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研究(全13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90980
- 條形碼:9787300290980 ; 978-7-300-2909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研究(全13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刑法研究》(十三卷本)是陳興良教授于201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陳興良刑法學”系列叢書的續編。《刑法研究》分為13卷,收錄了陳興良教授從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長達36年間所發表的全部論文和其他作品。各卷按照刑法學體系的內在邏輯,按照一定的專題連續編排,共分為四編:刑法緒論、刑法理論、刑法總論和刑法各論。因此,《刑法研究》是陳興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論文之集大成者,全方位地呈現了陳興良教授的學術成果。
刑法研究(全13冊) 目錄
刑法研究總目錄
刑法研究(**卷)
刑法緒論 Ⅰ
刑法研究(第二卷)
刑法緒論 Ⅱ
刑法研究(第三卷)
刑法緒論 Ⅲ
刑法研究(第四卷)
刑法理論 Ⅰ
刑法研究(第五卷)
刑法理論 Ⅱ
刑法研究(第六卷)
刑法總論 Ⅰ
刑法研究(第七卷)
刑法總論 Ⅱ
刑法研究(第八卷)
刑法總論 Ⅲ
刑法研究(第九卷)
刑法總論 Ⅳ
刑法研究(第十卷)
刑法總論 Ⅴ
第四編 刑罰論
刑法研究(第十一卷)
刑法各論 Ⅰ
刑法研究(第十二卷)
刑法各論 Ⅱ
刑法研究(十三卷)
刑法各論 Ⅲ
刑法研究(全13冊) 節選
《刑法研究》序言 《刑法研究》文集是我于201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的“陳興良 刑法學”系列叢書的續編。《刑法研究》文集分為13卷,全部收錄了我從1984 年到2020年跨度長達36年期間所發表的全部論文和其他作品。可以說,《刑法 研究》是我的刑法研究論文之集大成者。 我的論文發表始于1984年,其中**篇論文是發表在《法學雜志》1984年 第1期的《論我國刑法中的間接正犯》。此后,寫作成為我的科研活動的主要途 徑,論文成為我的學術成果的基本載體。在我出版的專著中,只有個別專著是從 一開始就確定按照專著的形式進行寫作的,其他專著都脫胎于論文。換言之,在 進行論文寫作的時候,并沒有創作專著的計劃。只是在論文累積到一定程度,才 按照專著的格式和體例進行創作。從*初發表5 000字左右較短的論文,到后來 發表數萬字較長的論文;從開始發表學術論文,到后來發表隨筆等其他類型的作 品,經歷了一個逐漸的演變過程。每年發表論文的數量也從少到多,逐年增加。 例如1984年只發表論文2篇,而2010年發表論文14篇,目前每年發表論文穩 定在5篇左右。在長達35年寫作生涯中,共計發表論文400余篇。此前,我分 別出版了4部論文集,共計350余萬字。這4部論文集就是:(1)《當代中國刑 法新理念》;(2)《當代中國刑法新視界》;(3)《當代中國刑法新境遇》;(4)《當 代中國刑法新徑路》。在這4部論文集中,《當代中國刑法新理念》收入1984年 至1994年之間發表的論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2007年第2版。《當代中國刑法新視界》收入1995年至1997年之間發表 的論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 版。《當代中國刑法新境遇》收入1998年至2001年之間發表的論文,中國政法 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版。《當代中國刑 法新徑路》收入2002年至2005年之間發表的論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以上4部論文集具有編年史的性質,將某個期間的論文全部編入文集,全 方位地呈現了我的學術成果。從2005年至今(2019年)的論文則沒有再編輯出 版,而是出版了專題論文集、自選論文集和代表作論文集。例如《刑法理念導 讀》(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年第2版)、《死刑備忘 錄》(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罪刑法定主義》(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 版)、《走向哲學的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 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3版)、《走向規范的刑法學》(法律出版社2008 年第1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2版)、《走向教義的刑法學》(北京大學出 版社2018年版)、《刑法學的編年史:我的法學研究之路》(法律出版社2019年 版)等。這次編輯的《刑法研究》是在接續前述4部論文集的基礎上,將2006 年至2020年之間我所發表的論文全部編入共計13卷。鑒于從1984年到2020年 的時間跨度,本次編輯的《刑法研究》,按照刑法學體系的內在邏輯,對各個時 期發表的論文進行統一排列,而不是延續前述4部論文集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時 間段對論文進行編排。這種按照刑法學體系的內在邏輯進行編排的方法,可以完 整地展現我在刑法學各個領域的學術成果,因而得以更為直觀地呈現論文的邏輯 關系。同時,在同一主題上,對不同時期的論文按照發表順序進行排列,既照顧 了時間的延續關系,還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我對某些學術論題在理論觀點和研究 深度這兩個方面的發展變化。在這個意義上說,《刑法研究》是我的刑法學術地 圖,因而具有不同于著作系列作品的特殊蘊含。論文是學術成果的基本載體,而且論文隨寫隨發表,體現作者的一得之見或 者一時之見。相對于需要較深的學術積累和較長的寫作時間的專著來說,論文寫 作還是較為容易的。因此,論文寫作在我的學術研究生涯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 置。論文受到其篇幅的限制,只能就某個專題進行較為深入的論述。因此,就學 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這兩個方面的要求而言,論文是更側重于深度而非廣度。一 般來說,論文是就本學科的某個知識點進行深度挖掘,將理論研究引向深入的一 種學術文體。正是每年發表的大量學術論文,推進了學科理論的演進和學術觀點 的深化。就此而言,論文的學術功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論文并不是單純寫作 的產物,而是對某個問題深入研究的結果,是科研成果的呈現。因此,只有經過 研究以后,形成作者個人的獨到見解,才能進入寫作階段。如果完全沒有研究, 則所謂寫作只能是“無米之炊”,而所謂論文也只能是“無病呻吟”。因此,論文 寫作的前提是對學科領域的知識把握和觀點創新。 論文主題可能只涉及某個學科領域,但真正寫好論文則需要對學科的整體認 知和宏觀把控。論文寫作力求避免就事論事,而應當以大格局審視小題目,只有 這樣才能得之于心而應之于手。對于刑法學的研究也是如此。刑法具有不同的面 向,因而對刑法研究也可以采用不同方法。通常來說,刑法首先是一種規則,司 法活動通過適用刑法規范而認定犯罪。因此,從司法角度對刑法進行規范研究是 首要使命。這個面向,就是刑法教義學的視角,這是一種司法論語境的刑法研 究,它是刑法理論的主體內容。當然,對于刑法規范的研究,涉及法律解釋和邏 輯推理等各種方法,這就需要刑法學者具有語言學和邏輯學的功力。正如德國著 名刑法學家考夫曼所說:刑法學者應當是實踐著的語言學家,同時也應當是實踐 著的邏輯學家。因此,對于刑法教義學來說,除了對刑法教義學的話語體系和知 識命題的深刻理解和系統掌握以外,還需要具有扎實的語言學和邏輯學的基礎。 否則,就難以對刑法規范進行準確和正確的詮釋和推演。除此以外,刑法研究還 涉及法哲學以及社科知識,進行刑法的哲學研究和刑法的社科研究。刑法并不只 是立法者創制的規范,它還是社會生活的某個局部或者人類精神的某個側面。因 此,在對刑法進行研究的時候就應當將刑法嵌入社會生活,作為社會現象和精神現象進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揭示隱藏在規范背后的社會內容和精神實質。因 此,收入本書的論文基本上是我在刑法教義學和刑法哲學以及刑法社科研究等領 域取得的學術成果。將這些屬于不同層面和不同品格的刑法論文編輯在同一個刑 法學體系之中,足以體現刑法理論的豐富性和刑法知識的層次性。 編入《刑法研究》中的論文具有較長的時間跨度。在此期間,刑法和司法解 釋發生了重大變化。例如從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此后又陸續頒布了10 個《刑法修正案》,刑法規范不僅大為擴容,而且先后更迭。此外,刑法理論也 發生了重大演進,尤其是隨著德日刑法教義學的引入,我國的犯罪論體系正在發 生知識轉型,對刑法理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刑法理論的歷史年 代感深刻地烙印在論文上。編入《刑法研究》的論文都是在當時歷史條件和法律 語境中的產物,因此,保持其原貌和原狀是我的處理方式。這可能會給讀者的閱 讀帶來一定的違和感,但考慮到這是36年之間發表的論文,就會把這種違和感 轉化為歷史感。 《刑法研究》分為13卷,各卷對論文按照一定的專題連續編排,專題則根據 刑法學體系的邏輯關系進行排列,形成以下基本框架。 **編 刑法緒論 一、刑法理念 二、刑事法治 三、刑事政策 四、刑法立法 五、刑法原則 六、刑法人物 七、刑法隨筆 第二編 刑法理論 一、刑法哲學 二、刑法教義學 三、刑法知識論 四、判例刑法學 第三編 刑法總論 一、犯罪概論 二、犯罪論體系 三、構成要件 四、違法性 五、有責性 六、未完成罪 七、共同犯罪 八、單位犯罪 九、競合論 十、刑罰概論 十一、刑罰體系 十二、刑罰適用 第四編 刑法各論 一、刑法各論概述 二、公共安全犯罪 三、經濟秩序犯罪 四、侵犯人身犯罪 五、侵犯財產犯罪 六、社會秩序犯罪 七、貪污賄賂犯罪 以上內容共分為四編,這就是刑法緒論、刑法理論、刑法總論和刑法各論。
刑法研究(全13冊) 作者簡介
陳興良,中國當代著名法學家,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以及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哲學、刑法教義學、判例刑法學,著作有刑法著作一百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五百多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