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C3建筑立場系列叢書:社區市場建筑(景觀與建筑設計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529792
- 條形碼:9787568529792 ; 978-7-5685-297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C3建筑立場系列叢書:社區市場建筑(景觀與建筑設計系列) 內容簡介
目前,全球面臨著氣候變化和自然資源濫用問題。但即便如此,建筑設計和翻新仍采用傳統方式,模式流程守舊低效,在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中,建筑的排放量就占到了30%。通常,建筑師會提出幾個備選設計方案,并形成設計以供*終開發。但這種設計方式會很大限度地限制對廣大設計可能性的探索,并常常逆氣候而動,*終得到的只是次優性能。 但是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世界嗎?建筑設計從建模開始,逐步探索設計空間,*終形成設計成果,恰如自然生物有機體的生長一樣。建筑設計應如何復制生物發育過程,與氣候協調一致,將建筑對環境的影響降至很低,完全改變目前的設計理論和實踐文化? 在人類定居史早期,人們就地取用建材,構筑宜居外形,搭建容身之所。人們取用動物皮革和木棍搭建窩棚,伐修樹木、雕刻巖石,或捏泥成形,鋪草固定,這些都是人類建造庇護所所需的材料。整個過程基本是自上而下的,即人們首先對要建造的建筑設置一個*終愿景,然后再尋找材料實現這個愿景。然而在接下來的一千年中,技術和科學的進步并沒有改變這種自上而下的思維模式,它深深植根于我們的潛意識中。發展自然科學的目的是用一般規律來解釋我們周圍的世界,而發展傳統數學的目的則是將各方面的系統歸結為一個整體,并加以表達。甚至到計算機時代初期,這種做法仍然根深蒂固:人們繼續將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積極發揮計算機模擬技術快速處理模型的優勢,自上而下地開發模型。同樣地,建筑設計也運用了這種自上而下的方法,導致業界對廣泛設計空間的探索仍停留在表面上。 這種自上而下的方法與自然界的運作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生物系統是自下而上發展的:胚胎干細胞分裂,不斷增多,逐漸變大,異化原有功能,形成專用于完成特定任務的功能,如肌肉收縮、神經元信號傳輸等。隨著細胞的進一步生長,它們按相似度形成組織,組織再形成器官,器官*終形成有機體。 上述復雜的系統內自組織行為來自于多個單元的交互作用,且每個單元按照簡單的規則運行。這種自組織行為被稱為“涌現”。鳥群等多單元系統可以有多種配置。以約翰·C.雷諾茲發現的簡單烏群為例:該烏群由37只鳥組成,彼此之間有所交互,那么按照我的計算,其設計空間的數量級,可與大爆炸以來的秒數數量級相當。2因此,一個簡單的烏群便極其復雜,使得我們無法通過傳統數學為其搭建自上而下的系統模型。然而,當我們按照單元交互等簡單規則,為鳥群搭建自下而上的模型時,卻能發現這種模型在筆記本電腦上就可以無縫運行,并自組織成群體式結構。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生成的系統由各部分的總和組成。關鍵的區別在于,自下而上的開發是逐步探索設計空間的可能性,并在過程的每一步都以很高的能源資源效率進行開發,而自上而下的開發則是有限的設計空間探索。
·C3建筑立場系列叢書:社區市場建筑(景觀與建筑設計系列) 目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