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啟示錄:創新與發明大師軼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68537
- 條形碼:9787302568537 ; 978-7-302-568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技創新啟示錄:創新與發明大師軼事 本書特色
把近百位科技大師創造出的科技成果所包含的深邃內容,通俗地解釋給世人,著重于問題的背景、起因和結論。如能不失其科學性,增進其趣味性,也是一種挑戰。特別是抓住這些科技帶給人的深思、喜悅、失落、悔恨、驚嘆等,每一個細節都是綜合了科學家肖像不同側面的微型縮影。 這無論對于尚處于知識積累過程的未來科技創新者,還是初始涉足于這一征程的年輕學者,或許能通過這些故事中大師們的音容笑貌、奮斗歷程獲得有益的啟示,此書如能成為床頭、躺椅邊的休閑科普讀物,那作者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本書的重點不止于傳授知識,而是通過講述故事,體會和領悟大師們的想象力、聯想力、思辨力等創新能力的進發,和其科學素質的凝練過程等。
科技創新啟示錄:創新與發明大師軼事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七個部分, 分別為: 引言、理念、知識、能力、素質、方法、愿景。內容包括: 創新是社會發展永恒的驅動力 ; 創新發展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等。
科技創新啟示錄:創新與發明大師軼事 目錄
1引言
2理念
2.1 創新是社會發展永恒的驅動力
2.2 創新發展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技術進步是否會造成社會危機
社會價值趨向對創新的影響
關注近代科學觀的變革
2.3 原始創新根植于基礎科學研究
基礎科學研究對推動創新的重要作用
原始創新與顛覆性技術
學術交流與爭論是科學創新的沃土
復雜性科學——物理學中另一個未知領域
化學中迫切需要突破的創新領域——綠色化學化工
創新需寬闊深邃的時空視野
跨越科技創新“死亡谷”
2.4 創造能力研究的P4要素
創造者(Person)的人格特質
創造歷程(Process)
創造產品(Product)的分析
社會環境、國家政策對創新的推動(Press)
2.5 人才培育是創新的百年大計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創新創業需要能工巧匠和工匠精神
拒絕平庸、寬容失敗
在繼承、競爭、合作中成長
3知識
3.1 知識的獲取路徑
再問“錢學森之問”
繼承前人知識的創新成果與大學使命
科普教育與偽科學
教育新理念與新模式
信息時代的知識累積特征
3.2 創新人才的立體知識的4個維度
科學與工程的關系
人文與科學的關系
工程與人文的關系
科學與藝術的關系
人文與藝術的關系
工程與藝術的關系
達·芬奇藝術與工程的創造生涯
3.3 世界著名創新機構“知識背景”的四個象限
卡文迪什實驗室
巴斯德生物工程研究所
愛迪生實驗研究所
販賣想象力的奇才——迪士尼
4能力
4.1 想象力
2500年前地球周長的測定
想象中的特異材料制備
抽象思維提升想象力
水平思維與垂直思維
4.2 聯想力
仿生聯想
功能延伸聯想
反向聯想
錯位聯想
發散思維聯想
收斂性思維聯想
慣性思維聯想
4.3 觀察力
對小概率現象的觀察——捕捉13億光年遠的信息
對平淡無奇事物的觀察——綠色汽車燃料的合成
對偶然出現事物的觀察——發明需抓住驀然之間的細節
對跨尺度現象的觀察——微縮千萬倍,發現新世紀
對“舊相識”的觀察——電動汽車與鋰電池
觀察力創造了新世界觀——達爾文的故事
觀察激發直覺——澡盆里的漩渦
4.4 思辨力
辯證思維——美國高中作文考題
思維守舊的代價——居里實驗室的“教訓”
學科交叉思維——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曲線思維——毛姆的計謀
逆向思維——并非僥幸的飛機著彈孔分析
批判性思維——“知識”與“想象力”悖論
傳承思維——磁之薪火相傳數千年
4.5 行動力
發現問題——從教堂吊燈引出的顛覆性成果
整體尋優——錢學森倡導的系統工程理論
虛擬推理——關于比薩斜塔實驗
假想實驗——兩只奇特的“貓”
說服他人——丁肇中的5分鐘演說
國際協同合作——尋找希格斯玻色子
評價和過濾信息的能力
判斷創新創業戰略方向的能力
4.6 內驅力
“*簡單”即“*美麗”思維——奧卡姆剃刀原理
好奇心、上進心——石墨烯的發現
堅持不懈的執著——費馬大定理的證明
摒棄僥幸,堅守信念——癌癥病因的探索
耐住寂寞——愛因斯坦與門捷列夫的故事
抗爭逆境——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和圖靈故事
挑戰權威——原子彈起爆的爭論
質疑傳統——挑戰宇稱守恒定律
5素質
5.1 創新人才養成的環境因素
困苦艱辛激勵成才——獻給盧瑟福等多位大師們
貧病磨礪堅強意志——開普勒的故事
和諧親情促進成長——玻爾家族的奧秘
良性競爭有益創造——鮑林在競爭中的成敗
愛情可做創新催化劑——多協議路由器的發明
5.2 品德是創新精神的內核
順應時代——錢學森的四次選擇
品德高低——影響科學成就大小的正反饋
人性的弱點——從多角度觀察偉大科學家牛頓
沉默淡定——靈魂*純潔的保羅·狄拉克
理性判斷——DDT冤案
淡泊名利——零美元的專利轉讓費
童心與叛逆——科學大師也有另類
競爭的限度——大師們的暴怒互毆顯失態
性別偏見,學術界的恥辱——梅特納的故事
追問良心——窺探哥白尼的內心世界
犧牲精神——氟元素的發現
迷信權威——天文學家集體出錯
撬開蘋果的秘密——喬布斯傳奇
《時間簡史》是否有過重大失誤
5.3 創新精神離不開智慧
應把“雞蛋”放在哪個“籃子”里
如何理解模仿與創新的關系
愛因斯坦是否也會犯糊涂
倫敦兇殺案如何改變了電報發明的命運
創新要抓住時機——柯達公司的隕落
科技創新的否定之否定——對宇宙模型的認知
社會科學創新的復雜性——共享諾獎的背后
小微企業的創新與創業的精妙之道
42——宇宙神秘數字的終極答案
循環經濟原理——“蓋婭”假說與“美狄亞”假說
展開全部
科技創新啟示錄:創新與發明大師軼事 作者簡介
金涌,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59年畢業于蘇聯烏拉爾工業大學,1959-1973年在中國科技大學任教,1973-2019年在清華大學任教至退休;專業方向為化學反應工程、生態工業工程,近年來熱心科學普及工作。
現任中國化工學會、中國顆粒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工業生態經濟與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產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顧問;曾任第四、五、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并化工組召集人,第三~六屆北京市政府專業顧問。
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獎各1項,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AIChE)講座教授獎;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教師獎、光華工程科技獎,以及“典贊·2016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等榮譽。