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失去 : 李培禹詩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81169
- 條形碼:9787530681169 ; 978-7-5306-811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失去 : 李培禹詩選 本書特色
2020年庚子疫情期間,居家防控,有了更多的讀書時間。我翻出書架上被冷落多年的普希金的《葉夫根尼·奧涅金》、白朗寧夫人的《抒情十四行詩集》,《聶魯達詩選》,《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等,想集中閱讀一下外國詩人的作品。有意思的是,我發現我藏書中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竟有兩個譯本:一本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宗岱翻譯的;一本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屠岸翻譯的。說到屠岸先生的譯本,我不能不說到一位我敬重的翻譯家、出版家,他叫施咸榮。施先生是研究美國文學的大家,也是《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編輯、出版者。我青年時代的文學摯友施亮,正是他的兒子。因了這層關系,還在讀大學一年級的我,就得到了大翻譯家施咸榮先生的一批贈書,屠岸的譯本就在其中。在《譯后記》002中,屠岸先生說:“譯詩是難事,譯莎士比亞更談何容易。要譯文的文義不出錯,不是易事,但更難的是傳達原詩的風格,原詩的韻味。好詩有一種在字面上捉摸不到然而能夠動人心魄的魔力。”這句話透露出大詩人、大翻譯家屠岸先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敬畏,他甚至在某種意義上理解一個觀點,即“詩歌根本不能翻譯”。譯詩不易,寫詩更談何容易!然而詩的精靈真的存在,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撫著年輕時讀過的一本本詩集,我的思緒不禁飛回到了那難忘的讀詩、品詩、寫詩的美好時光。
失去 : 李培禹詩選 內容簡介
這是作者40年來創作的詩歌精選集。其中的《失去》(組詩)曾獲全國愛情詩征文一等獎,多首作品榮獲《人民文學》觀音山游記文學征文等多個 獎項。詩集分為四部分:**,和長城握手;第二,失去;第三,童年的春雨;第四,歲月之什。全書闡述了多年來在詩歌探索中的獨到見解,具 有新意。作者作為著名詩人臧克家先生的入室弟子,在代后記《趙堂子胡同15號的思念》中,大篇幅記述作者在老詩人身邊學習成長的經歷,這些 生動的往事,對于當今廣大詩歌愛好者來說,也是很好的教益。
失去 : 李培禹詩選 目錄
失去 : 李培禹詩選 作者簡介
李培禹,作家、詩人。198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分配至北京日報社工作三十多年,高級編輯職稱,曾任(新聞與寫作》雜志主編、《北京日報》副刊部主任等職。作品曾五度獲得“中國新聞獎”.也是首屆全國“孫犁報紙副刊編輯獎”獲得者。1971年在北京二中學習時開始發表作品,堅持業余寫作四十余年。近年來,創作的報告文學曾獲全國報紙副刊作品評選金獎,散文、雜文、詩歌等均有作品獲入全國選本。獲得獎項有《人民文學》全國游記文學征文獎、《解放軍報》“長征文藝獎”、北京作家協會主題征文一等獎等。現為北京市雜文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北京市東城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理事。出版有《走進焦裕祿世界》《您的朋友李雪健》(與梅青合作)《筆底波瀾》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