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平面構成原理與實戰策略(第2版高等院校數字藝術設計系列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81222
- 條形碼:9787302581222 ; 978-7-302-5812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平面構成原理與實戰策略(第2版高等院校數字藝術設計系列教材) 本書特色
《平面構成原理與實戰策略(第二版)/高等院校數字藝術設計系列教材》特點: 改變傳統講解方式,語言簡潔,輕松將理論傳達給讀者。 案例實踐教學,一步步細致操作,深入理解構成的原理。 結構合理、內容實用,可作為高等院校設計專業的教材。
平面構成原理與實戰策略(第2版高等院校數字藝術設計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突破傳統構成內容過于枯燥的弊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講解平面構成,將平面構成理論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以實踐操作為主,主要介紹計算機與構成的關系、軟件的使用方法、平面構成在設計中的具體應用等諸多內容。 本書共分7章,包括認識平面構成、形的精髓、基本形與骨骼、美的形式法則、平面構成的表現形式、平面構成在設計實踐中的應用等,每章均配有實踐操作和課后作業等內容。在實踐操作中會有詳細的案例講解和計算機軟件制作方法。 本書結構合理,內容實用,可作為高等院校藝術設計相關專業的教材,也適合設計自學者、愛好者作為學習輔助用書。
平面構成原理與實戰策略(第2版高等院校數字藝術設計系列教材) 目錄
第1章 一起來熱個身
1.1 作品欣賞
1.2 課后作業
第2章 認識平面構成
2.1 平面構成的歷史
2.1.1 構成主義
2.1.2 風格派
2.1.3 抽象派
2.1.4 傳說中的“包豪斯”
2.2 平面構成的定義
2.2.1 構成是什么
2.2.2 平面構成是什么
2.2.3 平面構成與計算機
2.3 新的技術
2.3.1 Adobe Photoshop
2.3.2 Adobe Illustrator
2.4 軟件的基本功能
2.4.1 操作界面
2.4.2 基本常識
2.5 課后作業
第3章 行的精髓
3.1 跳躍的點
3.1.1 點的概念
3.1.2 點的構成實例
實例演示1:點的升騰感
實例演示2:點的秩序感
3.1.3 點的構成表現
3.2 流動的線
3.2.1 線的概念
3.2.2 線的構成實例
實例演示1:煩躁的線
實例演示2:線之美
3.2.3 線的構成表現
3.3 穩定的面
3.3.1 面的概念
3.3.2 面的構成實例
實例演示:面的構成
3.3.3 面的構成表現
3.4 點、線、面——綜合之美
3.5 課后作業
第4章 理性的視覺文法——基本形與骨骼
4.1 基本形
4.1.1 基本形的概念
4.1.2 形與形的關系
4.2 視覺中的格式塔一圖與底
4.2.1 圖與底的關系
4.2.2 魯賓杯
4.2.3 福田繁雄作品
4.2.4 達利作品
4.2.5 實例演示
實例演示:圖底轉換的魔術
4.3 骨骼
4.3.1 規律性骨骼
4.3.2 非規律性骨骼
4.4 課后作業
第5章 如何看起來更“美”——美的形式法則
5.1 變化與統
5.2 對稱與均衡
5.3 節奏與韻律
5.4 對比與調和
5.5 課后作業
第6章 平面構成的表現形式
6.1 秩序之美-重復構成
6.1.1 重復構成的概念
6.1.2 重復構成的排列方式
6.1.3 重復構成傳統手繪實例展示
6.1.4 計算機操作演示
實例演示1:*簡單的重復構成
實例演示2:活動一下你的左手
6.2 似曾相識的面孔——近似構成
6.2.1 近似構成的概念
6.2.2 近似構成的造型方式
6.2.3 近似構成傳統手繪實例展示
6.2.4 計算機操作演示
實例演示1:制作一個多變的圖形
實例演示2:一個圖形的多面人生
6.3 因聯通而和諧——漸變構成
6.3.1 漸變構成的概念
6.3.2 漸變構成的形式
6.3.3 漸變構成傳統手繪實例展示
6.3.4 計算機操作演示
實例演示:讓軟件幫忙完成復雜的過程
6.4 爆發瞬間的凝固——發射構成
6.4.1 發射構成的概念
6.4.2 發射構成的形式
6.4.3 發射構成傳統手繪實例展示
……
第7章 平面構成在設計實踐中的應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