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代議制的嘗試與改良:中國近代國會制度的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8783
- 條形碼:9787100198783 ; 978-7-100-19878-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代議制的嘗試與改良:中國近代國會制度的探索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法律史、比較法、憲法代議制是歐美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基石,但對于近代中國來說卻是舶來品,直接移植到中國并不能適應中國國情,因此代議制在中國經歷了一個從清末嘗試到民國改良的過程。這一過程貫穿于中國近代史,要深入理解近代中國的政治、法律與社會狀況,就必須要先明晰以國會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代議制在中國的興衰變化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書正是對近代中國代議制的梳理與解讀。通過豐富的史料和多角度的比較,本書展現(xiàn)了近代中國各界人士探索國會制度的坎坷之路,從中可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
代議制的嘗試與改良:中國近代國會制度的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清末民國時期中國嘗試引入西方代議制(國會制度)并對其進行改良的歷程。自晚清設立資政院以來,近代中國便設立民意代表機關,但代議制在中國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本書分成三個部分,共十二章。前兩部分(至七章)乃是檢討晚清到民初國會運作的缺失,作者以憲法學與比較法為視角,檢討資政院彈劾軍機案的“不法”、民初國會壟斷制憲權的“不當”,與民初政體之爭的“無謂”。很后一部分(第八至十二章)研究南京國民政府對于國會制度的“改良”。全書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中西憲法的比較以及作者和學界對中國近代國會制度得失之反思,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精準深刻的近代中國代議制與憲法發(fā)展圖景。
代議制的嘗試與改良:中國近代國會制度的探索 目錄
序/1
壹 帝制與共和:代議制初步試驗
**章 立憲派的革命:資政院彈劾軍機案的憲法學解讀/7
一、“案情”概要/8
二、彈劾軍機案的法理基礎/22
三、彈劾軍機案的憲政思想淵源/35
四、晚清國會革命及其“遺產”/43
第二章 混合制下的共和:近代中、美建國憲制比較/47
一、“齊民中之不齊”:參議院的獨特代表性/49
二、“君主制的共和化”:權威依賴與帝王總統(tǒng)/56
三、舊傳統(tǒng)下的新共和/61
第三章 國會的廢棄與“民選”的帝制:袁記憲制的法國元素/62
一、他山之石:拿破侖叔侄的“苦迭打”傳承/63
二、袁記憲制:“共和中的帝制”/67
三、國體的可變性與民選帝制的悖論/73
貳 民初代議制的實踐與挫折
第四章 民初制憲權問題的再審視:比較憲法的視角/81
一、制憲權爭議的提出/81
二、需要檢討的幾個問題/85
三、制憲不如守法/92
第五章 議會制還是總統(tǒng)制:民初憲法史上的政體之爭/96
一、總統(tǒng)制與議會制:從分立到混合(半總統(tǒng)制、雙首長制)/97
二、紙面上的政體之爭:《臨時約法》所確立之政體是議會制嗎?/101
三、政治運作中的政體之爭:總統(tǒng)與國會的嚴重對立/104
四、政體之爭的延續(xù)與調和:混合制的確立/106
五、理念的對立與現(xiàn)實的妥協(xié)/109
第六章 民初議會政治的困境: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的國會札記/111
一、風雨飄搖的民初國會/111
二、派系之害與選舉之弊/114
三、“法統(tǒng)”之爭與“法統(tǒng)”的廢棄/119
四、“瀕臨破產”的議會政治/123
第七章 共和中的不和:《臨時約法》與《魏瑪憲法》的失敗/125
一、“半個革命”與脆弱的共和/126
二、威權崇拜與總統(tǒng)獨裁/129
三、妥協(xié)的憲法與不妥協(xié)的國會/133
四、國會解散權的濫用與代議共和制的覆滅/141
叁 代議制的改良與創(chuàng)作
第八章 國民大會的理論與實踐/147
一、孫中山關于國民大會的構想/147
二、“五五憲草”至“政協(xié)憲草”時期關于國大問題的反復檢討(1933—1946)/155
三、從“制憲國民大會”到“行憲國民大會”(1946—1948)/160
四、國大的悖論/163
第九章 國會還是立法委員會:訓政時期立法院的地位與權限辨析/167
一、孫中山憲法思想關于立法院的定位及其變化/167
二、立法院的設立及其背景/171
三、立法院的代表性/175
四、立法院的職權及其限制/192
五、小結/209
第十章 中西之間的民國監(jiān)察院:從專職監(jiān)察機關到美式“參議院”/211
一、監(jiān)察院的由來與制度變遷/213
二、監(jiān)察院在中國的“存在合理性”/225
第十一章 中國近代國會史上的兩院制問題/232
一、兩院制問題的提出/232
二、民國北京政府的對稱式兩院制/235
三、對稱式兩院制的初步矯正/244
四、南京國民政府“一個半議院”的解決方案/250
第十二章 中國近代國會制度的選擇與創(chuàng)作(代結語)/256
一、政體的妥協(xié):半總統(tǒng)半議會制(混合政體)的探索/257
二、制憲權的移轉:從國會到國民大會/267
三、釋憲主體的轉換與憲法法院的創(chuàng)設/274
四、小結/283
參考文獻/285
代議制的嘗試與改良:中國近代國會制度的探索 作者簡介
聶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5),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018),第九屆全國杰出青年法學家(2020)。南京大學法學學士(2000)、北京大學法學碩士(2003)、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2008),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哈佛大學法學院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2007—2008)。研究領域包括法律史、比較法、憲法學、法學教育等。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歷史研究》等中英文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近代中國的司法》《中華民國(南京)憲法研究》《中國近代國會制度的變遷》《中西之間》,教材《中國公法史講義》《中國法制史講義》,譯著《別了,孟德斯鳩:新分權的理論與實踐》。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