何張揚主體想象力的某種可能。文章是需要設計的,這就是匠心。在我看來,所謂設計感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一個貶義詞。 還有一篇題為《米酒》的文章,從那里我知道了“青州從事”不是官職,而是好酒的隱稱。張羊羊善飲,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此前有人說過,寫張羊羊而不寫酒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在動筆之前就決定不寫酒,因為我的酒癮和酒量都達不到他那個級別,不夠資格。那就打住吧。 但既然已經說到了酒,我還要再說一句: 《舊雨》是一壇風味醇厚的陽湖雙套酒。 “雙套酒”這個詞帶有手工意味。好的文章——特別是散文——原本就該是一種手工產物。 是為序。
舊雨 作者簡介
張羊羊,1979年5月生于江蘇武進,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習作散見《鐘山》《散文》《天涯》《十月》等刊物。有詩集《馬蘭謠》《綠手帕》,散文集《庭院》等出版。現供職于武進圖書館。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