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微生物與環境的互作及新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877873
- 條形碼:9787557877873 ; 978-7-5578-778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生物與環境的互作及新技術研究 本書特色
本專著貫徹“更新、精簡、實用”的原則,吸取微生物與環境的互作研究的一些理論新認識,力求準確反映新技術的變化。全書內容全面、深入淺出、簡明易懂,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在介紹微生物與環境的互作知識的同時,重點描述了環境微生物的檢測技術和環境微生物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研究及應用,旨在提供前沿的環境微生物應用技術,展示環境微生物學的發展動態。本書既可以滿足初學者使用,也可以供有一定微生物學知識的非工程技術人員參考。希望本書可以為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環境監測和環境科學等專業人員,以及從事環境保護的科技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
微生物與環境的互作及新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吸取環境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在環境領域的**應用研究成果基礎之上撰寫而成的。 全書共8章。第1章為引言,介紹微生物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環境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第2章為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分析,包括微生物的營養、代謝、生長、遺傳變異;第3章探究環境中的微生物及其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第4章為微生物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包括水體富營養化、微生物代謝物對環境的污染、病原微生物;第5章為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與轉化,討論了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對重金屬的轉化,以及微生物降解動力學;第6章研究微生物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包括微生物對水體、固體廢物和大氣的污染治理;第7章為環境污染的微生物監測及其發展,引入了環境污染微生物監測的常用技術以及微生物監測技術的新發展;第8章為微生物新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包括固定化技術、廢物資源化技術、PCR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微生物絮凝劑。
微生物與環境的互作及新技術研究 目錄
1.1 微生物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
1.2 環境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第2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分析
2.1 微生物的營養
2.2 微生物的代謝
2.3 微生物的生長
2.4 微生物的遺傳變異
第3章 環境中的微生物及其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3.1 環境中的微生物
3.2 微生物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第4章 微生物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
4.1 水體富營養化
4.2 微生物代謝物對環境的污染
4.3 病原微生物
第5章 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與轉化
5.1 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
5.2 微生物對重金屬的轉化
5.3 微生物降解動力學
第6章 微生物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6.1 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6.2 微生物在固體廢物處理中的應用
6.3 微生物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第7章 環境污染的微生物監測及其發展
7.1 環境監測概述
7.2 環境污染微生物監測的常用技術
7.3 微生物監測技術的新發展
第8章 微生物新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
8.1 固定化技術
8.2 廢物資源化技術
8.3 PCR技術
8.4 基因工程技術
8.5 微生物絮凝劑
參考文獻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