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巖體工程非線性分析理論與數值仿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76792
- 條形碼:9787302576792 ; 978-7-302-5767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巖體工程非線性分析理論與數值仿真 本書特色
基于非線性分析理論,針對巖體工程穩定性和加固的,從理論、力學模型到工程應用全部涵蓋。
巖體工程非線性分析理論與數值仿真 內容簡介
書系統介紹了作者近些年來在巖體工程穩定性和加固措施評價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國內重大工程中的應用。主要針對巖體工程的整體穩定性分析、加固措施評價和優化、長期安全性分析、動力情況下的安全性分析、水對巖體結構的影響相關的理論模型和分析方法進行了敘述,還對錦屏一級、拉西瓦、溪洛渡等重大工程的安全性數值仿真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書可供從事巖石力學、巖體工程和水工結構工程領域的科研和人員使用,同時對交通、采礦和能源工程領域的相關科研人員提供有益幫助。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巖土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學用書。
巖體工程非線性分析理論與數值仿真 目錄
目錄
第1章緒論
1.1巖體工程安全
1.2巖體工程的穩定和加固分析
1.2.1巖體工程的穩定性評價
1.2.2巖體工程加固效果的評價
1.2.3基于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的巖體工程穩定分析
1.2.4巖體工程穩定分析要考慮的其他因素
參考文獻
第2章基于彈塑性理論的巖體結構穩定性和加固分析
2.1關聯理想彈塑性本構關系及其增量拓展
2.1.1關聯理想彈塑性本構關系
2.1.2彈塑性本構關系的增量拓展
2.2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
2.2.1彈塑性結構的失穩及穩定性評價
2.2.2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的有限元實現和加固分析
2.2.3長方柱體的壓縮數值試驗
2.2.4條形基礎和地基系統加固數值試驗
2.2.5壩踵區不同尺寸有限元網格數值試驗
2.3關于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的進一步討論
2.3.1結構變形和加固之間的關系
2.3.2結構穩定性分析
2.3.3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與剛體極限平衡法的對比
2.4基于彈塑性數值模擬的巖體結構抗滑穩定分析
2.4.1滑塊的極限平衡分析
2.4.2基于多重網格法的滑面受力分析
2.4.3計算精度分析
2.4.4與剛體極限平衡法的對比
參考文獻
第3章巖體非平衡演化及時效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
3.1概述
3.1.1巖體結構工程中的非平衡演化
3.1.2新奧法施工原理和非平衡演化機制
3.2時效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
3.2.1Lyapunov穩定性
3.2.2基于過應力的黏塑性模型
3.2.3時效塑性余能范數
3.2.4時效不平衡力
3.2.5非平衡演化特性與時效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
3.3時效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的數值實現及驗證
3.3.1基于蠕變損傷模型的數值實現
3.3.2數值算例和驗證
3.4巖體結構非平衡演化的驅動機制
3.4.1巖體結構的非平衡演化規律
3.4.2驅動巖體結構非平衡演化的有效應力
3.4.3有效應力形式本構方程及非彈性余能
3.4.4巖體結構非平衡演化穩定性分析
參考文獻
第4章基于內變量熱力學的蠕變損傷本構模型
4.1概述
4.1.1巖體結構工程時效分析的數值方法
4.1.2流變試驗研究
4.1.3流變模型研究
4.1.4巖體流變與損傷耦合的本構方程研究
4.2基于內變量熱力學理論的流變模型
4.2.1Rice內變量熱力學理論
4.2.2內變量流變模型
4.2.3黏彈性本構方程及其基本性質
4.2.4黏塑性本構方程及其基本性質
4.3單軸蠕變試驗驗證和參數辨識
4.3.1試驗材料和設備
4.3.2單軸蠕變加卸載試驗
4.3.3黏彈性本構方程參數擬合
4.3.4黏塑性本構方程參數擬合
4.3.5方程參數敏感性分析
4.4基于內變量熱力學理論的巖體結構長期穩定性評價
4.4.1材料系統的熱力學穩定分析
4.4.2蠕變的熱力學性質
4.4.3巖體結構的長期穩定性評價
4.5蠕變損傷模型的程序實現
4.5.1內變量蠕變本構方程的中心差分形式
4.5.2流變模型的程序實現
4.5.3計算程序驗證
4.6蠕變與應力松弛的內在一致性
4.6.1應力松弛研究綜述
4.6.2應力松弛本構方程
4.6.3蠕變和松弛的內在一致性
參考文獻
第5章水對巖體結構的影響分析
5.1概述
5.2水對巖體的作用機理和有效應力原理
5.2.1水對巖石的影響研究
5.2.2裂隙巖體非飽和有效應力原理
5.3水庫誘發地震的機理分析及與庫岸變形的相關性
5.3.1水庫誘發地震
5.3.2庫區及周邊區域地震統計分析
5.3.3庫岸變形與水庫誘發地震機理分析
5.4考慮水影響的非線性蠕變損傷模型及數值實現
5.4.1水對巖石變形和強度的影響
5.4.2考慮水影響的非線性蠕變損傷模型
5.4.3數值實現
5.4.4蠕變試驗及模型驗證
5.5水對樞紐區地質體作用機理及工程應用
5.5.1水對樞紐區地質體作用機理
5.5.2溪洛渡拱壩谷幅變形及長期穩定性分析
參考文獻
第6章巖體結構仿真分析平臺及大規模數值計算
6.1概述
6.1.1數值仿真分析平臺
6.1.2大規模數值計算
6.2巖體結構靜動仿真分析平臺
6.2.1程序框架設計和程序界面
6.2.2方程組求解
6.2.3剛度矩陣的生成和存儲
6.2.4本構關系積分
6.2.5綜合收斂準則的程序實現
6.2.6程序驗證
6.3基于EBE策略的有限元并行計算
6.3.1有限元EBE方法的基本思想
6.3.2EBEPCG算法
6.3.3有限元EBEPCG方法的并行實現
6.3.4程序驗證及效率分析
6.4基于CPU/GPU異構并行的大規模數值計算
6.4.1有限元CPU/GPU異構并行策略
6.4.2基于OpenMP的控制方程并行組裝
6.4.3線性方程組求解的GPU并行實現
6.4.4并行計算效率分析
參考文獻
第7章高拱壩穩定分析和加固評價
7.1基于三維非線性分析的壩肩抗滑穩定校核
7.1.1拱壩壩肩抗滑穩定分析
7.1.2溪洛渡右岸塊體的抗滑穩定校核
7.1.3基于非線性分析的高拱壩壩肩抗滑安全控制標準
7.2基于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的高拱壩整體穩定性和加固分析
7.2.1拱壩整體穩定性分析
7.2.2壩趾錨固分析
7.2.3壩踵開裂分析
7.2.4壩基斷層加固處理研究
7.3基于非線性分析的拱壩壩肩動力穩定和加固分析
7.3.1基于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的結構抗震穩定與加固分析
7.3.2基于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的壩肩整體穩定性分析
7.4高拱壩基礎的相互作用機理研究
7.4.1基于監測資料的高壩壩基變形模式分析
7.4.2壩基變形模式對壩體受力性態和破壞的影響研究
7.5高拱壩基礎的破壞演化規律研究
7.5.1基于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的拱壩破壞過程分析
7.5.2非線性起始安全系數K2對壩體破壞演化的控制作用
7.6高拱壩加固優化研究
7.6.1加固優化分析方法和工程概況
7.6.2拱壩工程加固優化分析
7.6.3高拱壩破壞與加固分析
7.7高拱壩建基面開挖卸荷松弛及對拱壩的影響研究
7.7.1卸荷計算方法與模型
7.7.2白鶴灘拱壩建基面開挖卸荷松弛分析
7.7.3建基面卸荷松弛對拱壩穩定性的影響
7.8高拱壩長期安全性評價
7.8.1高拱壩長期穩定性分析
7.8.2壩基長期變形及對拱壩的影響分析
參考文獻
第8章水電巖質高邊坡的非平衡演化和穩定性控制
8.1基于非線性數值模擬的巖質邊坡抗滑穩定分析
8.1.1錦屏一級左岸高邊坡的穩定分析
8.1.2大崗山右岸高邊坡的穩定分析
8.2基于變形穩定和控制理論的邊坡穩定性和加固分析
8.2.1邊坡整體穩定性分析
8.2.2邊坡的局部失穩和加固分析
8.2.3邊坡穩定和加固分析中的關鍵問題分析
8.3大崗山右岸邊坡穩定和加固分析
8.3.1工程概況
8.3.2計算模型及參數
8.3.3右岸邊坡自重應力場分析
8.3.4右岸邊坡整體穩定性分析
8.3.5改善邊坡穩定性的加固優化分析
8.3.6邊坡工程效果及效益評價
8.4錦屏一級左岸壩肩邊坡長期穩定性分析
8.4.1工程概況
8.4.2計算模型及參數
8.4.3長期變形對壩體影響分析
8.4.4壩肩邊坡變形分析
8.4.5左岸邊坡長期穩定性分析
8.4.6蠕變計算與超載計算結果比較分析
8.5基于強度參數反演的高邊坡穩定性評價
8.5.1紅石巖堰塞體邊坡工程概況及分析思路
8.5.2震后監測數據分析
8.5.3地質力學參數反演
8.5.4地震作用下整體穩定分析
8.6近壩高邊坡穩定性分析及滑坡涌浪風險評價
8.6.1拉西瓦工程概況
8.6.2邊坡穩定性、滑坡和涌浪的聯合分析
8.6.3邊坡穩定性分析及潛在滑坡體的確定
8.6.4滑坡涌浪分析
8.6.5分析框架效果評價
參考文獻
第9章地下巖體工程的穩定和加固分析
9.1水電地下廠房的施工優化分析
9.1.1水布埡地下廠房概述
9.1.2計算模型和施工方案
9.1.3施工優化分析
9.2隧洞TBM施工過程仿真和支護時機研究
9.2.1概述
9.2.2深埋隧洞雙護盾TBM數值模型
9.2.3圍巖蠕變本構參數反演
9.2.4支護時機研究
9.2.5小結
9.3地下洞室群的連鎖破壞分析
9.3.1地下儲庫洞群注采氣情況下的連鎖破壞分析
9.3.2地下鹽巖儲庫的長期穩定性和破壞分析
9.4深埋地下隧洞的長期穩定性分析
9.4.1計算模型
9.4.2長期穩定性分析
參考文獻
巖體工程非線性分析理論與數值仿真 作者簡介
劉耀儒,清華大學教授,博導。199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研究領域為水工結構和巖石力學。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數學物理模擬專委會秘書長。發表論文100余篇,SCI收錄40余篇,發明專利5項,專著1部。負責科研課題50余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獲IACMAG國際學會杰出貢獻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7項。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