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9.2賈平凹專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17992
- 條形碼:9787521317992 ; 978-7-5213-179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9.2賈平凹專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從事文學、文化研究的研究生、教師等《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9.2)(賈平凹專輯)》是一本涉及世界多元文化及文學的論文集,本書由"名家論壇""文本研究""比較文學與譯介研究"三個板塊組成。"名家論壇"包括《試論賈平凹民間性、傳統性和現代性》《作為世界文學的中國當代小說:賈平凹小說的世界性和理論前瞻性》等文章;"文本研究"包括《"方言書寫"與鄉土想象——賈平凹鄉土小說語言論》《賈平凹小說的地域生成》等文章;"比較文學與譯介研究"包括《鏡像·鄉土·傳統——"二賈"新時期小說比較論》《賈平凹在法國的譯介與闡釋》等文章。本書對從事賈平凹研究的學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9.2賈平凹專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涉及世界多元文化及文學的論文集,本書由”名家論壇””文本研究””比較文學與譯介研究”三個板塊組成。”名家論壇”包括《試論賈平凹<山本>民間性、傳統性和現代性》《作為世界文學的中國當代小說:賈平凹小說的世界性和理論前瞻性》等文章;”文本研究”包括《”方言書寫”與鄉土想象——賈平凹鄉土小說語言論》《賈平凹小說的地域生成》等文章;”比較文學與譯介研究”包括《鏡像·鄉土·傳統——”二賈”新時期小說比較論》《賈平凹在法國的譯介與闡釋》等文章。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9.2賈平凹專輯) 目錄
百年喧鬧——評賈平凹近作
試論賈平凹《山本》的民間性、傳統性和現代性
作為世界文學的中國當代小說:賈平凹小說的世界性和理論前瞻性
*具“中國性”的個人寫作如何同時面對兩個世界
通往“秦嶺”的“細路”——弗萊納根與賈平凹在作品中的對話
文本研究
賈平凹長篇小說副文本研究——以《山本》為例
《山本》敘事的語言風格
惡魔性:欲望與時代的撞擊——以賈平凹《古爐》為例
《老生》:如何敞亮“被遺忘的存在”
“方言書寫”與鄉土想象——賈平凹鄉土小說語言論
賈平凹小說的地域生成
比較文學與譯介研究
鏡像·鄉土·傳統——“二賈”新時期小說比較論
從閹割身體能指看勞倫斯和賈平凹對男人性的不同解讀
賈平凹《廢都》與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的全球圓形流散
賈平凹小說《廢都》在海外的翻譯與接受
賈平凹在法國的譯介與闡釋
English Abstracts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9.2賈平凹專輯) 節選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9.2)/賈平凹專輯》:實際上,早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年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文學研究者便開始意識到了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版圖上的邊緣位置,因而感到十分不安。為了再現往日的輝煌以便努力從邊緣重返中心,中國文學一直在試圖與當時處于強勢地位的西方文化現代性和現代主義文學相認同。這也正是這些中國知識分子致力于大面積地將西方文學翻譯成中文的原因所在,他們也許認為,通過翻譯世界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及人文學術理論著作來推進中國文學的國際化不失為一種積極的策略。而在各種西方文學文類中,他們翻譯得*多的就是小說,以及各種現代文化學術思潮和理論,并將其視為一種擺脫孤立走向世界的*佳途徑。這些翻譯過來的外國小說,尤其是譯自西方、日本和俄蘇的小說在中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啟迪了整整一代文化人。既然“世界文學”概念的提出受惠于中國小說,那么中國小說就理應對豐富世界文學寶庫作出自己的獨特貢獻。但是中國現代小說在世界文學版圖上所占的比重卻遠非盡如人意。在當今英語世界的各種具有權威性的世界文學選本中,也只有魯迅、林語堂、茅盾、巴金、沈從文、錢鍾書、張愛玲等十多位中國小說家的作品。而當代小說家中也只有莫言的《老槍》有幸入選2012年出版的《諾頓世界文學選》*新一版。由于絕大多數國內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受限于語言,因而在國際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長期以來掌握話語權的主要還是西方的漢學家,中國國內的現當代文學研究者鮮有在國際學界發聲者,即使偶爾發出自己的聲音,也大多局限于同樣在西方學界處于“邊緣”地位的漢學圈內。這種批評和研究的缺席顯然與中國現當代小說實際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當然,除了翻譯外,中國現代小說在世界文學版圖上所占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批評性討論和研究性著述的推進作用。當年,美國華裔漢學家夏志清的文學史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在英語世界獨樹一幟,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后經人翻譯成中文后又在海峽兩岸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批評界產生了更為重大的影響,甚至對中國幾代文學史研究者和理論家重新書寫現代文學史的計劃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可以說,理論批評和學術研究的缺席也是阻礙中國現代小說走向世界的一大瓶頸。我們在討論世界文學語境下的中國當代小說時,應當首先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含義進行重新界定。我始終認為,中國當代文學斷代應當始自1976年“文革”的結束,因為正如我在前面所指出的,中國現代文學,尤其是小說創作.是在西方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因而我們通常說,從20世紀初至20年代,中國文壇出現了一個“全盤西化”的現象。而在1976年之后,尤其是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文壇再度出現了這樣一個“全盤西化”的傾向。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文學越來越朝向世界開放以便得以躋身世界文學并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這方面,可以說莫言的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標志著中國當代文學走向世界進而成為世界文學一部分的真正開始。但是莫言只是諸多中國當代優秀小說家中的一員,而另一些同樣優秀的作家的文學成就并不亞于他,只是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翻譯或批評性討論而在異國他鄉一度忍受著“邊緣化”的境遇。下面我首先簡略評述另幾位有著世界性影響并*有希望獲得下一屆諾獎的中國當代小說家的成就,然后著重聚焦討論賈平凹的小說。閻連科被認為是繼莫言之后*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之一,但他真正成為一位有著國際聲譽的大作家則是進入21世紀以來的事。迄今他的小說已被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尤其在美國影響更大。美國幾所著名的大學專門舉辦了討論他的創作的學術會議,在批評界和學術界推廣他的作品,這對于一個中國當代作家來說確實是十分罕見的殊榮。一些比較文學研究者,也運用西方的理論闡釋他的作品并發表于國際學術刊物。因此閻連科也和莫言一樣,同時受到中國現代文學和西方現當代文學的影響,但閻連科的理論意識更強,西方文學和理論造詣也更為深厚。在2018年3-4月間的美國比較文學學會年會上,閻連科應邀和另一位阿根廷作家與翻譯家作了對話,引起了主流比較文學學者的關注。這一切都說明,他的知名度在西方勝過在國內,他的小說在西方世界也有著更多的知音。余華也許是繼莫言之后其作品在國外具有*大影響力的中國當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僅被譯成了二十多種語言在國外出版,而且也引起了文學理論界和比較文學界的關注,美國的后現代主義研究刊物《疆界2》(Boundary 2)和文學史學刊《現代語言季刊》(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等比較文學和文學理論界的權威刊物都曾發表過論文專門討論余華的作品或將其當作中國當代*重要的后現代主義小說家來討論。此外,余華的作品在國際學界也有著廣泛的影響,甚至引起了美國的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后現代主義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的關注,這說明他的影響已經走出了漢學家的小圈子,進入了比較文學和當代理論批評家的視野。隨著余華更多的作品被譯成主要的世界性語言,將會有更多的學者從比較文學和敘事學的角度來研究他,從而加快他的作品經典化進而躋身世界文學的步伐。在當代優秀小說家中,劉震云的創作生涯一直是比較平穩發展的,但是近幾年來在躋身世界文學的進程中卻有著后發的優勢。他早年曾作為“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人物而蜚聲文壇,之后他雖然不斷地在藝術手法和寫作技巧上翻新求變,但幾乎一直依循著這條路子穩步向前發展,*終成為一位就其國際聲譽而言僅次于甚至與莫言旗鼓相當的實力派小說家。他的小說語言幽默詼諧,富有濃郁的人情味,豐富了當代漢語。因此毫不奇怪,迄今他的小說已被譯成了三十多種語言,不僅囊括所有的主要西方語言,而且還在阿拉伯語文學界有著廣泛的影響。說他的創作是世界文學并不夸張,此外,他也同時在東西方文學界榮獲各種大獎,同時得到翻譯界和批評界的關注。這也正是他的小說同時在國內外廣大讀者中和國外漢學界及批評界受到歡迎和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格非近幾年來也開始以自己的創作成就吸引國際翻譯界和文學評論界的矚目,并開始引起國際學界的關注。格非在堅守文學藝術的精英意識和審美價值的同時,用厚重的筆觸描述了自民國初年開始的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歷史變遷和內在精神的發展軌跡,有力地回應了世界文壇上早已發出的“小說之死”或“長篇小說之死”的噪音。若從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文學視角來看,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則是一部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心路歷程的“史詩”,可以與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相媲美。……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9.2賈平凹專輯) 作者簡介
彭青龍,英語語言文學博士,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主要研究英語文學、翻譯和外語教育教學。先后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外國語》等CSSCI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三十多篇,譯文多篇,出版專著三部、譯著一部、論文集兩部和教材十一部。獨立主持縱向課題十項、橫向課題三項,其中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兩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兩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一項、澳大利亞政府基金項目兩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