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原書第9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83940
- 條形碼:9787111683940 ; 978-7-111-6839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原書第9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校學生(特別是研究生)、教師和專業軟件技術人員本書是軟件工程領域的經典著作,自第1版出版至今,近40年來在軟件工程界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第9版在繼承之前版本風格與優勢的基礎上,不僅更新了全書內容,而且優化了篇章結構。本書共五個部分,涵蓋軟件過程、建模、質量與安全、軟件項目管理等主題,對概念、原則、方法和工具的介紹細致、清晰且實用。此外,書中還提供了豐富的擴展閱讀資源和網絡資源。第9版重要更新 刪繁就簡,將之前英文版近千頁的內容縮減到讀者易于通讀的篇幅,使重點更加突出。與時俱進,添加了軟件過程改進、人工智能軟件、軟件工程中的數據科學等新問題。面向教學,針對教學需求做了細致的修訂,便于教師甄選教學內容。
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原書第9版) 內容簡介
本書的各個版本一直都是軟件專業人士熟悉的讀物,在國際軟件工程界享有無可質疑的地位。它在全面而系統、概括而清晰地介紹軟件工程的有關概念、原則、方法和工具方面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好評。此外,本書在給出傳統的、對學科發展具有深刻影響的方法時,又適當地介紹了當前正在發展的、具有生命力的新技術。
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原書第9版) 目錄
出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作者簡介
第1章 軟件與軟件工程 1
11 軟件的本質 3
111 定義軟件 4
112 軟件應用領域 5
113 遺留軟件 6
12 定義軟件工程學科 6
13 軟件過程 7
131 過程框架 7
132 普適性活動 8
133 過程的適應性調整 9
14 軟件工程實踐 9
141 實踐的精髓 9
142 通用原則 10
15 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12
16 小結 13
習題與思考題 13
**部分 軟件過程
第2章 過程模型 16
21 通用過程模型 16
22 定義框架活動 18
23 明確任務集 19
24 過程評估與改進 19
25 慣用過程模型 20
251 瀑布模型 20
252 原型開發過程模型 21
253 演化過程模型 23
254 統一過程模型 25
26 產品和過程 26
27 小結 27
習題與思考題 28
第3章 敏捷和敏捷過程 29
31 什么是敏捷 30
32 敏捷及變更成本 30
33 什么是敏捷過程 31
331 敏捷原則 31
332 敏捷開發戰略 32
34 Scrum 32
341 Scrum團隊和制品 34
342 沖刺規劃會議 34
343 每日Scrum會議 34
344 沖刺評審會議 35
345 沖刺回顧 35
35 其他敏捷框架 35
351 XP框架 36
352 看板法 37
353 DevOps 38
36 小結 39
習題與思考題 40
第4章 推薦的過程模型 41
41 需求定義 44
42 初步體系結構設計 44
43 資源估算 45
44 首次原型構建 46
45 原型評價 48
46 繼續與否的決策 49
47 原型演化 50
471 新原型范圍 51
472 構建新原型 51
473 測試新原型 51
48 原型發布 52
49 維護發布軟件 52
410 小結 54
習題與思考題 55
第5章 軟件工程的人員方面 56
51 軟件工程師的特質 56
52 軟件工程心理學 57
53 軟件團隊 58
54 團隊結構 59
55 社交媒體的影響 60
56 全球化團隊 60
57 小結 61
習題與思考題 61
第二部分 建模
第6章 指導實踐的原則 64
61 核心原則 65
611 指導過程的原則 65
612 指導實踐的原則 66
62 指導每個框架活動的原則 67
621 溝通原則 67
622 策劃原則 69
623 建模原則 71
624 構建原則 72
625 部署原則 75
63 小結 76
習題與思考題 77
第7章 理解需求 78
71 需求工程 79
711 起始 79
712 獲取 79
713 細化 80
714 協商 80
715 規格說明 80
716 確認 81
717 需求管理 81
72 建立根基 82
721 確認利益相關者 82
722 識別多重觀點 82
723 協作 82
724 首次提問 83
725 非功能需求 84
726 可追溯性 84
73 獲取需求 84
731 協作收集需求 84
732 使用場景 87
733 獲取工作產品 88
74 開發用例 88
75 構建分析模型 91
751 分析模型的元素 92
752 分析模式 93
76 協商需求 94
77 需求監控 95
78 確認需求 95
79 小結 95
習題與思考題 96
第8章 需求建模——一種推薦的方法 97
81 需求分析 98
811 總體目標和原理 98
812 分析的經驗原則 99
813 需求建模原則 99
82 基于場景建模 100
821 參與者和用戶概要文件 100
822 創建用例 100
823 編寫用例 103
83 基于類建模 105
831 識別分析類 105
832 定義屬性和操作 107
833 UML類模型 108
834 類–職責–協作者建模 110
84 功能建模 112
841 過程視圖 112
842 UML順序圖 113
85 行為建模 114
851 識別用例事件 114
852 UML狀態圖 115
853 UML活動圖 116
86 小結 118
習題與思考題 119
第9章 設計概念 120
91 軟件工程中的設計 121
92 設計過程 123
921 軟件質量指導原則和屬性 123
922 軟件設計的演化 124
93 設計概念 125
931 抽象 125
932 體系結構 126
933 模式 126
934 關注點分離 127
935 模塊化 127
936 信息隱蔽 128
937
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原書第9版) 作者簡介
羅杰·S. 普萊斯曼(Roger S. Pressman)軟件工程界國際知名的顧問和作家,作為工程師、經理人、教授、演講家和企業家奮戰在這一領域近50年。他現任一家咨詢公司的總裁,致力于協助企業建立有效的軟件工程實踐;還是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的創始人,專注于為特斯拉汽車設計和生產配件產品。 布魯斯·R. 馬克西姆(Bruce R. Maxim) 作為軟件工程師、項目經理、教授、作家和咨詢師,擁有超過30年的從業經驗,研究興趣涉及軟件工程、用戶體驗設計、游戲開發和工程教育等領域。他曾任某游戲開發公司的首席技術官,現任密歇根大學迪爾伯恩分校教授,為該校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建立了游戲實驗室。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