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做南丁格爾這樣的人(杜麗群和她的艾滋病醫護團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37844
- 條形碼:9787559837844 ; 978-7-5598-378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做南丁格爾這樣的人(杜麗群和她的艾滋病醫護團隊) 本書特色
《做南丁格爾這樣的人:杜麗群和她的艾滋病醫護團隊》的特點一是真實。本書是作者深入一線,廣泛采訪醫生、護士、病人以及杜麗群家屬等,收集到一手材料后進行的紀實文學創作,彰顯了真實的力量。二是獨特性。本書是以報告文學這種大眾文學的形式宣傳廣西防艾抗艾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平民英雄。平民英雄是值得宣傳的,對大眾進行英雄主義教育是很有效的。
做南丁格爾這樣的人(杜麗群和她的艾滋病醫護團隊) 內容簡介
杜麗群,全國很好共產黨員,“好看奮斗者”,廣西位艾滋病科護士長,“白求恩獎章”“南丁格爾獎”獲得者,與廣西少有艾滋病護理團隊在艾滋病護理一線奮戰16年。本書是一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報告文學,以杜麗群為主要寫作對象,表現了以杜麗群為代表的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艾滋病醫護團隊大愛無疆的精神境界,用具體事例宣傳了廣西甚至是中國在“防艾”方面取得的成就,進一步宣傳了“防艾”知識,引導社會關注、關愛艾滋病患者。
做南丁格爾這樣的人(杜麗群和她的艾滋病醫護團隊) 目錄
**章 鄉里鄉紳
龍躍華香坡
一面珍藏的黨旗
1965:一個女娃呱呱墜地
長大后,我要當護士
第二章 從衛校到傳染病醫院
南丁格爾其人其事
載入護理史冊的一則“誓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二度進京培訓
第三章 艾滋病真的來了
因為無知,所以恐懼
四十不惑:小女子有大擔當
她為患者操碎了心
善意的謊言
溫暖的紅絲帶
第四章 地獄之門
一只剝了皮的青蛙
那個跳樓的小鳳
患者家屬的懺悔
生命,永遠值得尊重
第五章 艾滋病人無罪!
艾滋與老人
艾滋母親的牽掛
一對艾滋夫妻
兩個艾滋少女
艾滋病患兒*值得同情
消除歧視,我們在路上
第六章 天使的眼淚
醫者仁心
懷孕護士的愛與痛
“職業暴露”猛如虎
高高舉起的帶血針頭
患者的刀,架上醫生脖子
第七章 是患者,也是志愿者
敢上電視的小馬
浴火重生的小張
小黃,你真的很能干!
第八章 一條戰壕的戰友
從死神手里奪人
救護,急如星火
不一樣的成就感
陪患者一起走鋼絲
主角與配角
阻斷病毒,看見明天的太陽
結尾還有故事
(之一)獲得“白求恩獎章”
(之二)媽媽,拿個“南丁格爾獎”回來好嗎?
(之三)五十知天命:終于捧回“南丁格爾獎”
做南丁格爾這樣的人(杜麗群和她的艾滋病醫護團隊) 節選
天使的眼淚 醫者仁心 2009年2月,為緩解艾滋病科一病區病人急速增加、床位緊張的壓力,四醫院艾滋病科二病區應時而生。 艾滋病科一病區與二病區的區別是:一病區主要收治艾滋病合并內科疾病的病人;二病區主要收治艾滋病合并結核病(內科)及外科疾病的病人。一病區的病人較好管理,二病區的病人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設在艾滋病科大樓四樓的艾滋病科二病區,艾滋病合并結核病人比外科病人還要多,占二病區病人數的2/3。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有如下特點:病情較復雜,病程較長,疾病來得慢,去得也慢。這部分患者見自己所患的病,治來治去總也不見好,似乎還是老樣子,心情郁悶,就找各種渠道宣泄。 艾滋病科二病區成立時,院領導和杜麗群征求艾滋病科一病區副護士長謝彩英的意見:“我們想調你去二病區當護士長,你懂的,這個病區病員比較復雜,內科、外科病人摻雜在一起,尤其是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愛鬧事,有時鬧起來就沒個完,你愿不愿去?” 謝彩英是個有進取心、肯挑重擔的人,馬上說:“愿意。” 過后有人問謝彩英,艾滋病科二病區問題那么多,那么難搞,叫你去你就去?怎么這么傻?謝彩英是這樣回答的:“我在杜護長身邊工作這么多年,杜護長有著南丁格爾那樣的職業精神,她直面困難、專揀重擔挑的工作態度,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要向她學習,為她分擔,挑起艾滋病科二病區護士長這副擔子。” 可是到了二病區,謝彩英才切實感受到這副擔子的無比沉重。 來四醫院時,她哪會想到自己要挑這么重的一副擔子? 謝彩英是2007年5月到艾滋病科試用的,之前,她在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工作。九醫院地址設在賓陽縣黎塘鎮,醫院很小,病人也是少得可憐,正因為醫院不大,病人不多,工作起來一點兒也不感覺到累。到四醫院艾滋病科試用后,工作強度大大增加,加上孩子小,住的地方離四醫院又遠,上下班要花一個多小時在路上,因此,報到的第三天她就病倒了,頭痛、發燒、咽喉腫痛,但她還是咬牙堅持,沒缺過一天勤。因表現不錯,試用期滿,她正式調入了四醫院,從一名普通護士做起,一直做到艾滋病科一病區的副護士長。如前所述,艾滋病科二病區成立后,她又調到二病區擔任護士長,擔子可謂是越挑越重。 謝彩英說:“二病區問題確實很多,就拿病人小潘來說,他嫌隔壁床的阿公睡覺打呼嚕,要求調一個房間給他住。我跟他說,現在暫時沒有空余的房間,請你等一等,有空房我再給你調。他不愿意等,指著我的鼻子大罵:‘你態度這么差,我要寫告狀信,到上面去告你!’” 我問謝彩英:“鬧事是不是像傳染病一樣,只要有一個人鬧,一群人也跟著大鬧天宮?” 她答:“對呀,見小潘鬧,老余也跟著他鬧。這老余有60多歲了,抗病毒藥吃了有反應,他要鬧;叫護士開空調,護士動作慢一點兒,他也鬧。隔壁床的小孩打針怕痛,哭,他也模仿那個小孩,哇哇直哭。唉,他簡直就是個刺兒頭,扎得人難受。過去每天,我沒有一天不專門抽出時間,專門去解決他的問題。” 謝彩英還說,她見老余經常吃方便面,便苦口婆心地規勸他,方便面多吃是不好的,它的主要成分其實就是一些碳水化合物,湯料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只含有那么一點兒鹽分和味精。即便是各種名目的雞面、蝦面、牛肉面等等,肉的含量也是極少極少。況且這些面條大多經過了油炸,油炸食品存放的時間一長,油脂就會被空氣氧化分解,生成有毒的物質。所以經常用方便面來代替主食,不添加其他肉類、蔬菜和水果,營養肯定是不夠全面的。 可是老余并不領情,用謝彩英的話說,就是“熱臉貼上了冷屁股”。對謝護長好心好意的一番勸不但不感謝,反而罵出了聲:“你們食堂的飯菜煮得這么難吃,我咽不下去,不吃方便面吃什么?” 說到此處謝彩英眼淚都快出來了:“當時我心里太難受了,真想甩手不干了,但想起杜護長經常跟我們說,這是患了嚴重疾病的一群人,身體上、心靈上都已經傷痕累累,已經不堪一擊,所以對他們的行為要多遷就,多忍讓,多體諒,要學會換位思考,想想如果你處在他們的地位,你會怎么樣?可能還不如他們呢。這么一想,心里就沒那么難受了。” 謝彩英還給我講了這么幾件事,當時許多病人都在做深靜脈穿刺,她就動員老余說,你每天打吊瓶,反復進行淺靜脈穿刺,反復扎針,你難道不覺得痛苦?不如做深靜脈穿刺吧,扎一針可以管好幾個月,一勞永逸。你道老余怎么講?你要我做深靜脈穿刺是吧?好啊,好!你給我寫一份保證書,保證100﹪安全,我就做。弄得謝彩英很是無奈。 一次,打針的地方腫起來一點兒,老余的倔脾氣馬上發作,他擅自越過半污染區,沖到了護士站,向著護士們大喊大叫:“我要找院長、找律師、找媒體告狀,告你們失職!” 謝彩英看在眼里,心里卻在想著對策,她猛然想起杜護長曾經使用過的“軟硬兼施法”,這招也許管用。于是便對老余說:“老余,你找院長、找律師、找媒體可能有用,但他們離得那么遠,等他們來到這里,你的病恐怕更嚴重了。都說‘遠水解不了近渴’,你想解決問題,我幫你還快一點兒。”老余覺得有道理,便不再咋咋呼呼了,一切聽從謝彩英的處置。 謝彩英用一些小竅門,讓老余腫起來的地方消了下去。 還有那個吸毒的艾滋病患者小方,因為隔壁床的阿公耳聾眼花,聽不見也看不見,常常自說自話,而且說話大聲大氣,影響到小方休息,他便厲聲斥責那個阿公。阿公聽不見他在說什么,依然我行我素。小方認為阿公是故意在與自己作對,一時氣極,甩手就扇了阿公兩個嘴巴,以解心頭之恨。 謝彩英到病房時,看見阿公嘴角流著血,便嚴厲批評小方道:“你不能打人呀小方,打人犯法的你知不知道?” 小方說:“我打他怎么了?我就是要打他,犯法也要打,誰讓他吵我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每天都這樣,打他還是輕的!” 小方不但不承認錯誤,還強詞奪理,列出一大堆打人的理由,簡直讓謝彩英氣得吐血。 還有同性戀病人小曲,在其他醫院治病花了十幾萬,當查出HIV陽性轉到四醫院后,已囊中羞澀,沒什么錢了,他便經常把下面這句話掛在嘴上:“這病我不治了,愛怎樣怎樣,我就是不治了。” 一天,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就心煩氣躁,借機發揮,給謝彩英難堪。 事情是這樣的:早上小曲說他感冒了,身上酸痛,鼻塞,流鼻涕,喉嚨老是癢癢,咳個不停。謝彩英見了便跟他說,你要多穿衣服,多喝水,別讓感冒越來越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沒想到他突然一把揪住謝彩英的衣領,惡狠狠地說:“我感冒是你們護士造成的,昨天晚上護士擅自開空調,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冷風嗖嗖的,吹得我身上直起雞皮疙瘩,所以就感冒了。” 謝彩英不慌不忙,向他解釋道:“我告誡過護士,開空調要征得病房每個病人的同意,才可以開。但這是在半夜呀,天氣那么熱,溫度那么高,其他人一致要求開,你睡著了,不好叫醒你,征得你的同意呀。” 小曲指著謝彩英的鼻子罵道:“你不理解病人,不關心病人的冷暖,你不配當護士長!” 謝彩英氣得一扭頭,跑開了。 想想這些年,自己為患者盡職盡責,不辭勞苦,卻沒想到被反咬一口,受到如此對待,她心里難受極了。她的淚點原本就低,有感動、受委屈,淚水都會嘩嘩地往外流,但作為護士長,又不能在病人面前流眼淚,在病人面前哭哭啼啼有損形象,只好躲到沒人的地方,偷偷哭。 2012年2月,為了發揮道德模范的先鋒引領作用,提高醫務人員的道德意識和道德修養,四醫院**屆“道德講堂”正式開講,其中一項內容,就是由謝彩英講述她和杜麗群,和艾滋病科的護士姐妹護理艾滋病患者的經歷,說起曾經受過的委屈,謝彩英數度落淚,泣不成聲。 不過也不是所有患者都不講道理。 艾滋病患者老許,就是因為講信譽,為人忠厚老實,得到醫護人員的一致夸獎。 老許曾在艾滋病科住院,后來出院了。此次到艾滋病科門診取藥,醫生發現他貧血嚴重,建議他再次住院治療。 入院后,老許對謝彩英說:“謝護長,我能不能先把住院費交了,治療費緩一緩再交?因為我身上的錢所剩不多,要留下一部分來吃飯。” 說實話,這讓謝彩英十分為難,按照醫院的規定,除非情況特殊,比如搶救急危重癥患者,可以先治療后交費,一般病人均要求先交費,后收治。醫院雖說是事業單位,但國家投入有限,如果遇到病人惡意欠費,經濟上同樣難以承受。 “你口袋里到底還有多少錢?” “300多塊。”老許舔了舔他的那張厚嘴唇“但請你放心謝護長,等到病情稍微好轉,我馬上就去建筑工地打工,一天能掙100多塊呢,到時候錢不就有了?” 看著既可憐又堅強的艾滋病患者老許,謝彩英心軟了,她特事特辦,向醫院打了份報告,說明老許情況特殊,能否讓他先賒賬,等他出院打工掙到錢了,再拿來醫院交。 醫院同意了。 幾個月后老許出院了,他在外面拼命打工,攢夠了治療費,馬上把錢交給了醫院。 接過錢,謝彩英又唏噓不已。她原打算這筆錢是要不回來的,科室和自己得填這個窟窿,沒想到老許這么一個農民工,心地卻如此善良,如此講做人的誠信! 回家跟兒子說起此事,她又是淚水漣漣。 ......
做南丁格爾這樣的人(杜麗群和她的艾滋病醫護團隊) 作者簡介
譚小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綠城玫瑰作家群成員,南寧市優秀作家。1985年開始散文創作并連年獲獎,后從事報告文學創作,共發表和出版短、中、長篇報告文學30余篇(部),2011年出版三部長篇報告文學《世紀大救亡——闞培桐與抗戰歌曲的畢生情緣》《桂派名老中醫榮遠明》《新時期的好軍嫂韓素云》,其中《世紀大救亡——闞培桐與抗戰歌曲的畢生情緣》進入中國作協2008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也是該項目創建以來廣西獲得扶持的作品,實現廣西零的突破。2020年,描寫中國第五支赴利比里亞維和警察防暴隊豐功偉績的20萬字長篇報告文學《西非時間》出版。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