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原書第2版.上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90272
- 條形碼:9787030690272 ; 978-7-03-06902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原書第2版.上卷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骨科、骨腫瘤科、病理科及影像科醫師等本書是骨腫瘤骨病領域少有的從臨床癥狀到影像學和病理診斷及后續治療的系統性闡述疾病的論著。
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原書第2版.上卷 內容簡介
《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上卷(中文翻譯版,原書第2版)》為讀者提供*新且實用的有關骨腫瘤和瘤樣病變的影像學診斷、組織病理和分子病理學診斷及治療方案的系統知識。無論是專職從事骨腫瘤診治的醫師還是普通的骨科、病理科和影像科醫師都能從中獲取如何診治骨腫瘤和瘤樣病變患者的核心知識,《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上卷(中文翻譯版,原書第2版)》可作為案頭工具書方便查閱。 《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上卷(中文翻譯版,原書第2版)》分上、下兩卷,從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影像學、病理學、鑒別診斷等方面對每種骨腫瘤和瘤樣病變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特別是采用大量的影像學資料和病理學圖片分別對疾病的影像學特征和鑒別診斷進行論述。《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上卷(中文翻譯版,原書第2版)》為上卷,內容涵蓋概述、成骨腫瘤、成軟骨性腫瘤、巨細胞瘤、圓細胞瘤、纖維瘤、來源不明的腫瘤和血管腫瘤等。
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原書第2版.上卷 目錄
上卷
**部分 概述
第1章 骨腫瘤診斷實用方法 2
第2章 某些骨腫瘤和瘤樣病變的特殊臨床表現 7
第3章 骨腫瘤診斷的影像學方法 10
第4章 骨組織活檢方法 49
第5章 骨病理學的基礎和輔助技術 63
第6章 分級和分期 72
第7章 普通型高級別骨肉瘤的全身治療 74
第8章 骨腫瘤和瘤樣病變的外科治療 79
第二部分 成骨腫瘤
第9章 髓質骨瘤 92
第10章 骨旁骨瘤 98
第11章 骨樣骨瘤 104
第12章 骨母細胞瘤 119
第13章 普通型中心性骨肉瘤 134
第14章 頜骨骨肉瘤 156
第15章 骨旁骨肉瘤 163
第16章 骨膜骨肉瘤 169
第17章 高級別表面骨肉瘤 173
第三部分 成軟骨性腫瘤
第18章 內生軟骨瘤 178
第19章 多發性內生軟骨瘤病(Ollier病) 185
第20章 骨膜軟骨瘤 191
第21章 骨軟骨瘤 196
第22章 多發性骨軟骨瘤 203
第23章 軟骨母細胞瘤 208
第24章 軟骨黏液樣纖維瘤 216
第25章 軟骨肉瘤 223
第26章 軟骨肉瘤的變異類型 245
第四部分 巨細胞瘤
第27章 骨巨細胞瘤 262
第五部分 圓細胞瘤
第28章 尤因肉瘤腫瘤家族 274
第29章 骨淋巴瘤 286
第30章 骨髓瘤 303
第六部分 纖維瘤
第31章 骨促纖維增生性纖維瘤 312
第32章 骨纖維肉瘤 317
第七部分 來源不明的腫瘤
第33章 骨良性纖維組織細胞瘤 322
第34章 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326
第八部分 血管腫瘤
第35章 普通血管瘤和淋巴瘤 334
第36章 上皮樣血管瘤 345
第37章 血管球瘤 351
第38章 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 356
第39章 血管肉瘤 362
主要參考文獻 366
下卷
第九部分 成釉細胞瘤
第40章 成釉細胞瘤 368
第十部分 脊索腫瘤
第41章 良性脊索細胞瘤 372
第42章 脊索瘤 380
第十一部分 平滑肌肉瘤
第43章 骨平滑肌肉瘤 396
第十二部分 脂肪細胞瘤
第44章 骨脂肪瘤 400
第45章 骨內脂肪肉瘤 404
第十三部分 神經源性腫瘤
第46章 骨內神經鞘瘤 408
第47章 骨神經纖維瘤 412
第十四部分 磷酸鹽尿性間葉腫瘤
第48章 磷酸鹽尿性間葉腫瘤 416
第十五部分 累及骨的轉移性癌
第49章 骨轉移癌 426
第十六部分 腫瘤樣病變與其他類似原發性骨腫瘤的病變
第50章 單純性骨囊腫 434
第51章 動脈瘤樣骨囊腫 447
第52章 關節旁骨囊腫 480
第53章 表皮樣骨囊腫 491
第54章 干骺端纖維缺損 495
第55章 骨膜硬纖維瘤 511
第56章 纖維發育不良 514
第57章 骨性纖維發育不良 540
第58章 骨化性肌炎 545
第59章 巨細胞修復性肉芽腫 556
第60章 頜骨中央巨細胞肉芽腫 562
第61章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 565
第62章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棕色瘤” 571
第63章 撕脫傷 578
第64章 奇異的骨旁骨軟骨瘤樣增生 581
第65章 指骨纖維骨性假瘤 589
第66章 甲下外生骨疣 592
第67章 應力骨折 595
第68章 骨梗死 599
第69章 骨Paget病與合并Paget病的肉瘤 612
第70章 戈謝病 629
第71章 痛風 635
第72章 骨髓炎 642
第73章 骨淀粉樣變性 652
第74章 肥大細胞增多癥 655
第75章 Erdheim-Chester病 664
第76章 Rosai-Dorfman病 666
第77章 暫時性骨質疏松 668
第78章 創傷性骨溶解 670
第79章 胸壁錯構瘤 672
第十七部分 關節腫瘤及瘤樣病變
第80章 滑膜軟骨瘤 676
第81章 滑膜軟骨肉瘤 679
第82章 滑膜軟骨瘤病 683
第83章 滑膜脂肪瘤 693
第84章 滑膜脂肪瘤病 695
第85章 滑膜血管瘤 698
第86章 滑膜肉瘤 702
第87章 腱鞘巨細胞瘤:局限型和彌漫型 716
第88章 Hoffa病 725
主要參考文獻 726
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原書第2版.上卷 節選
**部分 概述 第1章 骨腫瘤診斷實用方法 Eduardo Zambrano,K. Krishnan Unni 一、臨床表現 除少數例外,因骨的腫瘤性病理所產生的癥狀并不特異。大多數患者表現為疼痛、腫脹或病理性骨折。骨樣骨瘤的特征性疼痛模式是一個顯著的例外。有時癥狀具有誤導性,比如尤因肉瘤,它可能會伴有發熱的癥狀而被誤診為骨髓炎。除了骨髓瘤有其特有的血清和尿液表現外,實驗室檢查相對不重要。 二、影像學表現 本章所指影像學方法包括X線片、計算機斷層攝影(computerized tomograms,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幾乎無一例外,X線片是*重要的用于診斷的影像。對于病理學家來說,熟悉骨腫瘤的影像學表現,在平時工作中可做到事半功倍,盡管有稱職的放射科醫師來協助會更為有效。 骨腫瘤的影像學表現常分為3類:地圖狀骨質破壞、蟲蝕狀骨質破壞和滲透狀(浸潤狀)骨質破壞。地圖狀骨質破壞描述的是溶骨性的骨質破壞(圖1-1)。如果這樣的區域被硬化邊緣所包圍,則可能認為是良性病變(圖1-2)。如果與正常骨骼之間存在明顯的清晰的界線,那么十分可能是良性病變(圖1-3)。如果沒有明顯的分界,則要注意有可能為侵襲性病變(圖1-4)。 蟲蝕狀骨質破壞的影像學表現為微小的透亮區與正常顯影的骨質混雜(圖1-5),這種影像學表現多為侵襲性病變,如淋巴瘤。 滲透狀(浸潤狀)骨質破壞的過程中,有大量微小透亮區域穿透骨質(圖1-6)。病變骨的外觀可能看起來像正常的骨骼。滲透狀病變通常與小細胞惡性腫瘤(如尤因肉瘤)有關。需要牢記的是,骨髓炎可以表現為任何一種骨質破壞類型而被誤認為是腫瘤的發生。 圖1-1 X線片圖像顯示顱骨嗜酸性肉芽腫地圖樣病變 圖1-2 X線片圖像顯示脛骨上側干骺端纖維缺損的周圍性硬化 圖1-3 股骨上端具有清晰邊界線的纖維結構不良(箭處) 圖1-4 脛骨上端的巨細胞瘤沒有明顯的邊界 圖1-5 X線片圖像:累及肱骨的淋巴瘤中的蟲蝕狀病變伴有病理性骨折 圖1-6 X線片圖像:股骨尤因肉瘤的多個微小透亮灶形成的浸潤性外觀 除有助于識別微小礦化和骨樣骨瘤的病灶外,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無明顯優勢(圖1-7A~C)。但對于在解剖結構復雜位置如脊柱的病變,CT能起到明顯的輔助作用。 MRI已成為骨腫瘤治療的常規檢查。影像學特征通常是非特異性的,對診斷沒有幫助。但它仍是準確描述腫瘤侵襲范圍的*佳方式。測量一般在化學治療開始前進行,以便在化學治療后切除受累的節段。 圖1-7 頸椎椎板骨樣骨瘤。CT掃描對脊柱等復雜部位疾病的診斷很有幫助 三、分類 Lichtenstein博士提出的一個分類方法經受住了時間考驗,成為經典分類方案。其根據所產生基質的種類或無基質生成的腫瘤細胞的細胞學特征對腫瘤進行分類,將其分為良性和惡性。 分類方法 1. 軟骨源性 (1)良性:骨軟骨瘤、軟骨瘤、軟骨母細胞瘤、軟骨黏液樣纖維瘤。 (2)惡性:軟骨肉瘤及其變種。 2. 骨源性 (1)良性:骨樣骨瘤和骨母細胞瘤。 (2)惡性:骨肉瘤及其變體。 3. 造血系統 (1)良性:無。 (2)惡性:骨髓瘤和淋巴瘤。 4. 纖維源性 (1)良性:促結締組織增生性纖維瘤。 (2)惡性:纖維肉瘤。 5. 平滑肌源性 (1)良性:平滑肌瘤。 (2)惡性:平滑肌肉瘤。 6. 來源不明的腫瘤 (1)良性:巨細胞瘤。 (2)惡性:惡性巨細胞瘤、尤因肉瘤、造釉細胞瘤。 7. 血管性 (1)良性:血管瘤。 (2)惡性:血管肉瘤、血管外皮細胞瘤。 8. 纖維組織細胞性 (1)良性:纖維組織細胞瘤。 (2)惡性: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 9. 脊索組織源性惡性:脊索瘤。 10. 脂肪源性 (1)良性:脂肪瘤。 (2)惡性:脂肪肉瘤。 11. 神經源性 (1)良性:神經鞘瘤。 (2)惡性:無。 梅奧診所*近發表的一系列文章顯示,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是良性腫瘤的2倍多,但這可能并不是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的真實分布,因為惡性腫瘤多數都有癥狀,更可能被轉診到主要的醫療中心從而被記錄在案。 四、大體檢查 細針穿刺活檢和芯針穿刺活檢在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圖1-8A~C)。這種方法非常適用于證實轉移癌的存在。但對于良性腫瘤,尤其是瘤樣病變的診斷可靠性較差。存在的問題是診斷需要進行越來越多的特殊檢測,但通過細針抽吸獲得的組織可能不夠。 關于芯針穿刺活檢和刮除標本,特別需要牢記的是,大多數的骨腫瘤質地柔軟而不硬,可以不經脫鈣進行下一步處理。如果收到大量包含骨碎片的組織,應小心地將軟組織從骨上分離,便于直接處理,而不是脫鈣。即使是在嚴重鈣化的組織中,通常也可以找到足夠的軟組織進行單獨處理。 處理較大的切除標本,只需要很少的設備:一把帶鋸、一把肉鋸及一個在切割時固定骨頭的裝置。應將骨鋸放在一個封閉空間內,以免骨屑飛濺。我們處理大體標本的首選方法是將骨和腫瘤與周圍的軟組織分開,然后用帶鋸將骨頭切開。盡量切取骨的薄片以便迅速脫鈣,這樣可以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大體標本應該用輕柔的刷子清理,以去除切割后經常存在的骨塵。這些粉塵不僅會使大體照片變臟,而且還會出現在之后的顯微切片中,影響后續處理。 圖1-8 細針和芯針活檢在骨腫瘤診斷中越來越常見 五、分級和分期 肌肉骨骼腫瘤學會采用的分期系統已被普遍接受。該分期系統使用兩個標準:腫瘤的組織學分級和腫瘤累及范圍,即腫瘤只累及一個還是多個間室。分級系統與布羅德斯(Broders)100年前提出的類似,使用的主要分類特征是腫瘤細胞的核異型性;第2個標準是腫瘤細胞密度。并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都可以進行組織學分級。軟骨肉瘤、骨肉瘤、纖維肉瘤和血管肉瘤可以分級,而小細胞惡性腫瘤不能分級,因為它們的形態是單形性的。實際上,尤因肉瘤一直被認為是高級別的。 因此,對于所有低級別腫瘤,分期系統將是Ⅰ期,對于高級別腫瘤,分期系統將是Ⅱ期。對于局限于一個間室的腫瘤,分期被認為是A期,而如果累及多個間室,則被認為是B期。不考慮其他因素,所有遠處轉移的腫瘤都是Ⅲ期。 (孫立國 譯 范宏斌 校)
骨腫瘤學:骨腫瘤和瘤樣病變:原書第2版.上卷 作者簡介
E.圣蒂尼-阿羅約(Eduardo Santini-Araujo),已故,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病理學系。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