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公共藝術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77578
- 條形碼:9787112177578 ; 978-7-112-1775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共藝術哲學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三個方面梳理公共藝術的基本問題,為在中國新興的這一學科提供思想基礎。 **方面,身體、空間、環(huán)境中的公共藝術; 第二方面,傳統(tǒng)、城市社會、空間生產中的公共藝術; 第三方面,社區(qū)、個人及未來成長中的公共藝術。 環(huán)境中的精神生長是奠定在身體感知和體驗之中;扎根于身體為中心的空間及環(huán)境是公共藝術的不可取代的基本作用。 空間生產中,公共藝術作為傳承載體和符號表征,在城市社會中發(fā)揮著唯一性作用;本書指出這一作用的過程、方法及節(jié)點內涵。 公共藝術介入社區(qū)的核心在于對個人的公共性和未來性的塑造。本書指出這一過程的具體方法以及頂層制度設計的一般結構。
公共藝術哲學 目錄
緒論:建立中國公共藝術理論的專屬概念系統(tǒng)
**編 公共藝術給予城市什么
**章 論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價值的構成
一、公共藝術是講述城市公共空間夢想的工具
二、公共空間之性:共存、分享、寬容的“喚醒”和“開啟”
三、超越個人之上的“公共領域”是公共藝術公共性的基石
四、公共藝術體現(xiàn)的公共精神
五、關于以上論述的例證說明
第二章 公共藝術的“元價值”介入城市公共空間
一、城市發(fā)展的“景觀社會”與公共藝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二、元價值的理論建構
三、元價值探索的三條途徑
四、實踐中的元價值的社會植入
第三章 公共藝術作為公共物品供給的人類學意義
一、公共藝術的供給:經濟學的正外部性問題
二、公共物品的作用:建造靈魂的房子
三、如何享用公共物品
四、公共藝術對個體的未來性塑造
第四章 20世紀的公共雕塑:閱讀主體和時間展開的空間理念
一、撤除了底座的雕塑,從建筑擺放物成為建設物自身
二、“我”與“是我”的空間閱讀
三、場景地形學與反紀念碑
第二編 從思考城市到空間美學生產
第五章 從空想到實踐:公共藝術的空間美學生產
一、想城:空間景觀的哲學觀
二、讀城:當代語境的空間美學取向
三、置身于城:公共空間生產的美學實質
四、建城:公共藝術置入公共空間的歷程
第六章 論場所與戀地情結
一、戀地與戀城的理由
二、戀地情結的想象性和場所的魅力源
三、神的城市和人的精神鏡式:初始性質的公共藝術的“戀地”塑造
第七章 公共藝術呈現(xiàn)的身體城市
一、身體與城市空間形態(tài)
二、身體的第二習性與身體美學記憶及空間形態(tài)
三、情境意圖與身體空間的公共藝術
第三編 城市社會價值的源發(fā)
第八章 社區(qū)與公共藝術:城市社會的價值源發(fā)地
一、空間行為和空間感知:空間的偏好性編輯
二、社區(qū)生活與心理構成:空間的價值源發(fā)地
第九章 紀念場所:傳統(tǒng)與未來價值觀生產
一、紀念場所嫁接過去與未來的價值觀傳遞的基本原則
二、歐美國家傳統(tǒng)的紀念性場所的生產:詩意景觀和碑銘紀念
三、警惕紀念碑權力造假及塑造的民族主義危害
第十章 紀念碑與城市主體發(fā)展的四個歷程
一、神的城市與紀念碑
二、英雄的城市與紀念碑
三、人民的城市與紀念碑
四、公民的城市與紀念碑
五、各個階段的公共精神的性質和空間形態(tài)
第四編 美學造城方法論
第十一章 公共藝術塑造城市魅力的實踐特征
一、公共藝術是知識與智慧創(chuàng)造的美學實踐
二、公共藝術是地域性與稀缺性的美學實踐
三、公共藝術是原創(chuàng)性和唯一性的美學實踐
四、結論
第十二章 公共藝術如何塑造世界性的城市“節(jié)點”
一、“地方性”品質是打造國際性的公共藝術“節(jié)點”的基礎
二、城市作為“藝術作品”的永恒利息
三、公共藝術打造世界“節(jié)點”的四個路徑
第十三章 公共藝術對場所的意義塑造
一、場所的力量
二、公共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空間
三、場所角色:公共生活的表演性與公共藝術對身份的塑造
第十四章 材料性質在公共藝術中的運用
一、材料、材料性質的解放
二、公共藝術運用材料肌質的基本原則
第五編 附錄
公共藝術論綱
中國當代雕塑突圍的開幕典禮
大都市何以不可缺少藝術想象空間?
從一個專業(yè)到一所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科發(fā)展歷程簡論
建筑是長眼睛的——讀孟建民工作室作品《失重》
本原設計與社會公平——孟建民與馬欽忠的對話
公共藝術不是設計服務一訪馬欽忠教授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