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江蘇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導引/城市更新系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62922
- 條形碼:9787112262922 ; 978-7-112-2629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蘇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導引/城市更新系列叢書 內容簡介
《江蘇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導引》內容分為三部分:**部分為“總體認識”,闡述老舊小區改造的背景意義、范圍界定、江蘇老舊小區的特點與需求、應當遵循的理念原則等。第二部分為“改造內容與建設導引”,包含“十大項、三層次”的改造菜單和技術指引,覆蓋建筑、安全、基礎設施、交通、環境衛生、便民服務、公共空間、綠化景觀八項物質空間改造內容以及物業管理、長效機制兩項制度建設內容;每項改造內容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個層次,引導老舊小區結合自身情況,因地制宜進行差異化改造,多維度提升宜居品質。第三部分為“工作指引”,包括老舊小區改造的整體規劃、一般流程、體檢評估、共同締造以及機制保障等內容,為科學有序地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提供參考。
江蘇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導引/城市更新系列叢書 目錄
PART 01 總體認識
1 背景意義
2 范圍界定
3 特點與需求
4 轉變與理念
5 工作目標
6 基本原則
PART 02 改造內容與建設導引
1 改善建筑質量
1.1 保證房屋正常安全使用
1.2 整治違章搭建
1.3 改善建筑外觀形象
1.4 提高節能性能
1.5 鼓勵加裝電梯
2 消除安全隱患
2.1 保障消防系統的安全運行
2.2 完善安防設施保障居民出入安全
2.3 滿足應急防災管理需要
2.4 建設公共設備智能監控系統
2.5 建設家居安防應急聯動系統
2.6 完善小區及周邊疏散避難設施
3 保障基礎設施安全供應
3.1 更新改造老化落后設施
3.2 實施雨污分流改造
3.3 整治“三線”私拉私接現象
3.4 完善公共區域照明
3.5 推進5G網絡建設
3.6 建設海綿設施促進水資源集約利用
4 改善交通及停車設施
4.1 交通序化與道路設施更新維護
4.2 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
4.3 設置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
4.4 提升小區人行環境品質
4.5 出入口空間優化的幾種方式
4.6 完善道路穩靜化設施
4.7 設置或預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4.8 建設立體停車設施
4.9 運用智慧手段實現小區內外停車設施共享
5 保持小區環境整潔衛生
5.1 清理小區臟亂環境
5.2 加強小區日常環衛保潔工作
5.3 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
5.4 運用智能設備提高垃圾分類收運效率
6 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6.1 老舊小區5分鐘服務設施配置內容
6.2 合理設置快遞投放位置
6.3 設置老年助餐點
6.4 統一布置室外晾曬設施
6.5 提供方便可尋的公廁
6.6 為居民和來訪者提供清晰的指引標識
6.7 有條件的小區可設置老年日間照料中心
6.8 適當預留場地布設臨時便民設施
6.9 挖掘周邊資源,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
6.10 提供服務便利的商業網點
6.11 提供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
6.12 提供5分鐘可達的公交站點
7 以人為本改善公共活動空間
7.1 配建一定面積的室外活動場地
7.2 提供老人、兒童活動場地
7.3 完善無障礙設施
7.4 公共空間硬件設施應符合人性化要求
7.5 利用畸零地打造小微活動場所
7.6 建設小區環形健身步道
7.7 打造小區周邊美麗街道
7.8 多方式連通形成社區綠道
8 提升綠化環境景觀
8.1 多方式提高小區綠視率
8.2 提升入口景觀
8.3 提升圍墻藝術性和功能性
8.4 提升住區環境特色與文化氛圍
9 規范物業管理
9.1 配置物業管理用房
9.2 政府托底的物業管理
9.3 引導小區成立業委會等自治組織
9.4 鼓勵小區引入市場化專業物業管理服務
9.5 有條件的小區可以提供物管人員住宿
9.6 劃零為整,統一物業管理
10 建立長效機制
10.1 提供黨群服務(社區服務)中心
10.2 提供多樣化的信息溝通渠道
10.3 培育志愿者隊伍
10.4 引入社區設計師
10.5 鼓勵引入專業社區運營機構
10.6 廣泛動員社會力量
PART 03 工作指引
1 科學規劃
2 工作流程
3 體檢評估
4 共同締造
5 保障機制
1 背景意義
2 范圍界定
3 特點與需求
4 轉變與理念
5 工作目標
6 基本原則
PART 02 改造內容與建設導引
1 改善建筑質量
1.1 保證房屋正常安全使用
1.2 整治違章搭建
1.3 改善建筑外觀形象
1.4 提高節能性能
1.5 鼓勵加裝電梯
2 消除安全隱患
2.1 保障消防系統的安全運行
2.2 完善安防設施保障居民出入安全
2.3 滿足應急防災管理需要
2.4 建設公共設備智能監控系統
2.5 建設家居安防應急聯動系統
2.6 完善小區及周邊疏散避難設施
3 保障基礎設施安全供應
3.1 更新改造老化落后設施
3.2 實施雨污分流改造
3.3 整治“三線”私拉私接現象
3.4 完善公共區域照明
3.5 推進5G網絡建設
3.6 建設海綿設施促進水資源集約利用
4 改善交通及停車設施
4.1 交通序化與道路設施更新維護
4.2 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
4.3 設置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
4.4 提升小區人行環境品質
4.5 出入口空間優化的幾種方式
4.6 完善道路穩靜化設施
4.7 設置或預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4.8 建設立體停車設施
4.9 運用智慧手段實現小區內外停車設施共享
5 保持小區環境整潔衛生
5.1 清理小區臟亂環境
5.2 加強小區日常環衛保潔工作
5.3 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
5.4 運用智能設備提高垃圾分類收運效率
6 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6.1 老舊小區5分鐘服務設施配置內容
6.2 合理設置快遞投放位置
6.3 設置老年助餐點
6.4 統一布置室外晾曬設施
6.5 提供方便可尋的公廁
6.6 為居民和來訪者提供清晰的指引標識
6.7 有條件的小區可設置老年日間照料中心
6.8 適當預留場地布設臨時便民設施
6.9 挖掘周邊資源,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
6.10 提供服務便利的商業網點
6.11 提供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
6.12 提供5分鐘可達的公交站點
7 以人為本改善公共活動空間
7.1 配建一定面積的室外活動場地
7.2 提供老人、兒童活動場地
7.3 完善無障礙設施
7.4 公共空間硬件設施應符合人性化要求
7.5 利用畸零地打造小微活動場所
7.6 建設小區環形健身步道
7.7 打造小區周邊美麗街道
7.8 多方式連通形成社區綠道
8 提升綠化環境景觀
8.1 多方式提高小區綠視率
8.2 提升入口景觀
8.3 提升圍墻藝術性和功能性
8.4 提升住區環境特色與文化氛圍
9 規范物業管理
9.1 配置物業管理用房
9.2 政府托底的物業管理
9.3 引導小區成立業委會等自治組織
9.4 鼓勵小區引入市場化專業物業管理服務
9.5 有條件的小區可以提供物管人員住宿
9.6 劃零為整,統一物業管理
10 建立長效機制
10.1 提供黨群服務(社區服務)中心
10.2 提供多樣化的信息溝通渠道
10.3 培育志愿者隊伍
10.4 引入社區設計師
10.5 鼓勵引入專業社區運營機構
10.6 廣泛動員社會力量
PART 03 工作指引
1 科學規劃
2 工作流程
3 體檢評估
4 共同締造
5 保障機制
展開全部
江蘇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導引/城市更新系列叢書 作者簡介
梅耀林,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第四批產業教授。兼任第十二屆江蘇省政協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江蘇省城市規劃研究會副理事長。獲聘東南大學博士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