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岳麓文集(全九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86762
- 條形碼:9787512686762 ; 978-7-5126-867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岳麓文集(全九冊)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詩集、作品集、散文隨筆集、詩詞對聯集等。其中的《喚醒陶令賦新辭》是老年作家王九日出版的一部散文作品集,收錄了他這幾十年創作發表的一系列散文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寫故鄉的山水、文化、人物,而不是簡單的寫景,具有文化散文的一定水準,大都發表在各大文學刊物上,有的還獲全國性大獎,基本能體現一個作家的整體水平。
岳麓文集(全九冊) 內容簡介
這是一套大型系列文學叢書,收錄了《清溪雅韻》《長空雁鳴》《好風憑借力》《喚醒陶令賦新辭》《不會飲酒也作詩》《鷹之歌》《張家界的燦爛年華》《尋根》《書味集》九冊。
岳麓文集(全九冊) 目錄
《長空雁鳴》
《好風憑借力》
《喚醒陶令賦新辭》
《不會飲酒也作詩》
《鷹之歌》
《張家界的燦爛年華》
《尋根》
《書味集》
岳麓文集(全九冊) 節選
見縫插針讀閑書 讀閑書是我多年的生活習慣和精神享受,如果一天不讀幾頁書便有茫然若失之感。所謂閑書是指與自己的工作或專業沒有直接關系的書籍。古人讀書利用“三上”(枕上,馬上,廁上),我讀閑書則是利用睡前,飯后,外出時。 睡前1小時閱讀,是我上大學時的諸多愛好之一。每天晚自習后洗漱完畢,大約晚上10點來鐘,上床讀1小時文學書籍,這對于學了一天理工科課程的大腦無疑是一種極好的放松和休息。讀閑書雖然對專業學習沒有直接幫助,但開闊了視野,提升了人文素養,增強了寫作能力,因此我一直擔任班上的宣傳委員,并兼任校報編輯。 如今我已退休,讀閑書的時間相對多些,但睡前1小時的閱讀習慣沒有變。每天晚上11時半關掉手機和電視,靠在沙發上或半躺在床上,讀讀文史書籍或雜志。此時,夜深人靜,心無旁騖,隨意讀去,信馬由韁,思接千年,神游八極。或與先哲對話,或與古人交流,讀到會心處,掩卷而笑;讀到疲倦時,扔書而眠。 飯后是指中飯后。我每天中午要午休1小時,吃飽了不宜立即睡覺,閱讀半個多小時再休息正好。這半個多小時或讀紙質圖書,或上網“電子閱讀”。我在電腦上不玩游戲不炒股,通過網絡看看新聞,瀏覽文史方面的文章資訊,亦可增長知識。網絡上的東西“新、奇、快”,但泥沙俱下,真假摻雜。因此要放開眼光,運用腦髓,批判地接受。 外出辦事亦是讀閑書的好時機,我出門時包里都要放一本書或雜志。乘車時,等待某人或辦事的空當,都可拿出來讀一會兒。不久前,我到湘潭給因病住院的老父親做飯送飯,在老父家里住了10來天。他家里沒有電腦網絡,微信信號也不好,每天有兩三個小時的空閑正好用來讀書。 近幾年,我讀的閑書有《品中國文人》《晚清有個袁世凱》《袁氏當國》《門檻上的民國》《民國風度:黑暗處的明燈》《品國學》《白鹿原》等。我喜歡的雜志有《隨筆》和《讀書文摘》。這些書籍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閑書不閑,正是在書籍的浸淫之中,一個人的性情得到陶冶,氣質得到升華,對本職工作和為人處事,不無裨益。古人說,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是很有道理的。對于退休后的老人而言,讀閑書可以健腦養身,預防老年癡呆,豐富老年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原載2016年12月16日《株洲日報》) 老得慢一點 享受社保工資已經幾年了,很快就要拿“老年證”,我應該算是已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但在公交車上還從來沒有人給我讓過座。本市公交車上給老弱病幼讓座已經蔚然成風,我這個老年人卻被人們視而不見,這讓我很欣慰,因為從外表上看,我還不像個老年人。 外觀上還“停留”在中年階段,這要歸功于我樂觀的心態、有規律的生活、堅持不懈的體育鍛煉。不少有過一官半職的人退下來之后失落感很強烈,從前呼后擁到門庭冷落,心理難以承受,加之沒有什么業余愛好,整日悶悶不樂,衰老十分明顯。我30多歲就經歷了“職場”上的大起大落,忽而部門負責人,忽而“縣處級”單位一把手,忽而任何職務也沒有。正因為年輕時經歷過波折,退休之后心態十分平和,加之愛好較多,既不覺得寂寞更不感覺失落。 我辦了一個文化工作室,*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過有規律的生活,不要每天悶在家里。把工作學習和休息分開來,日子就過得比較清爽。每天上午9時左右離開家門,到工作室坐一坐,讀讀書報上上網,有想法了就寫點短文章,發點帖子。下午則去球館運動,上“體育課”。如此“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生活,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可預防老年癡呆。 記得我上小學時有兩大愛好,一是閱讀課外書籍,二是打乒乓球。退休之后,我的大部分時間仍然是做這兩件事情。我認為自己是“返老還童”了。讀小學時家庭經濟條件差,課外書籍少,到處找人借書看,借到一本就饑不擇食地看起來,不管是什么書,毫無選擇的余地。如今條件好了,想讀什么書可以選擇,還可以在網絡上閱讀,在微信上閱讀。閱讀的機會無處不在,如同在知識的海洋中游泳,隨心所欲,十分愜意。 上小學時體育設施少得可憐,全校才兩張乒乓球臺。下了課高年級的同學拼命去搶臺子,低年級的同學不能攏邊。放學后,我們架起門板做球臺,中間支根竹竿做網子,用光板子球拍打得有滋有味。如今球館里裝著空調,幾千元一張的臺子,地上鋪著地板膠,和過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別!跟一幫水平相當的球友激戰兩個小時,出一身大汗,真是酣暢淋漓,快意人生! 有人認為,人生能做到四個“一點”就稱得上幸運:生得好一點,病得遲一點,老得慢一點,死得快一點。生得好一點,生在一個條件較好的家庭,這是個人無法決定的。死得快一點,是指到了一定的年齡患了重病,不要久拖,早點了斷,這一點個人也難以把握。個人能夠適度把控的是中間兩點,因為健康的鑰匙有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并且始終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完全可以病得遲一點,老得慢一點。 定一個小
岳麓文集(全九冊) 作者簡介
張人杰:20世紀50年代出生,籍貫:湖南長沙。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科技情報高級工程師。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雜文學會理事。 從事過的工作與擔任過的職務:工人,車間技術員,宣傳干事,中學教師,職工教育教師,研究所情報工程師,情報室主任,市外經辦成員、研究所副所長(代所長),企業辦公室主任,書記。 大半輩子做雜事,讀雜書,寫雜文。人生的信條是:惟讀書與運動不能辜負。有書讀,有球打,此生足矣。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